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渊源

清代《崔氏义学记》碑

发布时间:2023-06-13 10:54:17

□ 张辰保

在黄山区甘棠小学校园的文化墙上,有一块《崔氏义学记》石碑,记载了清道光年间太平县甘棠崔氏族人兴学重教,建立义学,帮助族中贫寒子弟免费读书的情况,它是清代黄山地区发展和振兴地方基础教育最详实的史料。

《崔氏义学记》碑高167厘米,宽88厘米,青石材质,右下角残缺。碑文按18列每列11字的方阵,在碑中布置排列成四个板块以方便阅读。碑文中的阴刻字刀刀见锋,楷体行书工整大方,笔法苍劲有力。从碑文署名可见为“江宁周开麒书”。周开麒,字石生,江苏江宁人,为清道光三年(1823)癸未科探花,历官山东盐运使,浙江、福建按察使,甘肃布政使。他的行书诗词,曾在上海驰翰2022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成交。此碑无论从书法或碑刻,皆可称为精品。

碑文为“上元梅曾亮撰”。梅曾亮(1786—1856)是清代散文家,字伯言,江苏上元人,与周开麒同为道光三年癸未科进士,官至正五品的户部郎中。梅曾亮祖籍安徽宣城,其父梅冲是清代著名天文历算家梅文鼎的玄孙,其母侯芝是清朝文学家,为当时有名的诗人及弹词编订家。梅曾亮专力古文,是姚鼐的门生,居京师二十余年,文名颇盛,是继姚鼐之后影响最大的桐城派代表人物,在当时及后世均享有很高的评价。“京师治文者,皆从梅氏问法。当是时,管同已前逝,曾亮最为大师。”碑文为清代大文豪执笔,可见弥足珍贵。

“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梅曾亮在碑记开头,就引用了《汉书·食货志》中所载古时井坊幼童学塾春晨出课时,地方小吏和邻长分坐左右的情形。“冬则余子入于序室。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道出义学在古时的状况。古时先王在生活富裕和粮食充足后,便建立起封建统治的道德秩序,从井田制到聚族建祠,是西周宗法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而在徽州和宁国两地,世人对于宗族宗祠,尤为重视。

梅曾亮为崔氏作义学记也是有原因的。“曾亮于崔氏姻也”“曾亮外兄崔任葊(庵)太守,世居太平县之甘棠村,为望族”。有了这层关系,崔氏族人请当时在文学和书法界的泰斗为义学作记也就顺理成章了。

甘棠崔氏祖居宁国府的宣城宛陵,后迁至太平县甘棠繁衍成当地大族。梅曾亮表兄崔土贡,字任葊(庵),是清嘉庆十三年(1808)副贡,十五年台试举人,由内阁中书授山东滨州知州,在道光元年(1821)调任高塘,任直隶顺德知府,未赴而卒。当时“崔姓一族之众,百倍于古数井之人”,按《汉书·食货志》“九夫为井,三夫为屋”计,道光十五年,崔姓人口达数千人以上。崔土贡认为崔氏宗族兴旺发达,“而不能恢序室小学之制”,是他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因此他积极倡导兴学校,建义塾,在他的号召下,“于是同祠之人,欢踴捐集,议建义学于宗祠之旁”。

崔氏义学是在道光七年(1827)冬至开工建设,至道光九年(1829)竣工。建有讲室、学堂,客厅、寝舍、食堂,有六十多间屋舍,外有围墙,内植树木花草。崔氏一个宗族,建起如此大规模的义学,满足八至十五岁的儿童免费入学,可见崔姓当时财力雄厚,这在皖南,可能也是首屈一指的。

