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启奎
历史:历代帝王11次敕封
历史上有很多沐浴皇恩的皇家禅林,如唐朝长安慈恩寺、洛阳白马寺、北宋天宁寺、南宋灵隐寺、明朝报恩寺等,但大都随着朝代更替而兴衰浮沉,广德寺却历唐、宋、明三朝800多年,受历代帝王11次敕封,这无与伦比的三朝荣宠让人颇费思量。
据传,广德寺的开山祖师克幽禅师乃是唐朝李氏宗室,加之佛法高深,保唐有功,肃宗、代宗、德宗均尊为国师。广德寺首沐皇恩或许与此有关。克幽禅师以降,广德寺高僧辈出,历代皆为十方丛林,备受尊崇。在明朝极盛时期,有寺僧千余,主领川、滇、黔三百余山,号为“西来第一禅林”。
据《广德寺志》载,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东川节度使杜济礼请克幽禅师来遂住持,开山阐教。自唐以来,其寺名均由皇家钦赐。历史上,共受历代帝王十一次敕封:
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六月,敕令大规模修建庙宇,赐名“禅林寺”,赐开山祖师无住紫衣,号“克幽禅师”,令颜真卿书寺匾额;
唐德宗建中初,赐名“善济院”;
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四月,赐名“再兴禅林寺”;
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十月,太宗皇帝御书《圣文神笔颂》;
宋真宗大祥符四年(1011)正月,敕赐寺名为“广利禅寺”,又赐“敕赐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一颗;
宋仁宗皇佑三年(1051)六月,御书明堂之门二轴;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赐克幽(无住)禅师谥号“慈应大师”,塔名“善济”;
北宋政和年间,徽宗皇帝赐寺僧惟清和尚为“佛通大师”;
南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十月,敕赐克幽禅师为“圆觉慧应慈感大师”。
明朝正统年间,英宗皇帝赐寺僧无际为“宗师”;
明正德八年,武宗皇帝敕赐寺名为“广德”,赐“四国文玉印”。
文物:镇寺五宝熠熠生辉
广德寺现有的五件镇寺之宝,见证了千年的辉煌历史,它们是:缅甸玉佛、明代圣旨坊、济善塔、九龙碑以及两颗皇帝御赐玉印。
进入广德寺山门,广德寺第一宝——明代圣旨坊映入眼帘,这是历代僧侣在寺内11次拜迎皇帝圣旨的地方。圣旨坊初建于宋朝,现存的建筑为明代成化年间改建的,横匾有颜真卿亲书的“敕赐禅林”四个金字,坊栏上面书写“圣旨”二字。坊形如翼,高18米,长12米,宽2.5米,木质结构,重檐歇山式顶,正脊白灰与琉璃花饰,覆盖琉璃瓦,檐下斗拱疏朗,制作规整严谨,加之深远的出檐及飞翘的藻角,浑厚古朴,是全国唯一的“圣旨牌坊”。由于克幽禅师是皇室嫡亲,历朝历代的钦差到该寺宣读圣旨时,都亲自进入寺庙内。而其他寺院如峨眉山等奉迎圣旨时,都要出庙门十里。广德寺接旨却在庙中,可见位尊之极。从圣旨坊上行至大雄宝殿往西拐,一座彩色七级浮屠进入视线,这就是广德寺第二宝——开山祖师克幽的肉身塔“善济塔”,这是一座方形塔,塔高22米,石结构,初建于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系唐代高僧“克幽禅师”的灵塔,虽经千年尘风俗雨而岿然无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宋塔。
往西行数步,进入观音殿,在观音三姐妹佛像后面,有一块保存非常完好的宋碑,又名九龙碑,双龙戏珠下面是唐、宋9个皇帝敕封广德寺的记载。这是第三宝,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块九龙碑。
再往上走,进入玉佛殿后,就能看到该寺第四宝——镇山之宝“缅甸玉佛”了。它是该寺一代高僧清福大和尚于清代光绪三十二年,独步万里,西去缅甸、印度诸国取经求法时请回来的。
