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 鸣
历史上,徽州是一个崇文尚武、文武并举之地区。近现代徽州歙县的吴志青先生就是一位武术名家,亦是太极拳名家。
吴志青(1887-1949),又名“吴志清”,安徽歙县昌溪人。民国时期的太极拳名家和著名武术活动家。清朝末年,出生在安徽歙南昌溪一个亦农亦商亦儒的耕读之家。
吴志青自幼喜欢舞枪弄棒,稍长即习武攻文,知书达礼,豪爽笃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州习俗,男孩长到十三四岁,就跟随家人、族人或邑人赴他乡学习手艺或学做生意。吴志青则更早,1896年,九岁的吴志青就进入一家金箔铺跟随师傅学习手艺。其时,吴志青白天跟随师傅学做手艺、学做生意,晚上则跟随师傅使枪耍棍,学习各种武术。
此后,吴志青与武艺终身相伴,始终与武术不离不弃。他先后投到于振声、刘震南、马锦标等门下,拜其为师,习练得一身好武功,精通查拳、弹腿、太极拳等武艺。
学艺四年,吴志青于1900年前后就开始辗转于屯溪、苏州、杭州、宁波等地商铺做学徒、当伙计,以此维持生计,同时增进营商本领。
1906年,二十岁的吴志青进入杭州巡警学堂学习,之后转入上海体操学校深造。其间,入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体育会”(“精武门”)学习,并成为精武体育会早期的毕业生。同时,吴志青还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学成归来的吴志青进入浙江平湖小学,担任体育教师。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为响应武昌起义,吴志青辞去教职,组织浙江平湖商团,担任浙江平湖商团及守望团司令兼教练,并奔赴沪上,参加了光复上海的战斗,带人攻打上海江南制造局,光复浏河、平湖。吴志青在光复上海的战斗中表现英勇,得到沪军都督陈其美褒奖。
辛亥革命胜利后,吴志青先后受聘担任南京第四师范学校体育主任、江苏省第一工业和第一农业两学校体育主任、上海民立中学体育主任、上海青年会国术指导,并任教于上海女青年会体育师范学校。
1915年,吴志青在江苏省体育传习所和于振声、马锦标相识,拜于振声、马锦标为师,跟随于振声、马锦标学习弹腿等武艺,精于查拳及教门弹腿诸般武艺。
1917年,吴志青当选为江苏省体育研究会副会长。
1918年,吴志青在北京又有缘结识太极宗师杨澄甫,拜杨澄甫为师,跟随杨澄甫学习太极拳术。1924年,吴志青出版了跟随杨澄甫学习太极拳术的体会笔录《太极正宗》。1943年该书再版,并增加了初版时因纸张奇缺而没有收录的《太极正宗铨真》。《太极正宗》是太极拳研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值得太极拳练习者和研究者一读。
1918年8月,吴志青发起,谢强公、王一亭、唐新雨、戈公振等协助,在上海望平街时报馆楼上,筹备组建了“中华武侠会”。1919年2月,“中华武侠会”正式成立。“中华武侠会”以提倡习武强身健体为宗旨,提出“以锻炼身心、修养心性为体,见义勇为、济世利人为用,养成公平为善之人格”。
同年同月,“中华武侠会”改名为“中华武术会”。由于吴志青早年曾师从于南下传艺的济南回族查拳名家于振声,在成立“中华武术会”后,吴志青便通过于振声邀请马良和杨奉真、王子平、马锦标、王占坤、王凤章、何世昌等查拳名家前来传艺,并编写《教门弹腿》向社会大众进行普及推广。“中华武术会”主要教授查拳、滑拳、弹腿、炮拳等技法,会员最多时达千余人,并办有《武术》会刊。同时,该会还在厚德小学、沪北公学、英华学生会、中城商业会等众多学、商界机构传授和表演武术,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
“中华武术会”总会办事处与第一传习所,设在当时上海大东门外紫霞路普益社内;二区教练所设在西门外体育场。当时的著名拳师杨鸿修、于振声、马锦标、何玉山等先后在此执教。“中华武术会”初期会员就有一千余人,南洋、法国华侨梁德屏、梁砥中等都先后入会。1920年后,“中华武术会”曾在各侨居地设立分会,海内外会员号称数以万计。