甘棠崔姓乐善好施,宗族为防备荒年而设有赈灾的义田和义仓。甘棠小学校园文化墙紧挨《崔氏义学记》碑右边的,是清嘉庆十一年六月崔氏岁贡崔应爵所作的《输助义田记》,记载了族人捐助义田的事迹:“吾族九大分,义仓有田百余亩,岁收谷千数百秤,经理得人,非不足以平糶”,族人崔兆(字履安)在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扶榇归里发丧厝毕”,见状便带头捐助“输银三千于义仓”,族人积极响应,“众一日之内,分输八千金”。可见嘉庆年间崔姓义仓的规模也很大。此间也是太平县人口鼎盛时期,县志记载当时人口达二十七万之众,将近现在的两倍。义仓在崔氏宗祠旁边,族人先前欲建义学,苦于财力不足或捐助的人少,无法成其事。至道光年间,二十年过去了,“今崔氏之学,无倡事之劳,而成工之速,与经制之远也”。梅曾亮道出其中缘由,是“此崔氏先人之贤,固合于仓禀实而知礼节”。按《崔氏族谱》中民国己未(1919)崔作梅所绘的《甘棠旧图·仙源甘棠崔氏聚族基址图》,崔氏义学在三甲宗祠西面,六角楼东北方向。

查阅甘棠崔氏族人崔胜利提供的《崔氏族谱》,在卷六中找到了梅曾亮所作的《崔氏义学记》原文。结合原文,补上碑文第四板块右下角残缺24字的《崔氏义学记》(碑文中个别地方略有改动,笔者判断可能是周开麒书写时,与梅曾亮商讨过)。全文如下:

《崔氏义学记》上元梅曾亮撰 江宁周开麒书

古者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以教民长幼之节。冬则余子入于序室。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则乡学也。其有秀异者,移乡学于庠序。古无义学之名,然所谓序室小学者,盖同井之家自置之,不领于官府之师长,亦义学之意也。故班固《汉书》载之,《食货志》甚详。所以见古先王,既富方谷厚,生正德之至意。后世虽井田之法不行,其乡居聚族而宗大者,建祠合支,独合于周礼,以族得民之宗法。而徽宁之俗,尤于宗祠为兢兢。

曾亮外兄崔任葊太守,世居太平县之甘棠村,为望族,其先笃恭公以下支派有九,繁祉衍迤日大,以昌发文蜚声,冠履相袭,或以为崔姓一族之众,百倍于古数井之人,而不能恢序室小学之制,以萃处子弟,兴秀贤,亦父兄责也。于是同祠之人,欢踴捐集,议建义学于宗祠之旁。鸠工于道光七年冬至,九年而蕆事。主讲之室,都肄之堂,延宾之轩,学徒寝馈之所,计屋六十有奇。缭以周墙,植花果竹树。黄山当其门,清溪界其道,波云蔚蒸,泉石幽媚。于以延良师,聚学子。使膳饩有经,优绌有等,莞鑰有司,择宗族之材者遞掌之以垂永久,盖天作而地成之,以乐育宗秀者也。

先是祠旁故有义仓,族之私田在其右,以建学未有地,遂归私田于公而形家以为大吉。盖崔氏之先,方设义仓时,固有志于学而未及建,及贤子孙遂踵而成之。夫倡一事而财不足或慕义者寡,虽有善倡者,莫能必其成也。今崔氏之学,无倡事之劳,而成工之速,与经制之远也。如是使非有义仓之通济缓急,振绝扶危,使合族之人无有一蹶不振,以潜滋其生养之机而驯致于家富人足,则虽有义心而不能奋其义举。此崔氏先人之贤,固合于仓廪实而知礼节,与班固序述《食货志》之深意。而为子孙者,又咸能继继承承,兴善勇义,以绍先人未成之勤,非徒师友聚居以切究道艺,收居肆成学之功。无迁于异物之患,而其孝思绳绳尤足。以祉躬素后,俾昌炽于无穷,于以扬光腾华,蔚为时栋润色隆平之,休风而补于我国家得人之治者宜也,非幸也。

曾亮于崔氏姻也。故乐闻其盛事而详述之。

道光十有五年岁次乙未春二月十六日丁未建。

梅曾亮是桐城派中颇有影响和创作个性的作家,是当时被誉为一代大师的散文家,他关注社会现实,主张“文章之事莫大乎因时”,主张经世致用,倡言时政,留心世事,认为文学应该积极反映时代风尚,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和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反映了经世的眼光和精神。他见崔氏兴建义学,作为崔氏姻亲,他“故乐闻其盛事而详述之”。

《崔氏义学记》碑于清道光十五年二月十六日建立,在文学、书法、碑刻上,皆为清道光年间的艺术精品,而碑文中所记崔氏义学,印证了清代时期黄山地区兴学重教、崇德向贤的优良传统,为研究黄山地区地方文化教育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参考。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