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炽甫(1847~1929),字世昌,徽州歙县昌溪人。吴炽甫的家族在清中后期,就已经成为一个赫赫有名的徽商家族。此前,吴炽甫远祖在北京经营茶叶生意,又兼顾日用百货,生意做得很大。清朝中期,吴炽甫父亲吴亦炜经营“久著声誉”的“吴德丰茶庄”,而且还兼任朝廷“布政司理”、“儒林郎“、“朝仪大夫”等职。当时,吴亦炜的茶叶生意以京都为基地并向各地辐射,产业遍及北京、武汉、扬州、福州等地,在张家口设有吴德祥茶庄,在河北宣化设有吴德裕茶庄,在北京西单设有吴恒瑞、吴祥瑞茶庄。吴家的茶叶生意名气之大,甚至以“吴茶”一词来专指。当时在徽州地区,曾经广泛流传着一句俗语:“吴茶周漆潘酱园。”这句俗语说的就是徽州特色商业的代表,其中的“吴茶”,便指的是吴炽甫和他的祖辈用茶叶构建起的庞大商业帝国。
同治五年(1866),18岁的吴炽甫从父亲吴亦炜手中接过一个茶庄,当时吴家中有5个儿子,作为长子的吴炽甫分得一处名叫“吴恒瑞”的茶庄。随后,吴炽甫凭借着这个茶庄起家,他不仅继承父业走上了茶叶经营的道路,而且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凭借着过人的商业智慧,将吴家的茶叶产业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吴炽甫继承家业以后,初营砖茶,销往内蒙古等地;他不仅在徽州设有“吴介号”“泰昌发”等,收购黄山毛峰、屯绿等徽州名茶。同时,他也在各主要产茶区设立茶号收购茶叶。在不断拓展业务以后,逐步形成以北京为基地;组织茶叶收购、加工、窨制、批发、零售业务,经营范围遍及皖、浙、苏、闽、赣、鄂、冀、辽诸省。根据《歙县志》等史料记载,至光绪、宣统年间,吴炽甫的生意已经遍布京城以及北方许多城市。他除了北京城开设的“吴介号”茶庄分店外,还有北京西单北大街的“恒瑞”“存瑞”茶庄,东四北大街的“星聚”茶庄,西四北大街的“源成”商号,菜市口大街的“德润”茶庄和地安门外的“肇祥”商号等。此外,在河北张家口还设有“德祥”、宣化设有“德裕”等商号。由于布局合理,分工明确,诚信待客,经营有方;吴炽甫一举成为了歙县、乃至全国最大的内销茶商之一;所以,在徽商群中他被人誉称为“炽甫老大”。吴炽甫经营茶叶积累了资本以后,开始涉足实业;清末时期,他出资在汉口经营房产业,同时还开办牙刷厂和百货公司;到了民国初年,他又在扬州开设了“协和”、“利通”两家盐行。到了上世纪20年代,在吴炽甫去世的前夕,他一手打造的吴家商业帝国的资产已近千万元;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民族资本家。
据《歙县志》记载,吴炽甫发达后并没有忘记家乡,他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曾捐银重修家乡的泰昌石桥,又资助昌溪复兴小学购置田地70亩,并以地租资助族中贫困子弟读书。吴炽甫凭着吃苦耐劳、精明与诚信赢得了成功,不仅获得了声誉,在一定意义上也成了著名徽商形象的缩影;在业茶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他留下了许多业务账本和茶票等,通过这些账本的记载,人们不仅能看到他业茶的历程,同时也能看到清末时期徽州茶商的发展旅程……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作者:郑 毅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