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研究

“戏曲化石”话目连

发布时间:2020-10-22 15:04:31

  2006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中国遗产日”,518项首批 “国家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被正式公布。其中,由黄山市祁门县申报的、被专家学者们称作“中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的“徽州目连戏”榜上有名。

  目连戏,保存于我国民间古老民俗活动中的原生态演出戏曲,因以故事“目连救母”为主要内容而得名。“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载于佛教经典中,主要内容为:傅相一生广济孤贫,斋布僧道,升天后受封。傅妻刘氏青提(又名刘四娘)不敬神明,破戒杀牲,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其子傅罗卜为救母往西天求佛超度,佛祖为他所感,准其皈依沙门,改名大目犍连,并赐其《盂兰盆经》和锡杖。目连在地狱历尽艰险,最终寻得母亲,一家团圆超升。几百年来,经过无数民间艺人的锤炼,目连戏以其博大纷繁的戏剧形式、无所不包的表演手段、积淀深厚的音乐素材,及情景交融、观演互动的演出排场,在民间盛演不衰,一度广泛流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山西、福建和河南等地,此次与徽州目连戏同时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就有河南的辰河目连戏和湖南的南乐目连戏。

  徽州目连戏,是指发源于祁门县、流传于古徽州、独具徽州民俗特色和徽州文化特色的目连戏,至今已有420多年历史。徽州目连戏的诞生,是以一位戏剧家和一部好剧本为标志的,这个戏剧家,就是明代祁门戏剧家郑之珍(1518—1595年);而这部好剧本,则是郑之珍于1579年编著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郑本目连戏一经问世,便由祁门县栗村最早搬上古戏台演出,接着在古徽州六县流传,进而流传到江西、浙江、江苏、湖南、福建、四川等地,300年久演不衰。到了清康熙年间,皇宫里也开始演出郑之珍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民间演出则更是热闹异常,每每都是从头天的太阳落山一直演到次日的太阳出山,即所谓“两头红”。民国年间,祁门县甚至还专门成立过“目连局”,专事徽州目连戏的演出等事务管理。徽州文化研究专家朱万曙先生曾指出:“徽州目连戏,堪称我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徽州也成为中国目连戏最重要的流传地”。

  较之其他地方的目连戏,徽州目连戏独具特色,如徽州风俗民情入戏;徽池雅调唱腔古老;民间武技杂耍纷呈;场面火爆气氛热烈;同宗同族组成班社;台上台下互动演出。徽州目连戏在明代后期就形成走索、跳圈、窜火、窜剑、蹬桌、滚打等武戏绝招,为后来徽班的武戏表演奠定了基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徽州目连戏一般在开演前要进行“祭猖”、“清台”或“跑马”等仪式,在演出中间要穿插“爬杆”、“窜火”、“叠罗汉”等民间杂耍,在正戏结束前还要举行声势浩大的 “赶鬼”活动。而每次演出使用的道具,则均为现扎现用,演出结束后则集中到村口焚烧。

  关于徽州目连戏的演出剧本,目前存世的珍贵版本是郑之珍著、叶宗泰校、明万历十年(1582)新安高石山房刻印的上中下三卷100出演出本。其珍贵性表现在该版本剧本,目前全国只有上海师大图书馆、黄山市博物馆和祁门县博物馆等三处有藏本。而更为珍贵的 “郑之珍目连戏木刻版”,虽然被严重虫蛀,然而仍被当着宝贝珍藏在安徽省博物馆中。有资料显示,新加坡直到今天仍然在演出目连戏。2003年2月,安徽大学徽学中心、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和黄山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戏曲、民俗、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各国代表亲赴祁门历溪村观看地道山村徽州目连戏演出,会后还出版目连戏研究论文集。现在,当徽州目连戏已经成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祁门县也已出台相关保护计划,对徽州目连戏民间戏班及老艺人进行保护,进一步挖掘、整理徽州目连戏的整套详细资料,建立徽州目连戏研究、宣传中心,并组织了一支业余的徽州目连戏表演队。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