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南阳山水景观

丹江:一衣带水三省情

发布时间:2013-06-05 09:18:27

  丹江,源于陕西秦岭兰关,奔腾240多公里进入淅川境内,出荆紫关镇120公里后汇入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直接水源。

  丹江的瑰丽,在于华夏文化的交集相融。沿着丹江,北上,是以古都洛阳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南下,是以雄奇三峡为代表的长江楚文化;西去,则是以古都西安为代表的秦地文化。

  滔滔丹江水像是一出戏的主题,这出戏的主角是中原人、楚人、秦人,大舞台则是“一脚踏三省、鸡鸣闻三边”的河南荆紫关镇、湖北白浪镇和陕西白浪镇。

  三省百姓聚水而居,因水结缘,亦因水起仇,恩恩怨怨皆是情,人与水的,人与人的……背后闪烁的,却是时代的光与影。

  丹江一路南下拐进荆紫关,江面突然开阔起来,东岸为荆紫关镇政府所在,过了江先闻河南、湖北两种口音,右拐至山下的白浪街上,方才听到秦腔。

  白浪河溪流潺潺,无声无息。这个丹江不起眼的支流,却成就了长不过半里、宽不过七步的白浪街。直奔三省亭而去,亭下圆心处一块三角石立着,三面分刻豫鄂陕。男左女右,来客嬉笑着踮脚而立,口中念出“一脚踏三省”。

  围着三省亭,南边是湖北人开的商店,北边西侧是陕西人住户,东侧是河南人建的“三省客栈”,白墙黑瓦,还有斑驳的马头墙。三省中,河南人最注重文化打造。“三省客栈”大门一边是河南书法家张海的题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荆紫关”,另一边是河南诗人王怀让的题诗:“三省四方客,十雨五风时。丹江携诗去,告与大海知。”

  当然,最早将白浪街写成“锦绣文章”的还是关中才子贾平凹。在散文《白浪街》中,他说,他们都是炎黄子孙,顽强地表现各自的特点。湖北人“待人和气,处事机灵”,河南人“以能干闻名,他们勤苦而不恋家”,陕西人“永远处于一种中不溜的地位”。

  一方水土养育三省人。同一条河里挑水、淘米、洗菜、洗衣服,他们俨然一家人。此次采访向导是荆紫关镇副镇长汪金强,祖籍湖北白浪,出生在外婆家荆紫关,求学成家立业均在淅川,亲戚中不乏陕西人。

  白浪街上,不论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大家都会去帮忙,酒席上不是河南赊店老酒,就是陕西西凤酒,或是湖北稻花香。任时光穿梭,把大家“绑在一起”的,是谁也割舍不掉的丹江。

  丹江,并非总是温情脉脉。

  作为汉水最大支流和山区河道,丹江傍山而流,左右辗转,沿岸有冲有淤,洪水危害较多,因此曾被人斥为“害河”。元好问曾在《观淅江涨》中叹道:“一旱千里赤,一雨垣屋败。淅故以江名,暴与众壑会。”

  丹江流入荆紫关一带,豫鄂省界以河道右岸(西岸)山脚划分,山上归湖北,山下平原归河南。在力求温饱的农耕时代,水利是农业命脉,撵水造田是养活一家老小的唯一选择。湖北白浪(当时的洋溪公社)为了将洪流推向左岸,自1956年冬到1976年20年间,依山筑起7条挑头坝,最长一条640米,强制河流改道,严重威胁着荆紫关9个村的安全,由此引发了两地不断的纷争,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纷争远去,改革东风劲吹,丹江两岸百姓目光紧追市场,土坷垃里刨金子的生活一点一点地被瓦解,“发家致富”成为生活主流。

  1985年冬,荆紫关镇原党委书记凌子和带领群众,架起了宽8.5米、长485米的大桥,横跨丹江,连通三省,结束了自古过江靠摆渡的历史。西接秦晋非古道、南通鄂蜀有坦途,丹江桥由此便有了“连心桥”之美称。

  在白浪街东北角,一座高高的塔式楼阁取名“三省友谊阁”。2002年起,荆紫关镇在此兴建面积约30亩的“三省友谊广场”,建筑风格集楚风汉韵、秦晋遗风于一体。如今,招商在即。

  进入2013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在望。三镇最为紧要的共识是:守得清流润京津。各方按照国家规划的丹江上游水质保持方案,团结一致,养护生态,保持水土,绿色发展,确保一江清水北上。“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已经成为三镇最新发展路径。

  源头誓言,有清水为证。(南阳日报)

主办单位: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