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艺术投资

传播文化的墨模

发布时间:2023-03-29 11:28:12

  □ 王家年

  墨模又称墨范或墨印,是制墨的工艺模具。墨模雕刻既是制墨的重要工序,更是一项艺术创作。墨模收藏指具有文物价值的旧式墨模含制墨工具,如炼烟时的灯碗、灯盏、灯芯,制墨用的墨坯、衡器、砝码、铁锤、铲刀,拆墨刀,翻晾用的挫墨板、挫墨刀,描金用的牛皮胶、陶碟、颜料、棕刷等。

  在古代,墨除了写字之外,还有一些制作精良的墨是文人珍藏的工艺美术品。制墨成型需要模具,雕制墨模,需要长于书画的能工巧匠。早期的墨模,只是将墨丸模压成几何形的粗坯,再用刻有花纹或文字的墨印,趁软剂时压印。现存南宋叶茂实所造墨,墨面上残存“茂制”字样,就是用这种墨印钤上的。安徽省博物馆藏有多种墨模,在绘画、雕刻技艺上,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铭圆图墨,是清代嘉庆年御制,乃如意馆画师设计、绘画,御书处刻作南匠精雕,墨模全套六十四景,都选自紫禁城、中南海和北海、圆明园等处,由内务府造办处承制。

  墨模雕刻艺术与造墨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唐、宋、元时墨锭,先用墨模塑制成型,再用刻有花纹或文字的墨印,趁软剂时印就的。明时制墨集中在徽州地区,名匠辈出,技艺纯熟,对墨模改进很大,由以前的多模一锭,改为一模一锭。把几块墨印合成六面嵌套于总模框内,组成一个总墨模,对提高工艺效果,节省工序起很大作用。明清时为盛期,在模式、绘画、雕刻、装潢方面,精益求精,创造了很多著名墨模,如“御制铭园图”“新安大好山水”等。

  曹素功是创始于明末清初的制墨名家,清《墨林初集·墨品赞》中有“海内巨卿贡墨皆取制于曹氏”的记载,可见曹素功技艺的精湛,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之说。墨模体现了传统的木刻艺术,也体现了造型艺术。早期作品,已为藏墨家视为珍品,如“十六罗汉”墨模为清代原版,就是珍贵的文物。

  曹素功不惜工本聘请雕刻、丹青高手绘制墨模。到了清末民初,曹氏11世孙曹麟伯与晚清画家任伯年是好友,任氏曾在墨庄居住半年之久。任伯年以画人物著称,且缩小作墨面,其中代表作“若耶风韵”书画墨,是由任伯年绘画,曹麟伯执刀雕模而成。光绪末年,曹麟伯重金聘请墨模雕刻家王绥之,王不仅精于雕刻且擅绘画,他的作品多达八十余套,现存的名品有“溪流”“寒香”等,是他根据海派画家吴昌硕的作品雕刻而成,雕刻的吴昌硕行书诗句逼真如同亲书。这一时期,墨锭造型设计已为制墨家所关注,这种变化使墨脱离了纯粹的实用价值,体现出其艺术价值。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