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饶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1年3月4日在上饶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 平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书面报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超历史的特大洪水等多重冲击,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防洪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企稳回升,复苏成效较为明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经济运行企稳向好。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1%;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财政总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11月)增长14.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3%;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14.2%,贷款余额增长16.3%;进出口总额增长16.6%,其中出口额增长16.8%。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9%、8.3%。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速持续靠前、质量稳步提升、规划顺利收官”的特征:一是增速持续靠前。主要指标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规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居全省第一;税收收入301.9亿元,增长1.3%,居全省第一。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二,固投增速居全省第三。二是发展质量稳步提升。金融总量突破8000亿元,存贷比达81.6%。税收占比达到80%,创2013年以来8年的历史新高。三产占比调整为11.3:38.2:50.5。2020年R&D占比预计达到1.2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83家。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7%,增速全省第一。大数据产业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较上年实现翻番。三是“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全市GDP突破2600亿元,接近2010年的3倍,提前两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到位。
(二)内外需求加快回暖。投资方面,持续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再升温、再提速。全市共实施重大项目633个,实际完成投资2131.0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4.69%,同比增长36.34%。44个省重点项目、318个省大中型项目分别完成年计划投资的151.7%和148.2%。加快新基建建设,现已开通5G基站3159个;昌景黄高铁、鄱余高等级公路、上浦高速等加速推进,G60沪昆高速上饶段北移、上饶动车组存车场等项目即将开工。全年争取中央(省)预算内项目486个、总金额达25亿元,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46个、总金额145亿元,争取抗疫特别国债资金26.3亿元。成功举办“三请三回”(上海)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会等线上线下系列招商活动。引进省外项目433个,其中引进“5020”项目20个,10个项目实现投产。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玉山片区总投资80亿元的15个项目集中开工。消费方面,出台系列刺激消费政策,先后举办“五一消费黄金季”“十一劲爆黄金周”等促消费活动500余场,发放各类消费补贴1.6亿元。推进水南历史文化街区、赣浙铁路城区段遗址公园、抗建路步行街、美食文化街、社区商业邻里中心建设,建成葛仙村夜游灵宝仙街、槠溪老街夜游、友邦潮街夜市。旅游产业在全省率先实现由负转正,全年接待游客2.11亿人次,增长1.4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94.5亿元,增长1.6%。出口方面,全市出口逆势上扬,出口值232.4亿元,增长16.8%,生产型出口占比90%以上。爱驰汽车出口欧盟等地1029辆,博能客车出口259辆。上饶无水港发运集装箱42626标箱,上饶-宁波“海铁联运天天班”开行486趟。
(三)攻坚决战纵深推进。脱贫攻坚方面,截至2020年底,全市4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542个省级“十三五”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16.2万户、55.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4.7万城镇贫困群众实现脱困退出。污染防治方面,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市中心城区PM2.5浓度均值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优良天数比例96.4%,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全市河流监测断面达标率99.77%,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加大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问题整改力度,解放河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成效显著。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扎实推进。风险防范方面,完成辖内8家农商银行、1家村镇银行风险化解工作,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加大;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稳妥管控化解,成为连续两次被评定为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绿色区域”的设区市;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四)城乡融合统筹协调。一是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深入开展,着力补齐城市路网、公共服务、功能配套“三大设施短板”。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玉山入选全国文明城市。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改造各类棚户区22612套,其中城市棚户区2741套;新改造老旧小区75个,累计改造户数5.91万户。我市“推动专业经营单位参与”做法被列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向全国推广。启动实施中心城区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项目218个。新改建污水管网接近170公里。市本级及德兴、余干、婺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点火运行。新增省级特色小镇3个。二是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建成高标准农田53.6万亩,粮食总产64.9亿斤。新增家庭农场758家、专业合作社423家。大力整治农村房屋乱建、垃圾乱倒、坟墓乱埋“三乱”现象。农村宅基地改革完成80%,共退出宅基地16.8万宗。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50%。火化率和入公墓率保持两个100%。在全省率先启动美丽集镇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首批32个试点基本完成。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巩固提升秀美乡村点3587个,建成农村公路1108公里,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4.9%,农村居家环境专项整治全面铺开,“厕所革命”深入推进,新改建乡村公厕749座、完成农户改厕25.85万户。大力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创建省级森林乡村82个。
(五)动力活力不断增强。出台稳增长26条、降成本32条、金融10条、六稳六保26条等援企惠企政策,加大政策对冲力度。建立复工复产“一企一策一专班”帮扶机制,推动企业在较短时间内重现活力。出台《关于强化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取得实效。“赣服通”上饶分厅全面上线,1352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全面开通“在线办理”。全面推行项目招投标“报价承诺法”,为企业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环境。持续深化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全年为企业减税降费152.7亿元,新增市场主体7.8万户。创新搭建中小微企业融资应用平台“饶企云”,上线金融产品99款,发放贷款14.43亿元。深入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耐普矿机、晶科科技挂牌上市。上投集团总资产超过2800亿元,负债率控制在50%以下。全面落实产业链链长制,产业提档升级步伐加快迈进。着力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成立光学产业联盟,搭建光学信耐性实验室、模具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成立有色金属现货交易平台和供应链平台。积极推动创新平台建设,晶科能源创新研究院获批全省科技协同创新研究院。新增专利申请量8444件、专利授权量6256件。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华东数字医学工程研究院引进硕士博士43人;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大数据研究院引进硕士博士22人,孵化企业93家。聘请了邬江兴、江风益等7名院士担任“上饶市产业发展顾问”,人才集聚效应不断放大。
(六)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一是抗疫抗洪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应急处突能力不断增强。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仅用47天将住院确诊病例清零,实现了“不漏一人、不死一人”的目标。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织牢织密“外防输入”隔离网、“内防反弹”管控网、公共卫生防护网,坚决守住了疫情不反弹底线。防汛抗洪保卫战取得全面胜利。累计投入救援力量100余万人次,成功处置大小险情2000余处,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7.4万人,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持续提高服务民生水平,群众生活品质日益提升。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0.0亿元,增长2.5%。其中,教育支出增长7.7%;农林水支出增长16.1%;住房保障支出增长30.3%。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64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49万人。落实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全年发放临时价格补贴1.13亿元,惠及困难群众321.3万人次。发放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资金14.4亿元、惠及32万人。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13家。新改扩建中小学校61所,新增学位约5万个。