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研究

匾额说辞:“莺春”与“玉壶”

发布时间:2023-05-25 11:13:54

  □ 吴卫华

  “莺春”的砖雕匾额在“紫气东来”的庭院里,如果正面入门是不会注意到的。唯有走进去,转过身来,才会看到它。只是久远的时间,人为凿去了她显示本来面貌的外壳,如今只能从外部轮廓来辨析。

  “莺春”,释义为春日。以莺鸟于此时飞鸣,故称。唐代郑谷《多情》诗:“莺春雁夜长如此,赖是幽居近酒家。”这是普遍的说法。简单地说说,是可以的,毕竟庭院里一年四季如春是最好的,也是最惬意的。这也是“枕石小筑”吸引人的地方,花园虽小,也是构筑精致。

  宋代诗人吕本中的词《蝶恋花》中有:巧语娇莺春未暮。杨柳风流,恰过池塘雨。芳草满庭花满树。这不是美景吗?莺春吸引人,正是因为春色入园,吻合“鸟语花香”啊。

  “莺春”在诗人的眼中,就是情景交融的。而与之对应的另一侧砖雕匾额“玉壶”,被涂上的蓝色,显眼闪目。一“显”一“隐”,虽是人为,却也相得益彰。

  “玉壶”的本意,一般熟悉的就是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喻高洁的胸怀。历代诗人中也有类似诗句,金元好问《赠萧炼师公弼》诗:“春风和气在眉宇,玉壶冰鉴藏胸臆。”清陈梦雷《赠臬宪于公》诗:“玉壶澄凛冽,乔岳耸嶙峋。”

  与“玉壶”相配,是不是吻合昔日庭院主人的内心世界呢?仔细端详,两匾额的位置,恰好有“花瓶”与“绿叶”形的小门洞。所谓“玉壶春瓶”不就是这个吗?

  相传大学士苏东坡路过景德镇,寻访禅友佛印和尚,得知佛印云游未归,他就信步闲逛到一个制瓷的作坊。他遇见一位老人拉坯,便对老人说:“久闻瓷器贯通文化,诗词歌赋皆能以绘画而描述,但不知这瓷器造型能否表达?”苏轼就吟咏了唐代王昌龄的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老人听了,略作思忖,就拨动车轮,须臾间塑出了一个撇口、细颈、敛足的器型。老人解说:“此器如心倒置,谓之‘心到’了,撇口寓示‘敞心扉’,拙器抒志示节,如何?”东坡感慨地说:“冰壶者,表里澄澈,光明磊落。也是‘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苏东坡性情所至,当即赋诗一首,其中有“玉壶先春,冰心可鉴”两句尤为脍炙人口。后来佛印和尚闻讯赶来,也欣然写下了“清如玉壶冰”的诗句。

  把“玉壶”和“莺春”的匾额并放在一个庭院里,主人当是有着深意的。在主人的内心世界里,商海和官场一样,宠辱当不惊。在苏轼的文集里其实找不到类似的诗句,却又借助苏轼,正是吻合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下,却是豁达乐观,坦荡豪爽。

  商贾与官宦的结合,各取所需。让人不得不佩服徽州商人独特的远见卓识,前可进,后可退,步步有余地。内心世界里保持着一份矜持,一份尊严。细思品味下,春风得意,当留心地纯洁。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