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粑粑、喜洲粑粑等特色食品的制作及其特点。
云南稻作民族有长时间种植水稻的经验,并且,还创制出了许多别具风味的稻作食品。
哈尼族在过六月年时要做“麻粹”,即以糯米为主料,用甘蔗、红芋、地瓜、红糖和山豆根为辅料制成,按人们各自的偏爱做成小狗、小猪、金鱼等形状,食用时投入锅中炸酥,吃起来酥脆香甜。
傣族人以稻米为主食,用稻米制作出了多种食品:香竹饭、黄米饭、“毫诺索”、“毫吉”、“毫松板”等,样样色香俱全,令人受不释口。竹筒饭是傣族入山劳作时常带的午餐。将薄竹砍下一节,放入米,用芭蕉叶塞住筒口,放入火灰中烘烤二十分钟左右。取出用石块捶打表皮,撕开竹筒后,米饭中自有一股竹之清香。较为讲究的是香竹筒饭,食之香味更浓。
“毫诺索”又称“泼水粑粑”,一般在傣历新年制作。“诺索”是用石梓花、糯米面、红糖、芝麻、花生面和水调成稠浆状,用野芭蕉叶包成扁平条蒸熟即食。麻脆粑粑,用麻脆药(一种草本植物)做成。七、八月间采其地下茎,放入潮湿处用沙土覆盖保鲜,春节前取出舂细泡在水里,再将粑粑、红糖沫和麻脆药混合舂细,将粑粑擀成条块状,可用油煎烧烤。是玉溪一带傣族走访亲友的必备礼物。
丽江粑粑和喜洲粑粑都用面粉做成,知名度甚高。丽江粑粑有甜有咸,有的加入油渣或火腿,一口咬下去,又脆又香,油直往嘴两边溢。当地人非常喜欢油腻的粑粑,把它视为正宗的“丽江粑粑”。喜洲粑粑用生面做成,烤制方式很独特:下面是炭火,上下两面同时烤。刚出炉的粑粑外皮香脆,内里松柔,可口自不用说。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