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渊源

烟霞百里 福延桑梓

发布时间:2023-03-29 11:20:09

  □ 江少滨

  在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中,黟县面积最小(除去柯村、美溪、宏潭,面积差不多比现在还要小四分之一),人口也最少,但却是徽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黟县人与所有徽州人一样,崇文尚义,吃苦耐劳,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千百年来,这里虽然没有出过什么达官显贵(最大的官可能就是宏村的汪大燮——民国时期任过黎元洪的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但时间不长),也没有人能金榜题名,状元及第,光耀门庭,但这并不等于黟县没有人才。这里也有不少知名的文人雅士,如道光时期的理学家俞正燮——他是继婺源江永,休宁戴震之后,徽州的又一位大学者;杭州“西泠八家”之一的著名篆刻家、书画家奚冈;“黟山派”篆刻的开宗大师黄士陵;现代戏剧表演艺术家舒绣文等等。也出过一些富商巨贾,还有以制作剪刀闻名海内外的张小泉,“张小泉剪刀”至今仍然是家喻户晓的响当当名牌。总之,黟县也是人才济济,不拘一格。

  不过,相比较而言,黟县人在全国各地还是以经商者居多,是“徽商”这个群体中的重要成员。乾嘉时期,西递村的胡贯三(名学梓)则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位。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致富以后,热衷于回家乡盖房子,以备叶落归根,回家颐养天年。不仅是西递、宏村、南屏、碧山、横岗、屏山、石亭、柏山、古筑、关麓、黄村、陈闾山、秀里、卢村、塔川……那些大村、名村(当然也包括县城),就是在一些山里的小村落,也往往能够找出一两幢像模像样的房子来。进士出身的郑恭在三都石亭村的宅第,西递胡实甫经手建造的“新屋”(包括“霭如公祠”和“绥福堂”两部分),宏村汪定贵家的“承志堂”,更是不可多得的豪宅,精巧别致,美轮美奂(现在,除了“承志堂”,其余两幢大多已毁坏)。今天,老祖宗还留下了上千幢粉墙黛瓦,千姿百态的明清古民居,成为支撑黟县旅游业最重要的资源。。

  如果说他们盖房子纯粹是为了供自己及家人居住享受,那么,还有一个“爱好”,更是可圈可点,那就是不惜花巨资投入社会公益事业。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兴学建校,培养人才。黟县人向来尊儒重教,崇尚读书,“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这是当时读书风气的真实写照。为了让更多的儿童能够上学,外出经商的黟县人,有钱以后,纷纷捐资建校,比如,光绪年间,柏山村的范蔚文在县城城隍山创办了“蔚文小学”,这是一所颇具规模的新式学堂(旧址现为县委会),对贫苦家庭子女一律免费入学,他还将芜湖的一处房产(共13间)的每年租金,用作学校日常经费开销,使学校得以长期正常运转。笔者小时候在这里读过书,虽然时间很短,但印象深刻,感到比我原来就读的西递小学“洋气”得多。六都的吴子敬(名翥),在横岗村兴建了“敬业小学”,又是一所有名的“洋学堂”(校址现为黟县县委党校),并每年向学校提供经费4000元……此前,嘉庆年间的胡贯三、胡尚熷父子曾出巨资,加上其他乡贤的一些捐助,在县城迎霭门外,重建了“一殿二祠十堂”的“碧阳书院”,构筑精巧,用料考究,气势恢弘。学院建成以后,还“以余银六万两分发盐典商生息,计岁入息金三千六百,以为延请山长修金、生童住院膏火。而邑中之应乡会试者,于此中给以资斧”,并作学院的“其他诸用”。这些人出资办学,不计得失,不思回报,真心实意地为家乡培养人才,令人敬佩。再看今天有些人办学校,名义上是发展教育事业,但都要收取学生的高额学费,而且还不断地以各种名义收取这费那费,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办学的目的动机,孰优孰劣,判若云泥。

  二是修桥铺路,造福乡里。修桥铺路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胡贯三、胡尚熷、胡元熙父子,出资建造齐云山下的登封桥,霭冈桥,襄造渔亭永济桥。道光年间,胡尚熷又捐资造潭口癸酉桥,桥“长二十五丈六尺,宽一丈八尺,桥基下至石骨,合桥面三丈三尺余,历三载始成”。道光年间,胡尚熷、胡元熙继承父志,关掉12家钱庄和当铺,历时7年,重修徽州府城(歙县)横跨练江的河西太平桥,传为美谈。另据记载,黟县县内比较有名的桥,如县城的北门桥(原先叫戊己桥,后来改为通济桥),六都的横岗桥,石山的挹秀桥等等,都是私人出资建造,大小桥梁的建造情况,过去的县志上一般都有记载。

  建桥的并不都是富商巨贾,普通人家往往也有这种义举。笔者的姑父余经文家在余光村,那里有一条溪,木桥经常被大水冲毁,外出,特别是进城常常要赤脚涉水,很不方便。有一年,他和两个哥哥焕文、佩文,替母亲梓琴老太太做寿,老太太不办酒席,决定用酒水钱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积蓄,造一座永久性的石桥,便利行人(现在桥面已铺上水泥了)。因梓琴公系清末举人,故取名“孝廉桥”,并勒石立碑于侧。他们家是书香门第而并非殷实富户,三个兄弟也不经商,从事普通工作,充其量只是“家道小康”而已,由此可见,修桥补路,积德行善,只要稍有能力,都愿意承担,当时似乎是一种风尚。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许多其他各式各样的地表建筑,无不凝聚了先辈们的心血。正因为有他们不断地谋划经营,这个“烟霞百里宽”的黟县“小桃源”才显得格外瑰丽多姿。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