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研究

黄山地名的黄山味儿

发布时间:2020-08-07 10:10:30

  □ 洪琳 王珏


  黄山市拥有丰富多彩、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的旅游资源库藏,而地名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资源,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意义”(联合国第6届地名标准化会议9号决议)。这篇短文只想简单揭示黄山地名里的几个显著特征,以凸显独特的乡土特色、乡土文化、乡土历史、乡土精神,即独特的黄山味儿、黄山气息。

  一、黄山山水的一面镜子

  境内五大山系及其支脉层峦叠嶂,构成四境的天然屏障。新安江支流众多,且源短、坡陡、流急,“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这一切奠定了黄山地名“依山据水”的突出特色。据对2954个地名的统计,山类地名1173个,水类地名1193个,两项合计2371个,占地名总数的80.3%之多。其中仅“山(337个)、坞(312个)、坑”(339个)三者多达988个,约占山水类地名总数的42%。如“黄柏山、孙家坞、社屋坑、荷花坦、托山岭;京川、东坑溪、云潭、梧竺源、祖胡塘”等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古徽州“山峭水厉”的自然地理特征。

  二、以山水为参照的方位命名

  地名的基本功能是为地域分类并定位,以便识别、记忆和寻找。黄山万山环绕,千水竞流,山地、丘陵、谷地和盆地错落交叉,星罗棋布,宛如黄山夜空的满天星斗,为地域的定位提供了多样的参照系。具体而言就是,黄山地名往往以山水为参照坐标加上方位词构成。如仅歙县就有947个带有方位词的地名,占总数的32%。其中“下(180个)、上(162个)”用得最多,计有342个,占总数的36%,如“西干、上葛塘、下东坑、外浦田、中塝、里琅源、后塘;岑外、山后、新山下、青山头、河边、瀹岭下”等等。

  三、转喻式地名独占鳌头

  汉语地名的典型结构是“特征/专名+通名(类名)”。如“黄山”的“黄”是特征,“山”是通名;“黄山市”的“黄山”是专名,“市”是类名。但奇怪的是,黄山地名很少用典型结构,自然村名只有8%属于典型结构,绝大多数都是转喻地名,即以山水及其方位、出产、地物、事件、人物等特征转喻村落。如“张家山、冷水坑、东华坞、飞川、河边、三百两、如来佛、美女照镜”等村名俯拾皆是。尤其是“X形”转喻式地名最具地方特色,如“蜈蚣形、虎形、蛇形、螺蛳形、荷花形”等均表示村庄布局的形状,并以此转喻该村落。

  四、宗族观念下的姓氏标记

  汉族历来把姓看作宗族标志,以族姓作为居住地名称,意在使族姓代代相传,名扬四方。就全国看,姓氏地名比例不同,最高为80%,最低15%,一般在30-50%之间。如同属安徽的六安市自然村名50%以上都是以姓氏命名的。但歙县冠有姓氏的地名仅有605个,仅占地名总数的21%,在全国属于最低的。也就是说,黄山市地名主要以山水及其方位命名,且以转喻为主要命名手段,故而“姓氏+通名”类地名远少于他处。

  五、“村”多“庄”少的反常现象

  中原官话区自然村多称“屯”,山东、河南和河北多称“村”或“庄”,六安市60%的自然村称“庄”,而称“村”的几乎都是行政村。黄山自然村称“村”的仅199个,占总数的7%;称“庄”的更少,只有28个,不足总数的1%。这与与中原地区大相迥异,与六安市则截然相反。这也与前三类地名过多密切相关。

  六、古徽文化的活化石

  黄山地名还保存着不少古代文化因素。如祭祀土地神(又叫“社神”或“社公”)是古代农业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人们春秋两季祈求土地神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徽州传统村落,不论规模大小,坐落何处,是何族姓,宗祠、社屋和水口都是族居地望的三大建筑,即便今日仍然大都残存,依稀可见。据不完全统计,以“社”命名的地名词仅歙县一地就至少还有20多个。如“社屋、社堂下、社屋冲、社屋后、社屋坑、社屋坑口、社屋岭、社屋前、社屋桥、社屋山、社屋坦、社屋湾、社坞冲、社坞坑、社屋前路、社屋后路、社公尖、社公坪、社公山、社公土太”等。以“社”命名的地域包括宗族活动场所、村落、桥梁以及道路等,反映出先民祈求平安幸福的崇奉对象长期存在并广为流传,在地方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社神的信仰已不复存在,信仰的物质载体也在岁月长河冲刷下基本消失殆尽,但仍在地名中留下了斑斑陈迹,顽强地折射出往昔文化的辉煌及其没落的轨迹。

  黄山美食的黄山味儿独具特色,黄山地名的黄山味儿也别具一格。这篇短文目的在于让世人领略大美黄山的同时,也顺带领悟些许黄山地名饱含着的本真而浓浓的黄山味儿。黄山地名历史悠久,命名动因多种多样,命名资源库藏深邃厚重,命名手段与模式丰富多彩,虽经沧海桑田,仍然焕发出迷人的光晕。上述所论挂一漏万,敬待贤者高论。

来源:黄山日报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