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渊源

徽州古城墙 沧桑八百载(上)

发布时间:2023-01-06 11:20:36

  □ 姚顺涞 程云芬 文

  在历史的长河里,人们不乏见到一些逐渐消逝的文明,她们以一种部分残留或碎片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视线里,正从量变到质变的行进过程中慢慢消融。她们是曾经历史的精彩绝唱,无法再生,不可复制,她们或是微观的,亦或是宏观的。比如,徽州的古城墙,她是八百多年前徽州劳动人民的血汗、智慧的产物;她是古徽州抵御外侵的最直观载体;她见证了徽州几百年风起云涌的幻变,发展,沿袭,变革……

  ——题记

  如果细究“徽州”的“徽”字,甚是奇妙,“徽”字由汉字里的山、水、人、文组成,如此组成结构,便注定了徽州是片不平凡的土地,令人向往。

  自秦建制以来,徽州便为一府六县组成结构,歙县是古徽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千年以来,歙县就是府县同城同治。直到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才终结如此局面。县治和府治是一种独特的套城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徽”学发祥地,有“东南邹鲁,礼仪之邦”之美誉。

  迄今为止,歙县古城仍留存古城墙。在尚未发明炮火、古老的冷兵器时代,城墙是中国典型的城廓防御建筑,她是古徽州灿烂文明的象征。

  徽州古城墙大致由内外三层结构组成,而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我们或者路人游览歙县古城时看见的那一片城墙,那抹沧桑的赭红撞入视线里的惊鸿一瞥。

  城墙,顾名思义,保护一个城市不被外界入侵,这就意味着费尽心思严防加固,层层保护。

  在歙县古城东北向,距离府衙约七八余华里之处,有一条街,叫作“上路街”。按照现在的门牌显示,官方的称谓已经演变为“新路街”。又或者,觉得“新路街”的称谓没有历史沉淀,这些年的旅游指示牌上又出现了“上路街”。在本地人的口中,“新路街”等同于“上路街”。在上路街的村外有一道古老的城门,城门两边各有二十余米长度的城墙,赭红斑驳。半圆的门洞上有模糊的字“古歙新城”。城墙上现新修有城楼,是飞檐翘角的徽州建筑特色,这就是最古老的“新安门”。

  “新安门”便是古城墙的最外层,出了这个门,泾渭分明,便是城外。古时候,说的去打开城门迎接,便是这道城墙,等同于“凯旋门”的意味。

  沿着“新安门”第一道城墙往里走,即便现在,也能感觉是从寂寞走向繁华。经过大小三个跨路牌坊,依稀可见曾经的上路街繁华过尽后的凉薄。在上路街生活的人们,男女老少岁月无惊地来来往往,安然,恬淡。而上路街仍然存有以歙县教育先贤“陶行知”命名的小学,分别为旧址和新址。行知小学在扩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个崇尚教育之地,让人更觉歙县深厚的人文底蕴。

  从东北往西南方向继续约三四华里县医院右转,不觉间,市声渐渐喧杂。沿着缓缓的上坡路,遁入熙攘的街坊里,抬头一看,赫然看见这条街的两侧各有一段同样赭红斑驳的古城墙,但未见城门(约在解放前后时期被毁)。当地人说,这道已经消失的城门称之为“德胜门”和“东门”(坊间习惯称之为“东门头”)。进了这道城墙,便是从外城进入实质的内城了。“德胜门”两侧的城墙分别依着长青山和斗山山脊而建。已消失的城门,就在这两山夹一坞的凹口处。歙县独特的山城地理形态,更有利于城墙的筑建。虽然是冬季,依然看见城墙上绿意葱郁的爬山藤蔓和其他植物,尤显城墙古意悠悠。

  以“德胜门”城门为界,“德胜门”之外属古时县治所在,而进这道城门之内便是徽州府治区域了。古语说,“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的便是如此。内为之城,外为之廓。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果然如是。

  入歙县内城又是好一番熙熙攘攘的景象。中和街为历史上商贸往来主街区,从古到今,繁荣昌盛,历来如此。走过古老的税务上顶(约为现钟街位置),缓缓下坡,走过陶行知纪念馆,走过独一无二的明代许国八角牌楼,看见“东谯楼”,便是徽州古城墙的最内层城门了。东谯楼古时候内设有铜壶、夜天池、月天池、平壶、万水壶、水海影表、定南针、更筹、漏箭等报时设备,有军人轮流值班,阴阳生一人候等报时。“东谯门”上如今写着“阳和门”,门楼上现存有一只醒目的铜钟。晨钟暮鼓,绵长游荡,即便闭着眼睛冥想,也是满怀古意的况味。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