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起居篇

发布时间:2010-05-24 13:36:02

  作者:毕新丁
  本篇包括了婺源人的衣着、饰品、食物、种养、居所、家具、工具等日常生活中的细微末节。

  徽州管辖时的婺源处于大山阻隔、与外界联系不多的环境之中,服饰有“衣冠至百年不变”之说。此地山、水、田地分布合理,比例恰当,种养品种丰富,且极少污染。居所与家具在实用、大方中透出豪华气派。

  一、衣 饰

  【衣裤】清末民初,男女衣服均为右开襟,裤为高腰折迭,大裤脚。无论衣裤都有单、夹、棉三种,衣服全是布扣。

  男子上装主要是长褂、马敦(马夹)、对襟短褂、掖腰宽筒裤。
  未出嫁的姑娘内衣均为青蓝素色衣,出嫁时,要穿一套“离娘衣”(红色,俗称“一身纸”)。
  女人一般均为齐膝长褂、襦裙、便裤,中老年妇女还系拦腰八幅褶式长裙。
  女人春、夏、秋装上衣镶以花边装饰,并在襦裙上配以银质襦裙链。襦裙上至前胸,下及膝,有前无后,因妇女终日围着锅台转,所以又称“围锅裙”。
  婴儿多穿一种长领、捆带的上衣,下穿开裆裤(俗称“菩益裤”),全身衣服没有扣子。

  【帽子】男帽主要有庆帽(西瓜皮帽)、毡帽(火松钵帽)、礼帽(铜盆帽)、风帽(多为老年人戴),以及农人劳动时戴的草帽、箬笠等。

  童帽花样颇多,主要有:出生后六天戴的“六裥帽”(无顶,每裥均饰一小块红布),六天后戴罗汉圈,又称和尚帽(束裥为顶),帽前沿订有玛瑙雕罗汉、菩萨,并饰以“长命富贵”字样(玛瑙或银片雕刻),或戴一种独角帽,俗称“菩勾帽”。冬天戴狗头帽或风帽,七、八岁时开始戴西瓜皮帽(饰以红顶)。

  西南乡村妇多以黑绉纱、蓝底白花布或毛巾包头。女帽主要是蚌壳式的两片帽(无顶,帽片上钉以珠饰),老年妇女常戴平顶绒帽。

  【鞋、袜】清末民初,女人以不会做鞋为耻。男女老少都穿家庭手工制做的圆口纳底布鞋(千层底)与布袜,民国后始见纱袜。

  冬季,人们都穿“一根梁”絮鞋。
  雨天穿浸过桐油的布底钉靴、木底靴或牛皮钉靴三种。
  农人劳动时穿葛筋、棕毛、苎麻打的草鞋。有明•方舟诗“布袜芒鞋春夏秋,一泓流水空花落”为证。清•婺人王廷桂亦有诗曰:“五岭嵯峨齐太素,布袜芒鞋趁蹇步”。

  幼儿周岁,穿红缎绣花虎头鞋。

  【发型】清代,男子蓄发用丝制黑色反绳扎紧的长辫,或发长至颈、后梳,不扎辫,似今女人齐耳短发的发式。

  辛亥革命时开始剪发,改为和尚头、汤瓶盖、平顶头,城镇青年剃西装头。男孩养顶心发或头后留一撮发,俗称狗尾巴。

  女孩童年梳羊角辫,稍大梳一根长辫,出嫁时亦为辫子。

  婚后则改为梳头髻,主要有扁果髻、螺丝髻、高髻(近头顶心,以新娘子为多)。髻心用一根金、银、玉制的“金扁担”闩住。髻发一般要扎12~24圈红头绳。发髻外都戴发网,然后插花,髻心和左右多插绿蝶珠花和蝙蝠型珠花。

  女人逢年过节和拜菩萨时,在髻下还要插珍珠拖挂(俗称“五件花”)。可据个人所好,不一而足。
  【妆饰】孩子戴银手镯,戴银脚箍,颈上还戴狗头箍,箍上一般有银铃。

  胸前挂刻有“长命富贵”字样的天宫锁,被算命先生认为“八字硬”的孩子,要戴到结婚时才卸去。
  女孩到五、六岁时,大人于春社日为其穿耳朵眼,戴耳饰。

  到结婚时,戴长穗耳坠。寡妇只能戴短穗耳坠。结婚时,除佩带一般的珠宝首饰、手镯、戒指、耳环(耳坠)、项链外,并在发髻上插一对绢制或绒制红花。

  【绕脚】民国以前,有民谚云:“三岁学梳头,四岁学绕脚”,女孩到四五岁时,无论贫富,必须为其绕脚,野蛮地把前趾平摆的趾骨绕捆,绑成尖型,还美其名曰:“三寸金莲”。

  “五•四”运动中,提倡放足,剪(男子)辫,至抗日战争时期,此陋习才基本根绝。而被认为是“小姓”(如佃户、轿夫)人家女孩从来不绕脚,其大脚板被人蔑称为“屎缸板”。

主办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