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渊源

徽州之“徽”或名自“徽城”

发布时间:2022-10-11 10:07:03

  □ 张艳红

  旧志云“徽州”之“徽”,名自绩溪大徽村;近有“徽”即“美”、“徽”即“绳索”之说,皆多有臆测。徽州之徽,或源于唐代永徽四年(653)李氏宗室封新安郡王李徽出资所建“徽城” 。

  道光《徽州府志》录明代徽州知府陆锡明撰《新安氏族考》云:“唐封新安郡王李徽,恭濮王泰之子,太宗皇帝孙,袭五世。厥后,二王子曰通真、通灵死武崇烈之乱,国人哀之,为立祀太子堂,建五王阁于东门外,奉祀五王。若王府之基及王养马所曰马甲坞,王陵曰富八郎坟,王赀筑城曰徽城,城门曰徽门,溪曰徽溪,皆藩封之流风善政,犹存千古者也。”

  陆锡明,字幼舆,天启五年(1625)进士,浙江平湖人,明崇祯年间(1628—1644)任徽州知府。在任茹蘖饮冰,与民休息,颇有善政,曾对同僚说:“守官如守身,身失而得官,如衾影何?”一时风气大好。去任后,徽州士民在河西建澹淇馆作生祠,俗称陆公祠,又祀于紫阳书院卫道斋、府学名宦祠。府志所录《新安氏族考》史料除二王子通真、通灵不可考证外,其余皆有文献与遗迹可寻。

  1985年,均州郧乡县出土《大唐故新安郡王墓志铭并序》载:李徽,字玄祺,陇西狄道人。父李泰,濮王。永徽四年(653),李徽改封新安郡王,食邑三千户。门罗雄戟,室富歌钟,恬淡自居,清真寡欲。永淳二年(683)九月廿三日寝疾薨于均州郧乡县,享年40岁,以嗣圣元年(684)三月十四日迁窆于马檀山。

  《旧唐书》列传第二十六《太宗诸子·濮王泰》与1973年均州郧乡县出土《大唐赠太尉雍州牧故濮恭王墓志铭》载:李泰,字惠褒,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次子。天性聪慧,雄才大略,好士爱文辞,最得宠于唐太宗,有改立为太子之心。因魏征、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人坚持立嫡之见,终未如愿,改封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贞观二十一年(647),进封濮王,邑万户。高宗李治永徽三年(652)十二月,客死郧乡,就地葬入郧乡马檀山,享年仅33岁 。谥“恭”。二子:李欣、李徽。李欣袭嗣濮王,李徽封新安郡王。

  太子堂:陆锡明《新安氏族考》载二王子通真、通灵死武崇烈之乱,郡人哀伤,为立太子堂以祭祀。按李徽于永徽四年封新安郡王,其后武三思之子武崇烈亦封新安郡王,以武三思被中宗李显杀于景龙元年(707),其封郡王时间应在此前,与李徽封新安郡王相隔50年左右。李徽10岁封新安郡王,40岁卒,《墓志铭》未载其生有几子,由此推算,通真、通灵当为李徽之子、或孙。民国《歙县志》卷二《秩祀》载:“通真庙,在府城富山麓,即乌聊山下。按陆锡明《新安氏族考》云:‘唐新安郡王李徽为濮恭王泰之子,太宗皇帝孙,袭五世,厥后二王子曰通真、通灵死武崇烈之乱,国人哀之,为立太子堂。’”可见太子堂即通真庙。又旧府、县志有地名“太子堂前”,在府城东南隅,即今打箍井街一带,作为地名一直延用到民国。旧志又载其地有祀明知府陶承学的陶公祠、陈所学的陈公祠、高时的高公祠、梁应泽的梁公祠。

  五王阁:陆锡明《新安氏族考》载:“唐封新安郡王李徽,恭濮王泰之子,太宗皇帝孙,袭五世。厥后,二王子曰通真、通灵死武崇烈之乱,国人哀之,为立祀太子堂,建五王阁于东门外,奉祀五王。”即意为李徽封新安郡王,应世袭五世,后以武崇烈之封而断,郡人为建五王阁以奉祀。从均州郧乡县出土《大唐故濮恭王妃阎氏墓志铭并序》与《大唐故使持节颍州诸军事颍州刺史赠使持节都督夔州诸军事夔州刺史嗣濮王墓志并序》中可知:垂拱年间(685—688),李徽之兄李欣拜颍州刺史,不久,因遭陷害,谪居环州,路途之中遇祸而亡。李欣之母阎婉伴随李泰与李欣父子颠沛流离,羁旅艰苦,惨遭丈夫儿子不测,阎婉忧郁成疾,亦于天授元年(690)九月八日薨于邵州官舍。李徽所封新安郡王,虽应袭五世,因武则天登基而另封武崇烈,郡人对大唐易姓不满,故建五王阁以祭祀。五王阁于旧府、县志作为地名在明德乡一都一图,即今城东歙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一带。作为地名一直延用至民国。

