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抗战历史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我东北三省。1937年,又制造“卢沟桥事变”,大规模侵略中国。我国同胞毅然奋起抗战。日军侵占我国大部领土及东南亚各国后,断我海陆交通,阻我战略物资运输。为开通陆上国际通道,我国发动滇西百万民工,修筑滇缅公路,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2年春,日军进犯缅甸。中国政府为保滇缅公路的畅通,应英国政府之请,派遣十万远征军,急驰援缅,重创日军。4月,战局逆转,中国远征军一部西撤印度,一部辗转回国。日军以第五十六师团六个联队及第二师团、第十八师团各一部,进犯我西南国门。5月3日犯畹町,4日占芒市,陷龙陵,狂炸保山,5日进犯怒江,妄图占保山,侵昆明,觊觎重庆。在此危急之际,我惠通桥守军,毁桥阻敌。第三十六师一零二八团急驰保山,予敌以迎头痛击。10日,日军占据腾冲。我怒江以西国土,相继沦陷。邑人云贵监察使李根源,为民请命,急赴保山,鼓动军民,坚守怒江,遂成敌我隔江对峙之势。日军在沦陷区内,烧杀淫掠,平民惨死九万余人,房屋被毁28000多间,损失财产合关金币7394亿多元,损失粮食3200余万公斤。保山地处抗日前沿,先后遭日机520架次狂轰滥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十分巨大。仅5月4日,即被炸死居民及回国难侨一万多人,炸毁房屋3267间。炸后,引起霍乱、鼠疫流行,城乡居民死亡六万多人。我滇西各族同胞不甘沦亡,毅然奋起,展开游击,配合军队,内惩汉奸,外御强敌。
我远征军重振旗鼓,新任司令长官卫立煌,率十六万英勇将士,驰赴保山,在盟国顾问团和陈纳德飞虎队空军支援下,于1944年5月,策应我驻印军缅北作战,兵分两翼,大举反攻。右翼二十集团军,以霍揆彰为总司令,率第五十三军、第五十四军及预备二师等部,于5月11日强渡怒江,仰攻高黎贡山。血战九日,克烫习山、大塘子、马面关、南北斋公房,越高黎贡山,向侵华日军发起攻击。次攻克飞凤山、宝峰山、来凤山后,合围腾冲城。日军盘踞该城,密秘守备,沟壕纵横,堡垒棋布,凭坚死守,我军不顾牺牲,前仆后继,猛烈攻城,经四十余日激战,于9月14日,全歼顽敌,收复腾冲。左翼十一集团军,以宋希濂为总司令,率第二军、第七十一军及第六军新编三十九师等部,于5月29日强渡怒江。第七十一军攻击腊勐、松山,扫荡大石头、蕨厂及大水河之敌,向龙陵推进;第二军攻击平戛,挺进象达。松山之敌,据险筑垒,居高临下,坑道纵横,电网交织,异常坚固。我炮兵,空军轮番轰击,未能全催。新编二十八师拼死赴难,激烈鏖战,攻克腊勐、竹子坡、阴登山敌阵,伤亡惨重。继调第八军接攻松山,次第攻下滚龙坡和大垭口后,暗掘坑道数百米直达敌堡之下,以三吨TNT炸药将山巅敌堡炸毁,顽敌灰飞烟灭。此役历时九十余天,余9月7日,收复松山。与此同时,敌我激烈争夺龙陵,两进两出。继调第二百师、三十六师驰援,经激烈攻战,荡平龙陵外围诸据点,三面合围龙陵。11月3日残敌向芒市狼狈逃窜,龙陵光复。腾龙既复,两翼并肩西进,相继克复芒市、遮放。1945年1月20日,收复畹町。至此,滇西失土全部光复。
滇西战役,历时八个月零十六天,共歼日军二万二千六百多人,我军伤亡六万四千八百六十余人。1943年3月,中国驻印军六万将士,一面筑路,一面进攻缅北之敌,亦大获全胜。1945年1月27日,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盟军胜利会师于缅境芒友。滇缅、中印公路胜利打通。
滇西抗战,创全歼日军之范例,开收复国土之先声,国人深受鼓舞,盟国为之振奋。滇西人民功不可没。仅保山地区就出动支前民工二十多万人,修公路,建机场,筑工事,运军粮、送弹药、抬担架,牺牲民工二万四千六百多名。其中保山县就补充兵员二万多名,贡献民工一千五百四十二万多工日,死亡民工三千八百五十余人,出动骡马一百一十九万多工日,驮牛三十二万多工日。死亡牛马五千九百多头,供应军粮大米三千五百八十万公斤,马料四百四十五万公斤,猪牛肉二十三万二千多公斤,其它物资不计其数。
海外侨胞爱国爱乡,出钱出力,共赴国难。南洋侨领陈嘉庚,组织华侨机工三千多人回国运送抗日军需,一千多名机工为国捐躯。保山旅缅侨领梁金山,动员华侨,捐资修建惠通桥,捐献汽车八十辆,抢运抗战物资。中国军队和滇西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不畏强暴,不甘沦亡,为正义献身,为和平而战,其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伟大爱国精神,光照日月,永垂青史。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