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民族文化

缅甸大撤退

发布时间:2008-08-05 15:53:46

  仁安羌战役之后,英军已经彻底无心恋战,他们只想赶紧撤回印度。英国首相邱吉尔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在亚洲一片黑暗的那段日子里,对英国人来说,放弃一百个缅甸也不会比丢掉一个印度更重要。    

  在后来的曼德勒会战中,英国人又是一触即溃,再次在没有通知中国友军的情况下开始后撤。英军的行动导致了曼德勒会战成为泡影,中国军队只好后撤。当时的计划是把部队撤到离国境线比较近的腊戌,以腊戌作防卫,御敌于国门之外。

  就在中国军队向腊戌方向集结的时候,日本人又抢先一步。日军第五十六师团的坦克部队在没有任何后勤保障的的情况下长途奔袭一千多公里,4月28日,日军坦克突然出现在腊戌中国守军的面前。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日军很快就占领了腊戌。

  日军占领腊戌后,切断了远征军的退路。这时,那位因“敦克尔刻大撤退”而闻名于世的撤退将军亚历山大又故伎重演,他率领英军不顾一切地向印度缅甸的边界撤退。这样,缅甸的盟军崩溃了。

  当时腊戌被日军占领后,英国人曾表示,欢迎中国远征军到印度避难,条件是必须解除武装,这遭到了中国方面的拒绝。于是,盟军分道扬镳了。英军向印度撤退,史迪威也随着英军一起后撤。而数万中国大军开始向密支那退却。

  但是此时日军已掌握了缅甸的制空权,飞机每天紧跟着中国军队轰炸,远征军的一举一动都在日军的掌控之中。腊戌被占领半个月后,敌人第五十六师团的坦克部队再次赶在中国军队的前面,一举拿下了防守空虚的密支那。

  当时占领密支那的日军部队不到一万人,而蜂拥而至的中国远征军有六万人。这时,杜聿明已经成为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如果此时杜将军能够率领六万大军与密支那的一万日军拼死作战,或许可能突出重围,把部队带回国内。但是接二连三的失败,使杜聿明下不了这个决心。后来,他们选择了一条从密支那以北的野人山回国的道路。

  野人山并不只是一座山,而是指密支那以北,方圆几百公里的崇山峻岭。杜聿明率领的几万大军进入野人山后,很快就因为找不到向导,在茫茫的大森林中迷失了方向。不久以后,部队陷入了饥饿之中。此外,热带丛林里意想不到的、可怕的事情也接踵而至,行军路上沿途都是白骨!迷路的远征军在森林里转来转去,很多人因为饥饿、疾病死去了,还有一些人因为忍受不了这没完没了的折磨,在绝望中自杀了。进入野人山的部队只有少数历尽艰辛回到国内。

  后来,一架美国飞机在野人山上空发现了这支绝望的军队,他们马上空投了大量的粮食、药品,还空投下来几位勇敢的联络军官。在美军联络官的带领下,这支军队终于走出了野人山。这时,原来的六万大军只剩下不到一万人了。后来,在蒋介石的命令下,这一万多人按照新38师曾经走过的路线进入了印度,他们与先前到达的新38师一起被整编为“中国驻印度远征军”,简称“驻印军”。

  根据战后盟军公布的档案资料,中国远征军入缅参战的总兵力有十万人,伤亡总数是六万一千多人,其中至少有五万人死在了野人山。

  大撤退中,实力得到保存的部队是孙立人将军的新38师。在大撤退中,按照蒋介石的要求和杜聿明的计划,孙立人率领的新38师也必须撤往野人山,但孙立人拒绝执行这个命令,他从一开始就发现执行回国的命令是条绝路,在征得史迪威的同意后,他率部队向印度撤退。

  中国军队为了保卫滇缅公路而入缅参战,没想到大败而还,反而让日军从中国的后门攻了进来。从此,滇缅公路完全被切断了。这条公路当初千辛万苦地修出来是为了运输战略物质,现在它断了,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正是因为滇缅公路断了,才有了后来美国大量地向中国空运战略物质的“驼峰航线”。正是因为“驼峰航线”代价过于高昂,美国后来才开始大规模地武装、训练中国军队,才有了后来的滇西和缅北的大反攻。正是有了大反攻的胜利,滇缅公路才重新开通,为即将到来的全面大反攻奠定了基础。因此,在1942年5月,滇缅公路作为一条国际公路,它确实失去了作用,但是作为一场大戏,它才刚刚把序幕拉开。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