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民族文化

漾濞县历史

发布时间:2009-03-02 08:32:23

唐初,彝族先民乌蛮在洱海周围有六个大的部落,史称“乌蛮六诏”,其中“蒙巂诏”(又名“漾备”诏)最大,漾濞为其地。

景龙元年(707),御史唐九征率兵讨姚州蛮及土蕃。“遵洱河尾而西,见吐蕃筑城,以链絙梁渡样备越点苍”,唐九征“夷城毁絙铜柱以记功”。此即后世史家所称“唐标铁柱”之事。立铁柱地有人考证在县城之东竹林寺。

兴元元年(784),南诏国王异牟寻封表境内山川,封点苍山为“五岳”中中岳,封黑潓江(即漾濞江)为“四渎”之一。

咸通十一年(870)前后,定边军节度使窦滂撰《云南别录》,内载:“六诏:曰蒙舍,曰蒙越,曰蒙析,曰浪穹,曰样备,曰越澹。”此为作为行政区划名称的“样备”一名迄今能见的最早文字记载。明清后,“样备”逐渐演变为“漾濞”。

天复二年(902),南诏清平官郑买嗣篡权,“杀蒙氏家族八百人于五华楼下”。为避祸,不少彝族先民改换姓名,迁居山区。口碑相传县内彝族中蒙、马等姓即为其后裔。

宋大理时,漾濞为永蒙属地,分属胜乡郡和蒙舍镇。

至元二十一年(1284),朝庭实行“从军在屯二十年者编入户里”的政策,驻防漾地的忽必烈元军穆斯林(时称“回纥”、“回回”)军士因此成为首批落籍漾地的回族先民。

洪武十五年(1382),汉族大规模进入漾濞。前期进入者以军士为主,后有工匠、商贾移民,民间广泛流传的“祖先来自南京应天府”之说,其源于此。县内如淮安王姓等汉族,便是这一时期迁入。

洪武十七年(1384),设“样备巡检司”和“打牛坪巡检司”。前者一直设到清末,后者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裁撤。

明成化年间(1465~1487),“改土归流”,漾濞巡检职务由流官王志寿接任,世袭马氏土官于是落籍漾濞,定居凤翔村双凤桥头(今下街竹林寺坡脚)。

正德年间(1506~1520),白族先民开始进入漾地。据墓志记载,平坡、石坪一带苏姓祖先自下关太和迁入定居。

嘉靖元年(1522)前后,双涧彝族何姓(今何家村)由洱源下江嘴一带迁入落籍。

嘉靖十五年(1536),设境内第一所社学于打牛坪。

祟祯十二年(1639)春,徐霞客游历漾濞石门关,得到药师寺僧人性严的热情接待。

嘉靖三十二年(1554)春,李元阳偕友人同游石门关作《石门山记》并诗。这是迄今见到的关于漾濞石门的最早文字记载。

崇祯十二年(1639)春,徐霞客游历漾濞。他于三月二十一日入漾,二十四日离漾,其中游历石门关时,得到药师寺僧人性严的热情接待。《徐霞客游记》记载此4天游踪甚详。

康熙年间(约1685年前后),密古村苏姓白族先祖和平坡张姓白族先祖自太和迁入定居。

嘉庆二十年(1815),双涧施清墓志载:该姓彝族于万历(1573)从箭里柏邑场,迁到双涧上村定居。

咸丰六年(1856)“冬十月,大理回众推杜文秀为‘总统兵马大元帅’,铸印设官,蓄发变服,遣兵分略各地,漾濞回众受其联络,佯与汉民举办团练,禀请地方官亲临督办。”漾邑成为杜文秀政权的战略重镇。

同治十一年(1872)四月十五日,清军击溃杜文秀驻军,攻占漾濞。上街清真寺、下街古清真寺遭破坏,被官府列为“叛产”变为官产。上街清真寺改为关庙;下街古清真寺改为文庙。

同治末年(1874),天主教传入漾濞,至光绪六年(1880),法国天主教传教土徐司庆在漾濞上街建教堂。

光绪二十九年(1903),漾濞江水暴涨,坐落于下街江畔的漾濞行台被毁。

康熙三十七年(1698)九月,蒙化府同知蒋旭纂修《蒙化府志》,内载样备巡检司、驿、堡及云龙桥、石门关等有关情况较详。

康熙四十四年(1705),云南总督贝和诺提在西里开设朱砂厂。

雍正二年(1724),永平县令魏宾国捐资在漾濞设第一所义学。

道光十二年(1832),永平县令曹擢新将座落于飞凤山麓,始建于乾隆十三年(1974)的武侯祠改设为化平书院。

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腾榆兵争”,省军督府派李根源赴滇西调停,驻师大理,其间,始议设立漾濞县。(云南旅游信息港)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