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研究

黄山区三口汪氏宗祠修复记

发布时间:2020-04-21 14:15:15
  □ 程云芬

  一、黄山区三口镇白果村汪氏宗祠终于迎来修复良机

  坐落在黄山区三口镇白果树村的汪家宗祠,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它是光绪年间,汪姓阖族腊月祭祖之场所。有三进七开间祠堂,分前门厅,中享堂,后寝殿三个部分。整体祠堂建筑恢弘,气势宏大。祠堂建筑西侧边有文昌宫。据《太平志》记载,周恩来曾路过“汪氏宗祠”,在祠堂后进二楼住过一晚。

  从这个世纪初以来,汪氏宗祠一直为闲置无人看管状态,由于大门常年紧闭,空气不流通,加之屋面漏水严重,加速了腐朽。修缮前的汪氏宗祠,无论从外貌及至祠堂内部,呈现的是一幅颓败坍塌的状态,早已丧失了祠堂的基本面貌和功能。众人所见,无一不说:若能修复好该祠堂,实在是一个字“难”!一是技术,二是经费。

  2017年2月20日,黄山区发改委世行办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支持徽州文化保护特区古建筑修复专项资金,值此契机,黄山区三口汪氏宗祠被选入首个利用世行资金维修徽州古建筑项目,该项目维修施工由安徽省徽州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承担。

  二:坚持“文物修复最小干预和文物修复四原法则”

  这项工程从2017年2月20日开工,至2018年7月18号竣工。修复前,该祠堂有诸多不明历史信息无以解释。在这一年半的修缮过程中不断挖掘剖析,有了不少新的探索与发现。

  汪氏宗祠所在地势明显高于周边地块,整个祠堂地坪下并没有与其他徽州建筑一样排水系统。然而不论再大的雨水,都不会出现天井积雨水倒入祠堂内的情况。维修方徽州古建筑保护专家姚顺涞告诉大家:现场勘探发现前天井石地坪下有近一米的卵石和砂垫层,雨水沉积并渗透外部田园之中,因此大雨,该天井都不会溢水到室内阶上,完全保证了雨水排泄的通畅。原来历史上匠人是运用了独特的技艺手法,并采用了现代的“海绵城市”施工手法原理,这是该祠堂杜绝了内涝的重要举措。由此可见,徽州先人在建筑排泄系统的处理上,是非常有智慧的。施工方在此修整该天井,地坪,以及排水系统时依旧根据历史施工做法进行施工,保证了历史原工艺。

  施工中同时发现在祠堂的后天井并没有外来之水源,仅为雨水沉积。天上来水也意为纯洁之水,古人有借天水之寓意,增添族人福禄寿喜之意。该天井一年四季始终保持一个水位不涨不落,古匠人用三合土整体打好刻缝,这是历史上徽州建筑匠人工艺精湛的体现。

  汪家祠堂地面为三合土材质夯打工艺,在上个世纪祠堂用于做粮库,为防潮地面上面浇筑过一层厚厚的水泥,掩盖了祠堂原本地面面目。拂去一百多年的岁月尘埃,祠堂的享堂内正中央呈现出精美的地饰“百鸟朝凤”“麒麟送书”等形态各异的图案,其他地面也呈现较多花鸟和吉祥动物等地饰,精美异常。维修施工方本着文物修复的最小干预原则,首先进行局部小范围的修补维修施工,经过反复的实验与细致的施工技艺精心施工,将该祠的三合土地面以及地饰完整清晰地清洗,终于得以展现昔日的风采。

  修复前的汪家宗祠坍塌严重破损。在拆除时,恰逢皖南山区的雨水季,由外及内破损程度超出工匠和众人想象,令人堪忧。黄山区发改委世行办深感责任重大,定期十五天举行例行探讨会议。并多次召集设计、监理、专家等专项会议,及时沟通问题及时解决。遇突发事件,则和维修方及时对接沟通。区世行办并请由乡镇、村委会、村民代表监督员参与维修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

  在拆除原祠堂屋面瓦块时,发现该祠堂屋面檐口花边、滴水为粗陶制品,并铸有“如意卷草”“福、禄、寿三星”图案,陶制瓦当构件工艺如今早已消失。为了最大还原祠堂工艺原形制,经黄山区发改委世行办和维修方以及设计、监理、世行专家建议,需翻模定制粗陶制构件,最大化地还原了反映历史时期独特的工艺特征构件,真正做到了原材料、原工艺,保住了文物历史文物信息无误。

  在修复技艺上,不论雕刻,用料,墩接……无论是大到一根冬瓜梁,还是小到一个门钩、门环、挂钩、铁钩件等细微构件,维修方都尽量最大化地使用原工艺和原材料制作。秉承“恢复原貌,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以及文物维修的“原材料,原形制,原结构,原工艺”的四原法则,确保文物历史信息特征明朗。

