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故事

徽州茶人小传:胡桂森

发布时间:2021-01-22 10:13:24

   胡桂森(1877~1950),字林逸,徽州绩溪胡家村人。胡桂森幼年父母双亡,靠祖母抚养长大,尽管没读过书,但他天资聪颖;13岁时就随同宗长辈先后去郎溪、芜湖学徒……据《徽莱馆始祖》一文记载:光绪十一年(1885),绩溪上庄胡善增为首组成股份与胡铁花及旅沪同乡合伙,在上海小东门开设“大铺楼”徽菜馆。光绪十六年(1890)“大铺楼”改为“老大铺楼”,而胡桂森当时就是“老大铺楼”的面汤杖学徒,这也是他日后获得“岭南面汤杖”美名的基础。光绪二十九年(1903),胡桂森与绩溪老乡合伙创办了“同庆楼”徽菜馆,“同庆楼”不仅菜品好,而且名气大;以致有“登黄鹤楼,不到同庆楼,等于‘黄鹤’没有游”之说。一家徽菜馆能够与黄鹤楼相提并论,可见“同庆楼”有多大的影响力。

  民国元年(1912),胡桂森利用徽州老家产茶的优势,在汉口江汉路长怡里口开创了“徽州胡元泰”茶号。当时汉口是“无数茶坊列市圜,早晨开店夜深关”;虽然店面如此稠密,仍然是“客到先争好座头”。所以,茶馆应运而生,生意自然是十分兴旺。1809年,汉口有茶馆250家、餐馆445家、旅馆194家;到1918年,茶馆已达696家、餐馆1712家、旅馆489家。而这些茶馆、餐馆等服务业,不仅是茶叶消费的主要市场,也是茶商、茶庄的目标消费者和重要客户。“胡元泰”茶庄所经营的茶叶,大部分都是直接从徽州产区进货的,他还让人对茶叶市场进行调查,以此来指导产区生产并努力做好消费的各种需求。“胡元泰”茶庄不仅是品种多,质量好,而且茶价便宜;同时,“胡元泰”还利用“同庆楼”菜馆的品牌来推销茶叶。就是凭着这些独特的优势,“胡元泰”茶庄的生意红火,几乎垄断了整个汉口的茶叶市场,以至民间有“胡桂森徽州半边红”的说法。在一张民国24年徽州胡元泰第四支店发奉(发货单或发票)上,显示给人们的信息是:徽州府胡元泰茶庄第四支店,坐落在汉口市江汉路长怡里口;发奉上说“本号专供各省名茶,发行西湖龙井,六安香片,洞庭碧螺,京庄双薰,徽州家园,新安珠兰,祁门红梅,君山白毫,云南普洱,杭城白菊,名目繁多,不及细载”。“胡元泰”还告诉消费者:“赐愿者,请认明本号招牌地点,庶不致误。”这时,“胡元泰”茶庄经营的茶叶品类已是应有尽有,“名目繁多,不及细载”。另外,发奉上还载明:“凡遇关津,贵客自理。瓶箱装出,概不退换。”值得注意的是,“胡元泰”茶庄早期是经营徽州茶,但主打产品则是“祁山乌龙”(祁门红茶)。1928年,上海国货展览《工商部中华国货展览会实录》获奖名目记载:“徽州胡元泰祁山乌龙茶(祁门红茶)……”当时,担任茶叶评审的吴觉农,还撰写了茶叶评审意见书。到了1933年,“胡元泰”在汉口已经有了四家支店;同时还将业务拓展到了驻马店、郾城、黄石以及徽州歙县等地。

  胡桂森曾任汉口菜馆同业公会会长20余年;并被汉口徽商推选为徽州旅汉同乡会会长。他为人乐善好施,有口皆碑;六十岁时失明归家,仍让人搀扶到处游说募捐,为家乡修桥造路,表现了徽商造福桑梓的优秀品格!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作者:郑 毅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