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故事

汪莘与《沁园春·忆黄山》

发布时间:2023-04-24 12:30:31

  □ 陈平民

  南宋休宁县城海阳人汪莘(1155—1227),擅长辞章,尤工于词。为文排宕有奇气,词作长于咏物,风格清丽秀逸。唐圭璋编纂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宋词》,荟萃宋代词人1300余家,词作20000余首,其中收录汪莘词48首,《沁园春·忆黄山》是其中一首。唐圭璋主编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鉴赏辞典》也收录了这首词。

  明代文学家程敏政说:“黄山之为景也,非太白之句不能当其胜,非摩诘之图不能尽其变。”词学家臧维熙先生认为:“宋词中,写黄山的作品极少,而写得好的也只有汪莘这一首”,“汪莘这首辞采飘逸的黄山词,并不在太白、摩诘之下,足可与名家相抗。”

  一

  汪莘与哥哥汪革早年从学于吕希哲创立的荥阳学派。吕希哲(1036—1114),字原明,北宋寿州(治所凤台)人,既是官员,也是教育家,学者称荥阳先生,为北宋著名政治家、学者吕公著之子,北宋名臣、著名政治家吕夷简之孙。吕希哲少时曾从学于名师焦千之、孙复、石介、胡瑗,后又从学于“二程”(程颢、程颐)与张载。“名师出高徒”,汪莘与兄汪革从学于吕氏所创学派,学业卓尔不群。

  汪莘长时间隐居黄山,精研《易》学,为朱夫子(熹)在徽州十二高弟之一。在徽州做过地方官的李以申,说汪莘自幼不羁,长后,卓荦有大志。

  南宋偏都临安。宁宗赵扩继位之初,曾诏朱夫子入侍经筵。所谓经筵,就是给皇上讲授经传史鉴。朱夫子是理学集大成者,宁宗宣朱夫子去讲学,并非真心实意地要将理学作为“圣学”治国理政,只不过是装潢门面而已。而朱夫子却非常认真地对待了,他的弟子们更是抱着狂热的幻想。汪莘在得知老师朱夫子受诏入侍经筵,在朱夫子抵达临安之前,便给朱夫子写信,建言老师向宁宗灌输理学,认为这是头等大事。汪莘的良苦用心,显而易见。朱夫子当时也深重其言,嘉其“乡道之勤,卫道之切”。《紫阳书院志》为此称汪莘“敢言于师长之前”。

  朱夫子作古后,宋宁宗有模有样地“下诏求言”,天真的汪莘曾以布衣身份三次上疏,“论天变、人事、民穷、吏污之弊,行师布陈之法”。当时,在朝廷为官的著名理学家真德秀见到过汪莘的疏言,称“真爱民忧国之言”。可惜,这些疏言竟被留中不上报。

  汪莘虽有经邦济世之才,但终不得获用。为此,他便退隐讲学,不求闻达。他曾筑室休城柳溪之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他长于诗词,居常每饮,似醉非醉之时,每每浩歌赋词,以宣泄胸中积郁。还曾建柳溪书院,讲学其中,学者称其柳塘先生。

  曾几何时,休城西隅旧时有“柳塘巷”,又称“硕儒里”。清初著名学者休宁旧市人赵吉士著《寄园寄所寄》,其中缅怀汪莘:“先生隐柳塘著书,今遗址犹曰‘柳塘巷',曰‘硕儒里’。每过其地,忆前辈风流,辄低佪不能去。”

  二

  汪莘的词《沁园春·忆黄山》,全文为: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

  当年黄帝浮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谁知此,问源头白鹿,水畔青牛。

  词上阕开篇三句十二字,从大处展示黄山清奇之秀。画面中有云峰烟溪,这云峰烟溪,千姿百态,景色清幽,常年锁清秋。接下去的四句,以分镜头的手法,描写黄山的云烟竞秀和瀑布争流。