  三、汪氏宗祠修复期间遵循徽州建筑开工,上梁,竣工等历史民间风俗传承

  2017年2月20日,在修复之前残破的汪家祠堂现场,按照传统文化习俗举行了徽州传统祠堂开工仪式;2017年8月29日,在汪氏宗祠门厅五凤楼上正脊梁之际,同样也举行了隆重的徽州祠堂修复民俗上梁仪式。

  2018年7月18日,农历六月六日,为徽州汪华公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深入田间地头的“汪公看稻”纪念活动日。在黄山区三口镇白果村修缮完工后的汪家祠堂内,聚集了来自太平和周边地区,以及外地赶来太平的汪姓宗亲队伍百余人,黄山区文物局,黄山区发改委世行办,黄山市汪华研究会的四十余名成员,社会各界人士等等,还有地方民俗文化爱好者也纷纷来此,三口镇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携带家人好友,喜气洋洋地自发前来,见证隆重的“汪氏宗祠”竣工挂匾暨入祠仪式。

  当天上午10点28分,由黄山市汪氏宗亲会名誉会长宣布汪氏祠堂落成挂匾暨入祠仪式开始。

  鸣炮,奏乐。随后由汪家族人代表齐力揭开“汪氏宗祠”牌匾,以及入享堂内揭开“明伦堂”牌匾。最后,打开寝堂中门,在商颂。烈祖颂乐声中,汪家族人们进行了尊严神圣的点祖和祭祀仪式。主祭人汪川策代表汪氏族人恭读了祭文和族训。主持人宣布黄山区三口镇汪氏宗祠修复竣工以及祠堂“点祖祭祀入祠”仪式完毕。

  至此,“汪家宗祠”竣工修复完美收官。

  值得一提的是,汪家祠堂整个维修期间,在徽州古建筑专家姚顺涞等徽学专家的策划倡导下,南京弘鹿传媒公司一直全过程跟踪拍摄,为的就是将修复徽州祠堂所有反映工匠技艺的施工过程以及祠堂修复过程中的民俗风物,更好地向后人传播徽州祠堂修复历史进程文化复兴的信息。修复祠堂和徽州民俗融合用影像完整留存传播,是徽州修复祠堂历史再现的一个翻版,这在徽州祠堂修复历史上从未有过,弥足珍贵。

  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宗族文化需要代代薪火相传

  五、修复后的“汪氏宗祠”,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他承载了传播乡村传统文化的使命

  黄山区三口镇苏海副镇长也表示,作为古建筑尤其是“汪氏宗祠”的修复,三口镇的出发点和意义主要是作为三口镇悠久文化和传承的支撑,“汪氏宗祠”是最直观的历史见证,是三口镇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表现;祠堂是过去原居民向心力和凝聚力表现的平台和载体,希望通过祠堂的修复,重新焕发优秀的家规家训在村民自制管理中的作用;依托修复后的祠堂平台,镇政府搭台子,村民参与,开展弘扬孝老爱亲,传统手工艺,崇学尚武等活动。

  今年的5月9日,在修复后的三口镇“汪氏宗祠”内,举行了“徽州百工”徽州黄山市太平猴魁手工制作技艺大赛暨黄山区第四届大赛。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对于推广和传承传统猴魁制茶工艺,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助推茶叶经济发展提供了交流的平台;6月15日,在此祠堂内,三口镇又举办了传承国学经典,弘扬端午文化——“记忆中的端午”民俗活动。一群来自上海游学的师生们在这里表演端午情景剧,将传统的端午文化内涵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出来。当地老人们给孩子们在额头上点雄黄,孩子们为老人们系上五色绳,用来驱五毒,还举办了古诗词大会。游学的孩子们和当地的老百姓互动,感受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大大丰富和提升了老百姓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苏海副镇长又说,在祠堂里举办的两次活动,作为从“汪氏宗祠”修复开工到竣工参与监管的工作人员之一,非常自豪。老百姓们深深感受到的是三口镇传统历史的再现,这是一种自我本土文化的自信,对于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为打造更富更美更文明“画里乡村。水墨三口”加分,这和如今全国上下打造“美丽乡村”是同频共振的。打造“美丽乡村”不仅仅是体现在村落的自然环境之美,还需要提升整体乡村的精神文化内涵。无疑,修复后的“汪氏宗祠”成了一个很好的传播传统文明的窗口和平台。

  “汪氏宗祠”文化复活了!三口镇历史文化复活了!

  三口镇的老百姓们口口相传,奔走相告,积极参与祠堂活动。这是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文化复兴”战略成果最直观的体现。

  后记:徽州古建专家姚顺涞说:“汪氏宗祠”从开工到竣工,每一个修复细节,每一个修建过程中的徽州建筑传统民俗,都是最本真的面目。在不久的将来,徽州祠堂营造修复记忆将会以纪录片的方式呈现在大家的眼前,让徽州工匠传统技艺与文化风俗,得以最本真直观的展示和传扬。尊重徽州古建传统修建工艺,尊重徽州建筑非遗民俗文化历史,敬畏历史,不盲从,积极与时共进求发展,是时代和文明的共同进步。太平盛世修谱修祠,供人敬仰是必然。

来源:黄山日报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