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渊源

秀才村周邦头

发布时间:2022-09-26 15:35:53

  说秀才村,很多人或许不知,其实它就是有“歙南第一乡”之美誉的昌溪乡周邦头村。

  周邦头历史并不长,前些年周氏宗祠重修,悬挂一副楹联:“六百六十年艰苦创业,四百四十人开拓进取。”楹联言简意赅,周邦头村已经走过了660年不同寻常的岁月。就是这样的一个村庄,在古代却是崇尚耕读,从明永乐到清末几百年,出过9位进士,24位贡生和114位秀才,也就有了“秀才村”的历史记载。

  过昌溪大桥左转,顺着沿河而修的石板路蜿蜒而下两百米,就可见古旧典雅的村口古亭,两边分别镶嵌“岐山衍派”、“昌水开基”石碑。周邦头群山环绕,风景秀丽,清澈的昌源河在村前浅吟低唱。进村便是水埠头,光滑的青石板石级依着河塝,呈一扇形延伸到河里。浣衣洗菜的村姑,耕田回家的汉子,戏水的孩童,在这水埠头日复一日地演绎着古村的欢声笑语。

  最早进入双眸的是周氏宗祠,始建于明世宗嘉靖年间(1531),建筑面积达747平方米。族人取“六六大顺”之意,周氏宗祠故而又名“六顺堂”。祠前辟有高低错落的两个大坦,全以鹅卵石缀成,可以容纳近千人。

  祠堂正门上高悬“周氏宗祠”、“钦点主政”、“恩赐进士”、“四世二品”等匾额,带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步入宗祠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宽阔的天井,两边走廊宽敞明亮,十根黑色“黟县青”方石柱环抱四周,呈现古朴庄重之感,抬头仰望正厅可见“六顺堂”大匾额。正厅左右大梁之上悬挂的“进士”、“文魁”、“少廷尉”、“吏部尚书”等匾额,昭示着古村曾经的显赫功名。

  飞檐迎风的“百秀亭”宛如一衣袂飘飘的秀才,静静伫立祠堂前下的平坦上,与周氏宗祠相看两不厌,相依相守几百年。百秀,乃集万物灵秀之气,生气勃勃,蒸蒸日上;百秀,更是铭记该村历史上出了一百多个秀才。

  祠堂左右两侧都是半圆的门洞,曲径通幽,石板路四方四正地引导着通向每一户人家。祠堂左侧是一丛碧绿的翠竹,陪伴着端庄古朴的祠堂,河风吹来,她摇曳着柔美袅娜的身姿,诗情画意的感觉油然而生。狭窄的巷弄里,每一处看似简单的老房子,都可能出现过当年村童诵读诗书摇头晃脑的身影。

  书香门第总是有着自己的名号,村内有豫顺堂、爱敬堂、敦裕堂等。豫顺堂保存尤其完好,其先人就是父子进士。父进士周茂洋于道光八年(1828)秋江南乡试中举,次年春赴京会试中进士,遗憾的是命途多舛,刚过而立之年不幸病故,其妻抚养子周孚裕,含辛茹苦时刻叮嘱,于同治十年考取进士,成为一段佳话。周孚裕做官清廉公正,清末诗人龚自珍流落京城,曾得到周孚裕的关心和支持。

  “豫顺堂”横匾挂在堂前,两侧的匾额是“文魁”,天井对面是块古旧的“父子进士”匾,边上映衬的是“文元”。堂前两侧的圆柱上,是半圆形的竖匾,昭示家族的当年的荣耀:“父进士统管钱粮道光朝中户部理财手,子进士一代廉吏同治年间直隶周青天。”而在前门背后的墙壁上,还有一段清晰的题字,记录着咸丰年间的一个家族励志故事:豫顺堂第八代孙周基(乳名叙五),少时父母双亡,跟着兄嫂过活。因他年少无知,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兄嫂为激其学志,将他赶出家门。叙五气极,临行题诗一首,远走他乡,发愤苦读,考取辛亥优贡,被聘为国子监教授,方知当年兄嫂之良苦用心。遂接其兄嫂入京赡养,一时传为美谈,也成为今人教育子女的励志故事。

  行走在仄仄的石板路上,看着两侧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一份历史的厚重感、自豪感蓦然而生。在村头空坦处,一棵古老的苦槠树,遮天蔽日地茂盛着,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树龄了。树虽老朽,但每年果实仍盈实丰满,挂满枝头,秋末冬初,满树苦株果实,晒干碾成粉后可制成“苦槠豆腐”,豆腐呈暗红色。

  穿过古街,是周氏下村口古亭。它倚村口千年老樟树而建,造型奇特,与樟树的奇特形状搭配协调一致,可见当年古人之匠心独具。斜依美人靠,赏风光旖旎,览昌河秀色,真是不错。

  出了村是澄清坝,它是周邦头的水口坝,坝下的水碓是当年村里加工粮食的唯一水力动力资源。时至今日,逢年过节的,村人依然喜欢到水碓舂米磨粉,享受着先人的智慧带来的幸福生活。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作者:江红波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