当前位置 >> 徽文化艺术投资

古越遗俗“打老虎”

发布时间:2021-07-23 10:22:03

  □ 黟县 胡时滨

  农历的二月二被视为“龙抬头”,是个吉祥的日子,适宜处理任何事情。然而在古时黟县,这一天被称为“乌江日”,是个不祥日子,一般不宜做任何大事,还要举行“打老虎”活动。

  黟县先前是山越土族生活的核心地区之一。山越是古代百越民族的一支,因为生活在大山里,故称山越,亦称“山民”。他们平日耕植于谷地,并懂得以铜铁制作武器与农具。山越人十分勇猛且善于山地作战,虽然经过三国时期孙权等的征伐,最后逐渐融入汉族,但一些习俗还是在黟县流传了下来,“打老虎”就是其中之一。

  古时生产力和生产技术都不发达,土著山民往往会遭遇老虎等各种野兽的侵袭,山地种植的玉米等农作物也会遭受野兽的糟蹋。为祈祷丰收,除了要祭祀山神之外,还要举行打老虎驱百兽活动。举行“打老虎”活动,相传可以把各种野兽统统赶走,此后一年里便可以顺顺利利,生活生产活动等就不受野兽的侵袭纠缠,此活动在古黟十二都范围内发展形成传统的乡俗。

  乌江日的当天,各家各户要用米粉做成一只猪脚形状的兽爪,代替老虎。又做些铜板大小的圆米馒,中间多用手指戳一个洞,叫“老虎馒”,也有叫“老虎粿”的。将其蒸熟以后,用一个圆形红漆茶盘装着。相传蒸好起锅时,老虎馒中间洞中如果有水,象征该年不会天旱;反之如果洞里面干燥,说不定该年将会发生旱灾,要提早作好抗旱的准备。打老虎的时候要点起蜡烛,焚烧香纸祭拜。拜毕,用一个生鸡蛋对着墙上一砸,口中反复念道:“上不打天,下不打地,单打老虎连厉厉。”“连厉厉”为黟县方言词,形容老虎被打后,痛得连连地颤抖抽搐时的情景。“连”字在这里不同“连长”的“连”念“L”,而是念“N”声母。说明山越方言不同于当今的黟县话“L”、“N”区分得很清楚。

  传说老虎因为躲在深山老林,一时恐怕听不到,所以要大声念唱。念好之后,将米粉兽爪和老虎粿掰碎,象征性撒到门外。同时燃放鞭炮,关上大门,以示辟邪。

  打老虎的时间黟县各地多不一样,一般在中午。二都江村等多在早晨,而六都西递村多在傍晚举行。西递村除了要放鞭炮,把老虎赶跑之外,还要焚烧一张“勇士打虎”的纸画,最后全家人一起把老虎馒吃掉,意为避邪。

  随着科学的普及和人们认识的进步,“打老虎”活动才逐渐停歇。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黄山市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