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故事

都江堰的“第二李冰”——明代徽州人胡光

发布时间:2020-08-10 13:26:46

  □ 胡新良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灌县境内(今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都江堰能够发挥防洪灌溉作用两千多年,除李冰父子外,一位古代徽州廉吏功不可没,被永远载入了当地史册,他就是明代徽州绩溪县龙川人——胡光。

  胡光,字文光,生卒年月不详。于陈化二十年(1484)考取进士,授广州府推官(正七品,相当于现代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职位)。

  胡光任职年间,时值职掌朝廷特务机关西厂的宦官汪直一伙窃取了兵权,并且委派了一批心腹太监到各地带兵驻守。镇守广州的宦官,不顾当地旱灾严重,饥荒日深,一味地追求穷奢极欲。上任办理的第一件事就是修筑一座跨市街的大戏台,成天排演滑稽戏剧以取乐。胡光极为愤慨:“眼前旱情如此严重,已经是民不聊生了,怎么还能够如此骚扰百姓呢!”并且不顾忌自己职微言轻,势力单薄,率领众人拆去了戏台,鼓励民众揭发宦官违法害民的罪行,告状者竟达到了数千人。胡光上疏朝廷弹劾,使这名触犯众怒的顶头上司遭到了撤职查办,而胡光却因违反“犯上”的封建条令,被贬为不入品的白泥驿驿丞。七年后即明孝宗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才恢复官职,调任四川灌县知县。

  胡光自然非常清楚都江堰的历史功绩,更知道都江堰水利工程乃川西苍生之命脉。因此刚赴任灌县,胡光便带着部属前往勘探都江堰。眼前一片惨象:水利枢纽十多年失修,飞沙堰荡然无存,堤坝十有八九被毁,川西平原几百万良田的十之六七变成了荒滩野地,一些已种的庄稼因缺水少肥而叶黄枝瘦,花稀籽瘪。灌县的前几任知县均因担心治理不善反而丢官,索性置之不理,只是想方设法早点调离。面对这座满目疮痍的川西粮仓,胡光的心情越发沉重,铁定了重修的决心。回到县衙后,胡光查得近年修筑水利工程所拨的银两粮食尚未动用,心里有了一丝欣慰。为争取足额的资金,胡光一面向四川督抚上报工程计划,奏请朝廷准许本县部分税款充补费用不足,一边派人核实受益田亩数与船户数,合理摊派河工,并且允许捐款抵工。胡光还为工程筹款率先捐俸集资,灌县民众见这位新官真心为地方兴修水利,都踊跃地出钱、出力、出谋献计。百姓的全力支持,使胡光信心倍增。

  为赶在第二年的春汛前完成都江堰主体工程的整修,胡光根据各个工程段的工作量及技术要求,组织民工队伍,规定工期,定额计酬。虽然已经委派懂得水利技术的县丞具体指挥,也安排了县尉带着十几名兵勇每天到场维持工地秩序,但胡光每日都要抽出时间到工地去巡视,哪里发现问题就立即组织人员现场商量解决。

  历代的都江堰及其配套工程的岁修一直沿用两千多年前李冰发明的办法,就是用篾编长笼装进卵石,放入水中筑堰。这种办法既可就地取材,节省费用,又能减轻水的压力,易于维护翻修,但这种办法费工费时,而且容易造成民工赤脚下水时身体受伤。胡光想起家乡登源河打桩筑碣之法,即先在河中打入一排排千年不烂的松树桩,然后靠近树桩安放石块、沙包或小竹筐做成的卵石笼,这样挑沙担石的民工就无需赤脚下水了。为抵挡来势汹猛的洪峰浪头,胡光采用民工们的合理化建议,在河中灌铸丈余尺的铁锭柱,在铁锭柱四周用桐油、麻筋生拌石灰砌筑直长十五丈、宽高各丈余尺的石堤,使得工程质量大为改善。为做到奖罚分明,胡光还进一步明确:凡改进施工技术、提高功效、提前完工者,按原定工日数付予工钱外,每提前一日则按其提前完工后实得平均日工钱给予奖励,相反逾期者则罚扣一日原定日工钱。于是,整个工程进度大为加快,比原定竣工日期足足提前一月有余。

  胡光在其任上,亲自调集灌区五县上万民工,日夜奋战,历尽艰辛6年,都江堰的修复终告功成。从此,都江堰又碧水长流,恢复了原有的灌溉功能。胡光因而被灌县百姓尊称为“第二李冰”。因治水有功,胡光被朝廷擢升为正五品的曲靖府同知,辅佐知府分管清军、巡捕、钱粮、农业、水利、屯田、牧马等事务。

  胡光在灌县任职期间,率众在县城的四周筑土砌石安门,此后600年间,灌县县城格局“虽时事迭更,而山川不易”。另外,胡光还兴办学校,重视教育和培养人才,毁淫祠邪寺,民风因而更加淳厚,口碑甚好,他的许多廉洁作风在民间传为佳话,民和官一致认同入祀灌县文庙的名宦祠。

  一生高风亮节的胡光,晚年卜居绩溪龙川,读书吟诗作画,寄情山水,终其一生。

来源:黄山日报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