吴志青在中华武术会时,四川有个武术家来挑战。吴志青对他说:“武术家的责任是提倡国粹,发扬民族精神,我们为什么要妄自比武呢!二虎相斗,必有一伤,没有必要这样做。”四川武术家听吴志青说此言,以为吴志青怕比武在搪塞他,就更要求比试。吴志青迫不得已接受挑战,与他进行了比试。他假装向上出拳,用腿向吴志青的下半身瞄准踢去,吴志青则用了个“金龙合口”这一招把他打倒。
吴志青担任“中华武术会”总干事,倡导德、智、体、美四育并重。因为吴志青担任“中华武术会”总干事一职,彼时,歙南一带习武之艺人,私下尊奉吴志青为“武林盟主”。
1921年6月,吴志青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他是第一个将中国民族体育带上国际运动会的中国人。在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上,吴志青亲自训练的500余名小学生表演了他精心创编的中国新体操、叠罗汉和各式拳械等中国武术,受到中外人士好评,赢得全场喝彩,为国家争得了荣光。
同年,吴志青在上海创办了上海体育师范学校,亲任校长。吴志青把何世昌、杨奉真等请来做武术教师,以期振兴武术,后终因资金困难,开办二年余后关闭。
1922年,吴志青创办社会童子军和暑期体育学校,提倡民众体育,当选为中华体育研究会会长。同年,吴志青当选为首届“徽州旅沪学界同乡会”主席。
1922年9月,吴志青在孙中山位于上海莫利哀路的寓所见到这位大总统。孙中山勉励吴志青“努力进展,以培成革命势力之组合”,并为中华武术会题写了“尚武楼”牌匾,以及留下“尚武精神”的墨宝,最后还赠送一百枚银元,以资激励。
1923年,吴志青创办中华武术会体育师范学校,亲任校长。同年,追随孙中山,加入中华革命党。其后,吴志青跟随于右任、冯玉祥北上,奔赴沙场,加入西北国民军,转战西北、华中,任中校教官。吴志青担任总干事的“中华武术会”遂于1924年暂告停顿。
1924年后,吴志青以“少将”军衔任职国民革命第五军参议员,兼全军国术总教习及学兵团代团长。后来,吴志青出任国民革命军十一路军少将参议员,兼军械处处长。
1925年以后,吴志青曾任南京中央国术研究(研修)馆董事,兼上海特别市国术馆筹备处主任委员、全国国术考试筹备处副主任。
1928年,“中华武术会”恢复活动,将原“会长制”改组为“委员制”。同年,中央国术馆在南京一成立,馆长张之江就把吴志青请去担任教务处副主任、编审处处长,兼任上海国术馆馆长,并一度出任全国运动会国术裁判。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国术馆被迫解体。吴志青出任军事委员会西南进出口物资运输总经理处视察,辗转大后方,奔走广东、香港、江西、湖南等地,组织军运。其时,吴志青以近六旬高龄为在前方抗战负伤的战士献血。后来,转而从事中国传统武术的图书编写及相关教学工作。
1942年,吴志青担任西南联合大学体育教授。其间,李公朴、闻一多等一众知名教授、社会名流都曾跟从吴志青学习太极拳等中华传统武术。1949吴志青前往西藏交流武术,不曾想途中染上恶疾,不幸离世,享年六十二岁。
吴志青所创立的中华武术会,在近代民间武术团体中影响颇大。他生前不仅武功高强,而且文字功底深厚,一生发奋著书,著有《国术理论概要》《弹腿国术教范》《查拳图说》《七星极图说》《三路炮拳图说》《螳螂腿》《联成拳》《戚门十三剑》《六合刀》《练步拳图说》《太极正宗》《太极正宗源流》《少林正宗练步拳》《叠罗汉》《国术论丛》《国术理论体系》《历世纪》等23种已出版,还有手稿3种,有《尚武楼丛书》多种刊行后世,并主编过《中国新体育》《中国近代体育史》和《体育日报》,等等。
吴志青是民国时期的太极拳名家和著名武术活动家,他创办中华武术会,倡导“国术科学化”,编写太极拳等武术专著,毕生致力于传承和发展太极拳等中国传统武术,对太极拳等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