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渊源

云南歌王唱响抗日歌

发布时间:2008-08-15 13:43:14
    威远街是昆明市内的一条老街,1915年,位于威远街70号的一个四合院里,一名男孩呱呱坠地,孩子响亮地哭声让亲人们格外惊喜,都称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歌唱家。这个孩子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云南“歌王”——李家鼎。李家鼎一生以“为革命教导唱歌,以歌咏推动革命”为己任,用自己的歌声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宣传革命思想,足迹遍及中国各地。1985年3月13日,李家鼎先生在北京因病逝世。

  中断学业回昆 只为抗日救亡

  1937年6月,还是中山大学生物系二年级的李家鼎,参加了中山大学学生抗日救亡协会,多次组织抗日青年演唱抗日救亡歌曲,受到了华南工委杨康华的重视,杨康华让李家鼎回昆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同年8月,李家鼎中断学业,背着行李回到昆明,满腔热血地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

  开业余文娱班 创民众歌咏队

  李家鼎一边在昆明求实中学任生物教员,一边想尽各种方法教抗日青年唱救亡歌曲。他先是悄悄的在昆明基督教青年会开办了业余文娱班,教唱抗日救亡歌曲,由于参加人数众多,文娱班后被转移到文庙省民众教育馆内。当时很多人听说李家鼎在民众教育馆教唱抗日救亡歌曲,纷纷赶来参加,人数最多时达500余人。

  李家鼎决定创立歌咏队。随后,李家鼎和中共党内音乐人士组织成立了民众歌咏队,由他亲任教员和指挥,组织民众系统地学习抗日救亡歌曲,并四处表演和传唱。

  利用电台教歌 数千人被吸引

  虽然成立了歌咏队,但李家鼎并不满足取得的成绩,他一直寻思如何更大范围地教唱抗日救亡歌曲,宣传抗日思想。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家鼎结识了昆明无线电局总工程师兼昆明广播电台台长赵述完。赵述完得知李家鼎一直为无法更大范围地教唱抗日救亡歌曲而苦恼,便开玩笑地说“要不,你来用我们的电台试试!”李家鼎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了电台,利用电台开办了抗日救亡歌曲的教唱节目。本来不抱大多希望,哪想这招效果奇好,短短几天,就有数千人知道了这个节目,大家争先恐后地跟着李家鼎学唱抗日救亡歌曲。

  搞培训编歌剧 他被称为“歌王”

  中共党组织看到情况后很高兴,先后成立了妇女歌咏团、儿童歌咏团,还有许多工厂、学校成立了歌咏队,演唱抗日歌曲,推动抗日救亡运动。而李家鼎也一鼓作气举办了好几期歌咏干部培训班,出版救亡歌曲专刊,编演歌剧。他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革命思想。他坚持“以歌施教,寓教于歌”的方法,利用讲解歌词的方式,向听众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传播聂耳、洗星海等的革命音乐。由于他歌声宏亮,精力旺盛,随时出现在歌咏一线上,后被大家赠予“歌王”称号。

  纪念九·一八 指挥万人歌唱

  1939年9月,李家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九·一八”纪念日,党决定举行大型的纪念活动,李家鼎自告奋勇,申请组织一场大型的歌咏会。获得批准后,李家鼎开始忙碌起来,选择活动场地,组织各歌咏队参加,后来选中了光华体育场。“九·一八”这天,昆明光华体育场人头攒动,上万名群众来到了会场,在李家鼎的指挥下,所有人高声歌唱抗日救亡歌曲,歌咏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会后,各中小学、工厂纷纷建立歌咏队,演唱抗日歌曲,从此,整个昆明响遍了抗日歌声,掀起了救亡高潮,而李家鼎也因此成为云南革命歌咏运动的主要开拓者和播种人,歌咏运动在云南如火如荼开展起来。

  同时,李家鼎通过歌咏活动,发展了不少“抗先”队员,还在青年中秘密组织了读书会,培养“抗先”、“民先”成员。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大批中共党员,这些党员后来大多成了党的骨干。

  家成为联络点 掩护地下党人

  李家鼎当时住在威远街70号,在他的的带动启发下,李家全家老小都成了革命积极分子,而威远街70号也就成了中共地下组织的秘密活动地点。1940年,中共云南省工委书记马子卿由于居住地暴露,为安全起见,马决定另觅住处。正在马四处寻找藏身之地时,李家鼎找到他,邀请他搬到家里住。随后,马子卿搬进了威远街70号。此后,来这里的地下党员就更多了,威远街70号也就慢慢成了中共的秘密活动站。马子卿在威远街70号期间,通过地下党人的安排,将李家鼎安排进某军官学校昆明第五分校任音乐教官。李家鼎借此机会,向千余名学员教唱了抗日救亡歌曲,时间长达两年。同时,李家鼎还到空军军官学校教唱苏联歌曲《飞行员之歌》,鼓舞学员士气。他还在第五分校校内开办过歌唱班,作为中共外围组织,在学员中影响很大,但也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后来组织上不得不让他撤出军校。

  和战友共建立 “一二·一”合唱团

  李家鼎撤出军校后,被组织上安排离昆,先后在重庆、北京等地工作,主要是负责声乐训练,并参加歌唱和歌剧演出。直到1982年,李家鼎先生才拖着患病之躯回到昆明,参加第一届纪念聂耳音乐周。在昆期间,李家鼎积极号召并帮助老战友们建立了“一二·一”合唱团,使云南革命歌咏运动的光荣传统继续得到发扬光大,直到今天,“一二·一”合唱团仍然活跃在云南的歌咏舞台上。

     资料链接

  李家鼎(1915.10.24—1985.3.13),又名桐荪、同生,昆明人。

  1922至1927年,李家鼎入读云南省立师范附属小学,受到革命思想的启蒙。1928年至1931年入读昆明成德中学,与聂耳等一些进步青年交往甚密。1935年考入中山大学生物系,1937至1940年在昆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先后任昆明求实中学生物教员,云南省歌咏协会主席,云南青年抗日先锋队队长等职。1941年,任重庆《新华日报》社编辑,1943年加入新四军,先后任连指导员,师文工团副团长等职。解放后,历任西南军区文化部副科长、重庆市音协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副主任。生前撰写有关声乐理论和演唱评议的10余篇文章。(孟继良)

生活新报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