玉佛殿后的藏经阁内,不仅藏有万卷佛门经书,同时还藏有两颗价值连城的皇帝御赐玉印。皇帝御赐镇山法印在全国屈指可数,广德寺却独得两枚玉印,为稀世珍宝,足见地位之尊。一颗是宋真宗钦敕广德寺的观音珠宝印,上有“御敕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字样。据说,当年遂宁地区干旱严重,很多人因为缺水失去了生命,克幽禅师用慧眼在现今圣水井的位置发现了水源,解救了无数生灵,加之禅师还有很多救苦救难的故事以及他自身皇家血统身份,宋真宗特赐“敕赐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另一颗则是明武宗敕赐的“四国文玉印”。明正德八年,广德寺处于鼎盛时期,不仅属于西南最大的寺院,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明武宗为了便于管理西南地区的寺院,特向广德寺敕赐“四国文玉印”,上刻有汉字、缅甸文、僧伽罗文和巴利文之拉丁字母四种文字,统领川、滇、黔大小寺院,盖过此印的通牒出国也可以毫无阻拦。这两颗玉印就是该寺第五宝。
规划:城市中的云水禅心
近年来,借助传戒法会、观音灯会、玉印迎奉仪式等旅游营销手段,广德寺声名鹊起。如何利用这块“金字招牌”,弘扬观音民俗文化,把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优势?开发区通过探索,一个构想诞生——以广德寺为核心,把包括卧龙山公园在内的方圆3.5平方公里的地域打造为集朝圣、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广德风景区”,使广德风景区成为“城市中的云水禅心”。
开发区规划建设局长敬中华介绍,到目前,广德路已完成3万立方米的土石方开挖,民俗一条街已完成3万立方米的场地平整,预计在12月中旬完成场地平整工程,安置房二期工程正在建设,西宁片区1号路段破土动工。广德寺环境整治工作已完成寺庙整治规划及初步设计,并已通过市规委会及省文物主管部门的评审。按照规划,除广德寺、卧龙山公园外,广德风景区将新建前门形象区、生态绿化区、休闲娱乐区、活动广场和旅游文化区5个功能区。
形象区由公园大桥至南垭寺垭口段,将用景观建筑和植物造景表明明确的风景区主题。该区包括景观墙和主大门两个部分:景墙营造成自然山水形式,给游人强烈的自然亲近感;大门以自然景石和花木来表现,与整个山体自然结合,给游人形成生态景观效果,给游人最大的视觉冲击力。
生态绿化区内,将尽量减少建筑物,形成树高林密,幽静自然的环境。休闲娱乐区主要为娱乐活动场所,设为全步行街区。地面铺设古朴的自然石材,护坡绿化结合“西来第一禅林”的植物造景,体现广德风景区的文化主题。卧龙山公园门口广场设为活动广场,与景观绿廊和交通地面以及湖水融为一体。在广场上和湖中央设艺术喷泉水景,营造“云水禅心”的主题氛围,以雕塑、地面雕刻、解说碑、树池景观小品表现当地文化艺术,使整个艺术走廊成为可观、可游、可憩的休闲、游乐场所。
旅游文化区位于广德寺大门前,是展现地方民俗文化的重点,也是游客游乐、活动的主要区域。按照规划,该区域分为佛文化广场、餐饮文化区、民俗文化街三个部分:佛文化广场与千年古寺融为一体,营造佛文化氛围,整个广场由三条轴线通向中央的莲花广场;民俗文化街设在活动广场,靠广积堰的一侧,地方特产、生活用品、剪纸艺术、宋瓷古玩等旅游文化产品可在此出售,香会节、川中皮影、地方戏曲、歌谣说书等民俗活动可在此向世人展示;餐饮文化区设美食广场和餐饮文化大街,主要经营地方特色食品、小吃和特色餐饮,为游客提供就餐选择,也是香会节集体斋饭的地方。
联系电话:0825-2299792 门票价格:40元
链接:
千年观音道场新装闪亮登场
进入“中国观音文化之乡”遂宁的观音故里主景区,眼前庄严而气势磅礴的文化广场便透出一阵无形的感召力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和思维,让人不得不去探索这个千年观音道场的奥秘、包容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启人真谛的佛学精髓。
莲花广场分布在广德寺的中轴线上,左右对称,级级高升,由外向内依次有入口牌坊、八宝祈福、化莲池和天下第一玉印等标志性建筑物。
