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陶瓷文化

郎窑 瓷花争艳

发布时间:2013-09-03 08:42:09

  郎窑出现于康熙晚期。它是江西巡抚郎廷极兼任景德镇陶务时制作的红釉陶瓷上冠以其名而得名。郎廷极视野开阔,激励御器厂员工吸取国内瓷窑之长,为我所用。他还有开放的眼光,引进洋人烧瓷技术,增添与丰富景德镇瓷器产品。为此,景德镇瓷苑出现了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景象。郎窑如同其别名“宝石红”一样华美而光彩夺目。

  郎窑红是一种如宝石一样,呈现鲜红釉色瓷器。红色釉往下流熔,致使制品口部呈淡红,下部近似于深红的紫色,这是一种静寂而浓重的色彩。它华美而庄重,又有静雅博人的含蓄美,是郎窑中深受人们喜爱的极品。

  郎窑红,又称牛血红。它的出现带动了红色釉的革新。釉里红、祭红、桃花红相继呈现,犹如瓷苑中群芳绽放、香艳异常。釉里红,同青花一样,始于元代,二者均为景德镇瓷器的双璧。但釉里红色彩一直不稳定。郎窑红一出现,釉里红就完全稳定下来,制作了许多优美的产品。桃花红,又称豇豆红。它是红色中出现如绿苔那样的窑变,有红有绿,宛如桃花桃叶,色泽艳美。多为大白尊、观音瓶、小合等小件制品,它是康熙时代瓷器中的珍品。

  郎窑中素有三彩是直接用黄、绿、紫等色装饰后,以低温烧成。而且还在坯胎上施以刻线花纹样,再施白釉烧后,再用黄、绿、紫三种颜色绘画,这就是素三彩或称三彩瓷器。史家称,这是一种始于康熙时代的技法。风格朴素,受人喜爱。

  釉里三彩与素三彩不同。它是青蓝、红色和黄色的三彩。制品多为笔筒,图案多山水画。远处的山绘蓝色,树叶、小舟也呈现蓝色,树干及树叶呈釉里红色;近处的山、岩石精心描绘以现出叠皱,黄绿釉色浓淡相宜。这些画近似意象派作品,充满闲雅的趣味。作为大的笔筒置于桌案,图案是很合适的,这是督陶官充分了解康熙的喜好,命艺人制作出来的。

  五彩是多色釉的陶瓷,其花卉人物,色彩斑斓,受人钟爱,上面绘制内容均为皇室指定,绘画中有不少具有雅趣的画面。从康熙时代开始,出现了把地涂成黄、黑、青色,把称作开光的各式窗框置于其中间,然后用五彩色料彩出花鸟、山水画的制品,或者使用同地面一样的色彩,为突出其颜色,而在开光上彩画,如黑地白梅、红梅图案等,都是充分发挥陶瓷彩画的制品。

  值得一提的是,郎廷极督陶时,御器厂出现珐琅彩。它是从十七世纪传来的铜胎七宝中得到启示,于康熙晚期移植到陶瓷上的。有一种康熙官窑“康熙御制”铭文的制品,用红和蓝色料绘制的五彩陶瓷,这类制品有碗、壶等。由于制作精美,用于宫内食器,颇受嫔妃喜爱。还有地色为黄,绘有五彩牡丹唐草纹制品,也有蓝、绿、紫的制品,纹样有荷花及在开光中配的各种花卉,均为皇妃欣赏的华美制品,但缺乏清雅格调。此外,这一时代还生产出许多透雕五彩香炉,工艺尤为人们赞美。

  郎窑是康熙晚期瓷器繁荣的重要标志。由于督陶官治瓷有方,能工巧匠云集,新釉色新品种层出不穷。郎窑是康熙鼎盛时代的巅峰之作,是景德镇瓷苑中的艺术花朵,绽放得格外鲜艳、夺目。

 共1页  1 

主办单位:景德镇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