  领格一“对”字,横空出世,将自己和读者带入画面,欣赏黄山之清奇。“对”字之后,“孤峰绝顶,云烟竞秀”为一组,“悬崖峭壁,瀑布争流”为另一组,分别描绘孤峰绝顶上云烟缭绕和悬崖峭壁间的瀑布飞泻。细心的读者一定注意到了:词中的“孤峰绝顶”,“悬崖峭壁”与“云烟竞秀”,“瀑布争流”,是妙绝的隔句对仗。

  饱读经史,家国情怀深厚的汪莘深爱黄山,他屏居山中,即便春寒料峭,也徜徉山中,因而能写出“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之句。

  相传,古时浮丘公曾在黄山炼丹峰一洞里炼过仙丹,那里有两桃(形似桃花的石花),毛白色异。又相传,轩辕黄帝曾在轩辕峰下的采芝源采过灵芝。词中“洞里桃花,仙家芝草”二句八字,正是隐寓这两个美好传说。

  上阕末尾,词人用“亲曾见”三字,描绘他曾亲临其境、亲眼所见的一处壮丽奇观,即黄山白龙桥下的白龙潭,白昼都能见到的奇观:在这里,白云溪饱容众壑之水,直泻深潭,潭中之水汹涌澎湃,白浪翻滚,令人魂魄摇荡,不敢逼视。山中潭水都有“海涌潮头”之势,其声威可见。

  相传,古时浮丘公曾在黄山炼丹峰炼得仙丹八颗,黄帝服用后与他一道成仙飞去。词人在下阕用“当年”二字提引,追忆黄帝与浮丘。如今炼丹峰上,炼丹的鼎炉、灶穴、药臼、药杵等遗物,依稀可辨,炼丹峰下的炼丹源、洗药溪依旧流水潺潺——这些,词人当已熟视无睹,不予提及,却只问“玉枕玉床还在不”?显得入情入理,情趣别有。词人展开想象的翅膀,让自己同时也带领读者进入神话般的冥思漫游境界,置入“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之句。前二句写天帝之想,后二句描蜃楼之景。此间,“天都月夜”与“翠微霜晓”,“遥闻凤管”与“仰盼龙楼”,也是巧夺天工的隔句对仗。

  相传,雄冠群山的天都峰是天上的都城,是天帝会见各方神灵之地。词人遥望天都月夜,隐约听闻天际管乐之声,十分自然。词中“翠微”,系指黄山后海的翠微峰,那里修林茂竹,葱郁苍翠,巨蜃出没,龙楼展现,这种海市蜃楼的自然奇观,并不是随时可以见到,所以词人置入“仰盼”一词。

  “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是说浮丘炼丹的砂穴,依然长年通红,可是炼丹的炉火早已冷却,再怎么能炼得灵丹仙方,早日报送修炼成仙的消息呢?这谜团,自然无人可以解得。而词人却发挥了高超的艺术情思,干脆继续凭借仙物,写出全词最后三句:“谁知此,问源头白鹿,水畔青牛。”相传,浮丘公当年又曾在黄山石人峰下驾鹤训鹿,留下了驾鹤洞、白鹿源遗迹。词人所言“源头白鹿”,自然指此。这“白鹿”应该知道仙人的来影去踪。又相传,翠微峰下翠微寺左的溪边有一头牛,通体青色,一个樵夫想牵它回家,青牛忽然入水,不再有踪影。从此,这条溪被称为青牛溪。这头“青牛”,也多少知道些修炼成仙的故事。词人以拟问口气点出白鹿青牛为归结,显得词尽而意未尽,给读者以无穷的意趣。

  这首词借神话传说为虚,写景是实,虚实相间,糅合自然,妙趣横生,使黄山既展示清奇之秀又充满神奇之美,令人心驰神往。

  宋代词人大体上有“婉约派”和“豪放派”,汪莘的词作介于“婉约派”与“豪放派”之间,词作婉约而又不失豪放。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