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 芜
东门东家种冬瓜,西门东家种西瓜,我说东门东家冬瓜大,你说西门东家大过东门东家大冬瓜。
这是2020年6月13日下午三时许,在一片骄阳明媚的周末时光中,我们逗留在碧山耕读园,听到汪苗苗、程巧维姐妹吟唱的方言民谣。黟县话轻柔动听,近似于呢喃吴语,在阳光斜射的院落空间里,有一种平和安静的气息。同行的胡时滨和胡建新两位老师一边听,一边给我们讲解谣曲词意。他们都是本地人,早年当过教师,对家乡深怀情结,业余时间读书探访,编写著述过不少书籍和文章。跟随他们在碧山,随便走一走都能遇见熟人。胡建新老师说,他原先在这村里教书,几代人都做过他的学生。他和熟人打招呼,用方言温和地交谈。黟县方言早在2007年就已被列入安徽省的地方非遗保护项目。胡时滨老师利用田野调查写下专著,对黟县方言的研究起着一种引导的作用。在村巷里,处处可听见民谣的传唱。记录谣曲,辨识歌词,胡时滨他们努力参与,经过搜集整理的方言民歌,仔细地成系列归类,通过传习、出版,顺理成章地也登入了省市的非遗名录。
碧山村历史悠久,很久以来一直是汪氏聚族而居的地方。汪苗苗自幼生长在这里,听长辈说家族先贤,听到了很多村庄故事。她记事的时候开始,又知道了祖父一直从事着手工纸扎的活计。延续到父亲这一辈,黟县手工纸扎成为非遗,于寻常的形态之中赋予更多传统文化的内涵。现在她在碧山做民宿,也面向国内做研学旅游。手工制作与乡村生活是吸引城市孩童注意力的兴趣点,看到一个个团队过来,孩子们喜悦,汪苗苗内心也在欢喜着。传统的文化一直传承,碧山村的将来也会充满希望。
在碧山村中,时时能听闻民谣的传诵之声。在村内的惇大堂门口,我们偶遇了72岁老人朱双英。与她交谈时,随口问一句“会不会唱黟县民歌”,老人立刻很果断地说“那怎么不会唱!”张开嘴,随兴就吟唱了一段《哭送嫁女》的民歌:
女肉啊!进侬人门,头戴花魁脚登靴,身穿红袍万年红,发子又发孙,子孙即满堂。
女肉啊!进侬人门,敬重公婆天那大,尊重丈夫海那深。敬老又爱幼,争光即耀祖。
女肉啊!进人家门,路路栽花得人爱,路路结果结人缘。当门又顶户,结子相沿。
老人吟唱的音调缠绵,如诉如泣。民歌本来就是民间生活的反映。古黟方言有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五个声调,唱起歌来古音悠然。胡时滨研究方言多年,说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就说到黟县上古方言的魅力:“丹阳有黟县。盖自秦汉已有此县,应有语音通于古。”黟县方言有20个声母、29个韵母,同一个字,舌头在口腔内位置的变化——靠前或靠后,形成的发音就可以形成区分,如同一个“妪”字,韵母发音位置的改变,就变成了女子年龄的变化。
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国学季刊》4卷4期出有《黟县方音调查录》专辑,内收魏建功《黟县方言调查记事》,对黟县方言尤其重视,称作是(大学的)“正式学科里研究元音开端的纪念作”“是中国学人开始从客观上调查方音试订例字的纪念作”。扎根于黟县方言的民歌,在吟诵上也得益于方言的表达形式。黟县方言唱起来轻柔舒缓,抑扬顿挫,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语法规则和发音,堪称为汉语的活化石。黟县碧阳小学编写《古黟》教课,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学习,潜移默化地留住了地方文化的根。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