  马甲坞:陆锡明《新安氏族考》载:“若王府之基及王养马所曰马甲坞。”即言马甲坞为新安郡王府第所在及其养马之处。今有谐音“马家坞”,旧府县志作为地名在东关三图,与荷花池、新民桥相邻,因与渔梁码头相去不远,明清以来作为堆木场,坞口用来装卸木头,即今渔梁景区大楼对面。马家坞作为地名一直延用至今。

  富八郎坟:位于旧县署内,即今歙县中学内。清乾隆十五年(1750),上虞人赵孙英养病游歙,看望同科进士、歙县县令王鸣,并作《富八郎墓记》。《墓记》称富八郎行八,为唐李氏王孙,有富资,时人以“富八郎”称之。墓在县署大堂与二堂之间。歙县县令于每月初一、十五焚香叩首,十一月八日则为富八郎的生辰,要进行祭祀。又云,墓有冬青树一棵,浓云翠幕,历霜雪而不凋,如果侵犯片叶,立刻就会得病。邑人请祷必应,故一年四时皆有人前来祈祷祭祀。民国10年(1921),歙县知事祝崧年撰《重修歙县署记》亦言大堂与二堂之间有富八郎墓:“上而大堂,新、旧楹联并悬挂,设钱粮总柜。堂后辟地供奉富八郎、廉张二公、李公子神主,位以龛,增以联,新以栏,昭其敬也。墙外富八郎墓在焉。冬青一株,矗立奇古。墙穿月形,可以就视。进而二堂,改设法庭,于此以理司法。”又清中期凌登云、凌应秋辑《沙溪集略》载旧县署隔徽溪(扬之河)去十里,为歙县北乡九都七图沙溪村,隆堨边有百二巷,即巷长一百二十丈,其周围庐舍多间,相传为李氏王孙富八郎的产业。富八郎为李徽后嗣,其在第几世孙则无从考证。

  徽城、徽门、徽溪:陆锡明《新安氏族考》载:“王赀筑城曰徽城,城门曰徽门,溪曰徽溪,皆藩封之流风善政。”新安郡王出资所筑之城称徽城,城门称徽门,而城外之溪称徽溪。按新安郡王出资筑城,世袭五世,虽因武崇烈之封而断,李徽其子或其孙亦曾袭封过新安郡王,故筑城在李徽或其子、其孙,皆有可能。所云徽溪,即今扬之水之俗称,顺府城东北而西至太平桥汇练江,由徽溪之位置,可以推测为所筑之城或为隋义宁元年(617年)汪华迁郡治于歙县乌聊山所筑郡城。汪华所筑郡城内为子城,外为罗城,东半抱山,西半据平麓,扬之水(俗称徽溪)顺城东北而西,至太平桥与丰乐水汇而为练溪,环绕东南隅而下歙浦,因以为池。按常理宗室子孙藩封时,朝廷一般会为藩封之地加修巩固城池。李徽封新安郡王时年仅10岁,其父李泰先一年薨于均州郧乡县,唐高宗李治特以最高丧葬规格诏葬,并由对其兄李泰的恩宠推及其侄李徽,封其为新安郡王,为其封地大兴建筑,这确也是情理之中。凑巧的是李徽封新安郡王此年十月,睦州青溪陈硕真举兵起义,在歙人蒋宝的策应下,率兵二千攻陷睦州及於潜,由于各地百姓群起响应,很快发展到数万人,遂乘胜进攻歙州,在歙县东乡五合山(今竦口)建立大营,攻打郡城。久攻不下,遂撤出歙州。其后,朝廷析歙东另置北野县,县治设竦口,筑有县城,今仍有遗迹可存。歙州郡城始建于隋义宁元年(617年),至永徽四年已有36年,因风雨剥蚀,或不常修,毁坏坍塌,也是常有之事。如清乾隆二年徽州郡城估银上奏修筑;九年七月因风雨交作,洪水猛涨,十年四月谕旨重修;十一年又预估坍塌城垣费用,以便修理;二十七年八月,再次估银上奏修筑,26年间共修理4次。故李徽封新安郡王此年即修建巩固歙州郡城之可能性非常大,城墙坚固,抵挡住陈硕真数万人的攻城。

  至此,可以推断出歙人感激李徽修筑歙州州城,抵挡住了陈硕真的进攻,故称其所筑之城为徽城,城门为徽门,城外之河为徽溪。宋宣和二年(1120)十二月,睦州方腊起义,攻陷歙州州城,毁坏严重。鉴于前唐睦州陈硕真起义,歙州城墙因李徽之修筑而坚固不能毁,又有徽城、徽门、徽溪之称,皆李徽之流风善政,宣和三年,下诏改歙州为徽州。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