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玉娟
徽字17划,从彳从糸从攵,左中右结构,简体繁体相同。在造字六法中,徽属形声字。《说文》解析:“徽,三股绳也。”徽以糸为形符,以微为声符,即省去微字下部将糸放入,表示与线丝有关,本义是三纠绳。
中国汉字通常一字多义,徽字也不例外。《康熙字典》中,徽有8种解释。这里仅就徽的三个词性作点分析:徽作名词用,解释为标志、符号,如国徽、校徽、帽徽、徽章等;徽作形容词用,《尔雅·释诂》释义“徽,善也”,即美好的、善良的;徽作动词用,在扬雄《解嘲》中“悲风徽行轨,倾云结流蔼”的徽是束缚、捆绑的意思,而在陆机《挽歌诗》中“徽以纠墨”的徽则是指停止或静止。
现在先来说一段有关徽字的历史故事。公元1120年即宋徽宗在位20年的宣和二年农历十月初九,歙人方腊不满朝廷花石纲之害,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聚众百万,攻占六州五十二县。方腊自称为“圣公”﹐改元“永乐”。闻到此讯,宋徽宗惊恐万状,诏令童贯调集官兵十五万,南下平乱。至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农历四月,方腊战败被俘,英勇就义。同年,宋徽宗将歙州改为徽州,徽州始得其名。
宋徽宗身为一国之君,修改曾经发生过叛乱的地方之名,这本无可厚非,也极为平常。但他独独挑选了一个徽字来用,有怎样考虑?有何寓意?尤其这个徽字与他后来的庙号相同,这就不免令人揣摩、耐人寻味。众所周知,宋徽宗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或丹青音律、诗词歌赋,或骑马射箭、蹴鞠对弈,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尤其在书画诗文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然而宋徽宗终归治国无方,以至于后来失国被囚禁到异邦。无怪乎元朝著名宰相脱脱在写罢《宋史·本纪·徽宗赵佶》后掷笔而叹:“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文人总是惺惺相惜、心灵相通的。宋徽宗当然熟谙同样作为文学家的梁武帝派大文豪徐摛到新安为太守的典故,也必然感怀儒雅太守任昉隐居新安田园山野的文人情结。任昉和徐摛流连新安大好山水决意不返,宋徽宗也许与梁武帝一样感受其间。所以,现在也仅能作一种猜测,宋徽宗身为一个拥有深厚人文学养的帝王,对于刚刚平定后的歙州,也就是古时的新安,在改名时怀揣着一种怎样既爱又恨的复杂心态。
这种复杂心态,今人很难得知。但我们可以结合这段史实,从徽字的三种解释分析入手,试图作些管窥。
假设徽作“标志”解,经过秦汉隋唐等朝代的发展,此时的歙州在北宋时期已经从一个蛮夷之地蜕变成为江南之右特定的自然人文区域,以徽为州名,实际上是宋徽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一种庄严宣示。
如果徽作“美好”解,大美新安山水慰藉着纷至沓来的文人雅士们的审美自觉和无限情怀,这倒也符合宋徽宗赵佶与生俱来的儒流本质。
拟或徽作“约束”解,则体现了北宋王朝加强和巩固对新安地区的管控和治理,期之保持长久的社会稳定和政通人和,这样也就顺应了一个帝王天下一统的政治需要。
对于这些解释,后人众说不一。笔者认为三者兼而有之,综合一体,可能更加贴近赵佶既为帝王又为文人的真实考量。总而言之,宋徽宗的这一字之改,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不解的谜团。
在徽州的民间同样也流传着两则有关徽的字谜:
其一 一座大山下,
走着两个人。
穿着丝绸褂,
说着文言文。
这个字谜用的是加字法,谜面四句分别扣着山、彳、糸和攵,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徽字。这个字谜在徽州大地上流传甚广,真实反映了徽字暗喻的古徽州今黄山的自然人文风貌。进一步引申解释,就是:一座大山是黄山山水、两人行走是注重和谐、身穿丝褂是生活闲适、口说古文是文化深厚,维妙维肖地体现了徽州特点。
其二 待月西厢寺半空,
张生普救去求兵。
崔莺失却佳期会,
只恨红娘不用功。
相传这个谜面是明朝著名的徽籍戏曲家潘之恒回乡所制,引用了《西厢记》中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潘之恒与写有“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戏曲家汤显祖是好友。这个谜底也是个徽字。第一句,待去寺剩下彳;第二句,救去求留下攵;第三句,崔失去佳是山;第四句,红去掉工为糸。此谜每句用的是减字法,加在一起也是徽字。
这两则字谜,说到底还是想通过谜面的制作来告诉人们,徽州是一个山水优美、文化厚重的地方,冥冥之中与宋徽宗的思虑是相契合的。我们再来说说宋徽宗。宋徽宗改歙州为徽州不久后即发生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宋王室南下,迁都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于是徽州成了京畿之地,这为徽商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后来历经明清四百年的栉风沐雨,徽商迅速崛起,雄踞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徽商贾而好儒,助推了徽文化的发展繁荣。加之自古以来崇文重教的传统,徽州地区历代名臣勃兴、名士辈出,形成了以文化人、人以文兴的良性循环,催生了具有独特DNA的徽文化。徽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与敦煌文化、藏文化并称为中国三大显学。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当初,宋徽宗苦思冥想,拼死多少脑细胞,用尽了足够的政治智慧和文情才华,选用一个徽字修改了一个失而复得的州名。但宋徽宗怎么也不会想到,890多年后的今天,也就是这个徽字竟然成为享誉中国乃至海外的一种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徽文化的魅力,让多少人为之倾倒,为之折服,为之探寻。
好一个徽字了得!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