景点一 入口牌坊
站在入口牌坊前,上望“观音道场”4个禅味十足的金字,正是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亲笔为观音道场所写的题赠,这足以证明遂宁广德观音道场在中国佛教界无上权威的地位。牌坊下方分列威武的雄狮和大白象,象征着佛门净地的神圣和吉祥。牌坊正前方,设有观音道场简介,让游客几眼便可细细领略广德寺深厚而灿烂的观音文化渊源。
景点二 八宝祈福
穿越牌坊,走过上三级下三级台阶就来到八宝祈福。这上三级下三级在佛教中大有讲究,其后的每一级台阶都节节升高,寓意着我们的幸福生活越来越美好,福缘级级高升。寺庙平时的重大庆典都在此举行。广场左右为佛教八宝图,象征着圣洁、权力和威严,千百年来,分列两旁,恭候着“佛圣”的到来,这就是八宝祈福名字的由来。
景点三 化莲池
穿过八宝祈福,上六级台阶,便为整个广场最为核心的“化莲池”:心如莲子身似花,泥水尘欲休染他。大慈大悲无上道,普度众生乐天涯。莲花以其出淤泥而不染的“性格”,被视为圣洁及清净的代表。我们所看到的莲花不光因为它是吉祥八宝之一,更重要的是它对于广德寺来说有着渊源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佛学意义。化莲池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下陷成池、莲花涌动”的传说故事。她坐落于广场正中心,四周栏杆上雕有9种神态各异的莲花图案,与正中央的莲花池形成一体,别具风格。地面的619朵小莲花也与整个广场景观交相辉映,让人置身于莲丛,尽享这片净土的清新与圣洁。
化莲池的两侧矗立着4根佛柱,彰显着皇家禅林的气派与庄严,她们是观音三姊妹与妙庄王的化身,佛柱上金龙缠绕,那是千百年来皇家对观音赐予的无与伦比的敬重和渲染,由此可见广德观音道场在佛教界十方尊崇的地位。再看两侧各精心雕刻的两块巨石石景,向游人讲述着广德寺四大高僧传经布道的游历场景。
景点四 玉印广场
从化莲池下六级台阶就是观音道场的另一重要佛事场所——朝闻道和玉印广场。佛家每日有早课,暮鼓晨钟,座下弟子皆虔诚顶礼,自修其身,这里就是佛门重要的佛事活动场所。道场正中屹立着北宋真宗皇帝敕赐的“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其高3.9米的块头,“天下第一印”的美誉是当之无愧。玉印的原品是广德寺的镇寺之宝,传有千年,她是古代朝廷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用极品和田玉为寺庙赐敕确认观音道场的玉印(其他寺庙受赐的印多为金属、木头或常用刻印材料)。这件观音珠宝印仿真品,采用了高仿真材料,严格按照观音珠宝印原品比例建造,是中国观音故里的标志建筑。道场四周还建有4尊大铜鼎,名为“福、禄、寿、喜”,相传自广德寺建寺以来即有此鼎,传为镇寺之物。相传,随手一摸便可“消灾避难”得来幸福!
景点五 南山门
穿过道场便到广德寺南山门。山门又名三门,实际上就是指禅院大门。禅院开有三道门,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从左至右为:无作、空、无相。三道门并排而立,象征修行人所必须跨越过的修正方法,三门为佛、法、僧三宝融为一体的表法形式。山门两侧各有一块鳌碑,上面明确记载了广德寺寺名的历史演变。
漫步于广场其间,大气、厚重、生态的气息弥漫广场,11块文化青石贯穿于整个广场,讲述了广德寺恩受三朝九帝的11次敕封。整个广场以莲花遍布于整个观音道场:入口牌坊的219朵莲花、化莲池的619朵莲花及朝闻道的919朵莲花。分别代表着观音生日、观音得道日和观音出家日。
在朝闻道的两侧,拔地而立的是24棵名贵的香樟树以及数棵菩提树。来此调研的市人大代表团对此称赞道,这样的大树为广场平添了一股气势和森严。更让人赞不绝口的还有广场的雾效,每当喷雾弥漫的时候,整个广场宛如仙境,一派神灵圣地。据检测,具有保健、吸尘、降温等功效,使广场的生态效果发挥到极致!
主办单位:遂宁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