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研究

清风高白岳 德名留千古(四)

发布时间:2022-09-23 12:11:05

  □ 屯溪 陈平民

  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

  历朝历代有作为的君主和名臣,没有哪一个不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王茂荫当然也不例外,他的用人思想十分丰富,实在值得研究与借鉴。

  概括地说,王茂荫的用人思想主要有这样一些方面:

  一是“治平之道,用人尤重”。王茂荫生活在一个内忧外患深重的年代,他认为扭转颓势,治国安邦,当务之急是用人和理财。他生平第一回上奏皇上的两个奏折,一个是《条议钞法折》,另一个则是《振兴人才以济实用折》。前者专讲理财,后者专讲用人。他认为“治平之道,在用人、理财二端,而用人尤重。用非其人,财不可得理也。”这与唐太宗李世民“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以及魏源的“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才不竟之谓贫”的观点完全一致。

  二是“天下之大,安得无才”。北宋欧阳修说过,“方今天下之广,不可谓之无人,但朝廷无术以求之耳”。王茂荫当年在奏折中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聪明材力,世所不乏”,“天下之大,安得无才?亦在地方有司之留心访查耳”。他竭力主张改革旧科举制度,选拔有真才实学之人,尤其要重视在科举之外发见人才。这个观点在今天看来,是平淡无奇的,可是在一个半多世纪前,一个出身旧科举的人,能提出这样的改革意见,实在难能可贵。咸丰六年他在给皇上的《时事危迫请修省》奏折甚至把话讲得不能再直白了:“天生才以供世用,不在上则在下……,唯贤知贤,唯才爱才。”

  三是“百年之计,莫如树人”。所谓“树人”即培养人才,这是百年大计。管仲说“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王茂荫看来,治国安邦以人才为本,人才成长以教化为先。有学问者不一定当官,但为官者必须有学问。太平天国革命发生的第二年,清政府为了增加财政赋税,各种主张都提出来了,其中最下作的要数几个当朝大臣给皇上出馊主意,主张政府实行捐纳举人生员和入赀拜官制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国家把文凭、职位公开当作商品出售,以增加财政收入。对此,王茂荫坚决反对,他认为这种办法不仅“无益于目前”,而且“贻讥于后世”,他给皇上上了《驳部议捐纳军功举人生员片》的奏折。

  四是“简用才能,不拘资格”。用人不循常格,这是中国古代人才论中的一个精华。包拯就说过“常格不破,大才难得”。王茂荫也主张破格用人。他认为,只要有才能,虽为草野之士,也应该破格擢用。他在上给皇上的奏折中说,用人不可循资格按名位,应该注重真实才能。

  五是“简贤任能,得人而任”。在王茂荫看来,仅仅注意识别人才和一般地使用人才,那是不够的。还必须给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让他发挥特长,主管一个部门的工作,那才能人尽其才。他认为,在用人问题上,有三种情况是不幸的:一是将有才之人交于无才之人用,二是一般地使用,而不能破格重用,三是不能虚衷釆纳有才者的意见和建议。他的的结论是“聪明材力误用可惜”。

  坚持将自己的用人观点付诸实践,“以博采人才为嗜好”,这是王茂荫的一大特点。他在任京官三十余年间,前后向朝廷推荐各类佐国安民人才数十人,均被朝廷考察任用,不少人都为国家社稷作出了贡献,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是其中之一。最值得一提的是,由原官七品的清河知县一直晋升为官届二品的四川总督、成都将军、清代皖东唯一的封疆大吏,被誉为“以民慈父,为国重臣,江淮草木知名,天下治平第一人”,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齐名的清代安徽盱眙县三界市(今安徽滁州明光市三界镇)人吴棠(祖籍休宁商山),就是王茂荫在只闻其名其事而未谋面的情况下向咸丰帝举荐受到重用的。王茂荫于咸丰三年(1853)五月就向皇上推荐任用,直到同治三年(1864)绕道奔丧道过淮阴时才与已加头品顶带、署江苏巡抚但仍留漕运总督任上的吴棠第一次见面。

  据传,王茂荫扶继母棂柩回到家乡以后,吴棠曾派属下特地来王氏故里,向王氏赠送五百金,以表荐举之恩,王茂荫没有接受馈赠,很坦然地说:“保举,公也;涉于私,则不足道也。”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