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张仲景故里南阳--
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给力南阳中医药事业发展
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中医药发展有着深厚的基础。多年来,南阳市把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2000年以来,南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启动实施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十一五"期间又出台了《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意见》,中医药发展政策环境更加优越,南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步伐明显提速。
--创新中医药管理体制。为推进南阳中医药事业发展,南阳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南阳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具体承办中医药事业发展事宜。目前已把南阳市科技局中医药发展办公室和南阳市中医药局两个机构合并到"中医药事业办公室",现已开始办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建立中医药事业资金保障体系。有了好政策、好体制,还要有足够的发展资金。为了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经费来源,南阳市根据国家中医药局的有关规定,按照全市人均0.15元计算,每年市财政解决经费165万元。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提高。主要用于南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专科建设、科研、人才培养、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进行奖励。同时,南阳市还决定成立张仲景基金会,其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不久即可挂牌。
--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近年来,南阳市争取中央、省投资1.3亿元,对市张仲景国医院、 县级中医医院进行了改扩建,新增床位500余张,初步形成了以市张仲景国医院为龙头,县级中医院为骨干,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为依托,辐射城乡的中医医疗格局,整体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市拥有县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25家,床位2220张,人员3300人。1995年邓州市中医院被国家中医管理局命名为全国示范中医院,10家中医院被评为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全市有中医特色专科26个,南阳市张仲景国医院儿科、市张仲景医院中风科被评为省级重点专科,中医药专科制剂60个。全市215家乡镇卫生院中有中医人员942人,中医门诊数442个,年门诊量118万人次,病房床位1420张,年入院30946人次。村卫生室6455个,医务人员13000人,中医人数4983人。2005年南阳市被国家中医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试点市。2006年9月,南阳市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
--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纳入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了中医药方法和技术,积极应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唐河县、宛城区、镇平县被省中医管理局确定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试点单位。倡导树立"治未病"理念,各县市区中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养生、冬病夏治和中医药康复等服务;广泛宣传中医药预防保健科普知识,推广中医药预防保健适宜技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
--创新中医学教育和人才培育体系。目前,南阳市已拥有南阳理工国医国药学院、南阳医专、南阳中医药学校、河南中医学院韩国留学生培训班等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本科、大专、中专三个层次的办学条件,设置了中医医疗、中医护理、中医骨伤、中药种植、针灸、推拿等相关专业,年招生5000人。中药标本馆展馆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拥有各类中药标本2630种,为了解中药特性提供了完备的实物场景。构筑了中医药继续教育平台,注重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和名老中医师承工作。共有5位老中医获全国名老中医称号,所带的11位继承人已有9位出师。2002年、2007年,两次命名了101位市级名老中医。有5名同志被授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占全省四分之一。在2008年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授予的47位"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中,我市有4位名老中医获得殊荣。近年来,共选派了390余名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参加了省中医管理局组织的培训,有近千名基层无学历人员参加了中专学历教育。
--提升中医药学理论研究水平。该市成立了张仲景研究会、南阳中医药学会,有《国医论坛》、《张仲景研究》杂志。据不完全统计,中医系统共发表学术论文3100余篇。近年来,南阳市中医药研究所与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研究院合作,承担了《张仲景经典医学研究》、《张仲景药用本草研究》等科研项目,收集到1923年到2003年80年间国外有关张仲景研究文献3000多篇。先后有《伤寒论微机多功能检索系统》、"中风胶囊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毓麟珠加味治疗宫寒不孕症的临床研究"等360多个项目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出版发行了《张仲景全书》、《张仲景药用本草》等中医药著作近百部。研制出仲景骨刺外敷散等30个仲景方药制剂。组织人员对《坤元是宝》、《伤寒类证解惑》、《冯氏锦囊》、《急治汇编初集》等典籍进行了分析、注解、研究。在张仲景医学研究和中医药继承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拓展中医药产业发展空间。南阳市在中医药产业发展上,实施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致力于建设"医、保、教、研、产、文"六位一体创新体系,唱响"仲景品牌",中医药产业迅猛发展。利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建成了辛夷、山茱萸、裕丹参、杜仲等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20万亩,西峡、南召、方城、内乡等县都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中药材销售市场,南阳成为远近闻名的中药材集散地,全市中药材种植年产值超过15亿元。全市中医药加工企业已有11家,年产值近20亿元,其中有"准"字号批文的企业4家。保健品生产企业19家,产品50多种,产值15亿元。宛西制药从80年代资产仅60万元的县办小药厂已跃入全国医药企业50强。其仲景牌六味地黄丸、逍遥丸,月月舒冲剂等都成为全国畅销并出口海外的中医药知名品牌。2009年,河南省政府授予南阳"河南省经方中药研发与生产基地"牌,为南阳中医药产业的壮大和发展奠基了坚实的基础,将进一步提升南阳中医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南阳市结合当地中医药发展实际、疾病种类的分布情况和群众传统习惯和医疗需求,筛选出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预防和治疗10种疾病的传统技术,组织编写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资料》,对全市200余名乡镇卫生院中医骨干和乡村医药人员分批分期进行了集中培训。该市还将常用中成药、中药饮片和农村中医适宜技术纳入新农合报销补偿范围和基本用药目录,规定在小额和大额治疗费用补助中,凡接受中医药诊疗的参合农民,其补助比例均提高5个百分点,从而发挥了中医的作用,使广大参合农民得到了实惠。
来源:南阳晚报
主办单位: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