所有县(市、区)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全部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全年新建社会足球场地114块、体育场馆28个、健身路径47条、健身步道31条。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及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结果。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复苏基础还不够稳固,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外部发展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累积增加,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国内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随着季节改变和年关到来,防控压力加大。二是有效投资有待进一步加强,投资结构尚需优化,民间投资热度不够,高精尖的大项目不多,确保有效投资稳定增长有一定压力。三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仍然不畅。大数据、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但规模总体偏小,培育壮大尚需较长过程,拉动力作用还不明显。科技创新对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支撑较弱,创新人才匮乏,创新平台示范作用不明显。四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有效改善。我市GDP总量较少、规模不足,人均GDP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力有待增强。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形势及预期目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全市上下要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当前形势的判断和工作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发展导向,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的重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着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大美上饶步伐,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年我市要准确把握“时”与“势”、“危”与“机”,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从机遇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迈出实质性步伐,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要增强投资增长后劲,继续发挥关键作用。这些政策信号,为我市争取项目资金,助推关键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和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机遇。预期今年经济运行将出现恢复性反弹,尤其是今年一季度,考虑多方利好因素拉动,加之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将显著抬高一季度的经济增速,为全年经济增长奠定基础。从挑战来看,国外新冠疫情出现多波反弹,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中美多领域战略博弈加剧,外部发展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依然存在;国内疫情仍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消费需求恢复缓慢,投资需求内生动力不足,经济全面复苏基础比较脆弱;我市面临的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动力还不够,支撑转型升级的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待进一步推进,民生保障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和弱项。
综合分析研判,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市有能力、有条件继续巩固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实现“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6%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节能减排降碳完成省下达任务。
三、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及举措
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围绕上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2021年重点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聚焦创新驱动,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一是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三年攻坚行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力争培育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0%以上。争创一批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绿色工厂。二是做实做强创新平台。积极申报国家级光伏技术创新产业协同中心、国家级光伏新能源工业设计中心和国家级光学检测中心,加快中科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院、中南环保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建设,推动上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国家高新区。三是强化人才保障。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持续开展“智汇全球、才聚上饶”招才引智全国行活动,力争培养引进省级以上创新人才和团队10个、市级高层次人才60人、急需紧缺人才30人。四是做大做优数字经济。加快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力争大数据产业营业收入突破800亿元。推进一舟物联网智慧产业园、滴滴上饶总部大楼等一批项目建设。加快布局数字新基建,新改建光纤光缆240公里,实现5G网络向重点乡镇、典型应用场景覆盖。深入开展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力争新增深度上云企业200家,省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0家。
(二)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一是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主攻工业、决战园区”战略毫不动摇,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促进产业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狠抓大工业,全力推动工业经济总量质量“双提升”。启动晶科能源“三年千亿计划”,全力推动中电彩虹百亿超薄光伏玻璃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力争光伏新能源产业营业收入突破750亿元。推动光学产业迈向中高端,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做实做大有色金属现货交易平台和供应链金融平台。加大骨干企业培育力度,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0家。实施促进开发区创新发展三年倍增行动,大力推进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和开发区“两型三化”管理提标提档行动。坚持强工业、兴实体,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二是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紧扣“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着力发展大旅游。加快婺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推进篁岭创建5A级景区。合作共建浙皖闽赣(衢黄南饶)“联盟花园”,加速城东文化旅游综合体、野生动物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做实大健康产业,积极打造国家康养产业示范区,推进国际精准医疗中心、烈冰生物医药科技等一批项目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深入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力争新增上市公司2家。金融总量突破9000亿元。三是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大农业,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设高标准农田28.5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870万亩左右、总产超过67亿斤。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持续稳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突出品牌兴农,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不断提升上饶农产品影响力。
(三)坚持扩大内需,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带动力。一是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增强发展后劲。启动实施工业、农业、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公共服务“项目六大会战”,扎实推进704个市重大项目,确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889.02亿元,夯实固定资产投资支撑。重点聚焦“两新一重”等国家重点投资领域,精心谋划和推进一批补短板、强弱项、增后劲的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升级、民生改善项目,推广运用投资项目“容缺审批+承诺制”“六多合一”集成式审批等改革成果,切实增强项目审批实效。重点聚焦国家、省政策投向,坚持“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积极抢抓中央预算内资金向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方面倾斜的机遇,全力争取国家预算内投资、专项债、企业债、国外优惠贷款、境外发债等资金支持,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市场化融资渠道,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后续融资,不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强化用地、用能、用材、市政配套等保障。重点聚焦编制“十四五”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之机,在综合立体交通、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乡冷链物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公共卫生体系、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谋划实施一批投资规划大、支撑作用强、带动效益好的项目。二是深挖内需潜力,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深入实施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水南历史文化街区、浙赣铁路城区段遗址公园等项目,致力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推进上饶国际综合物流园、圆通速递(横峰)智创园等项目建设,谋划建设高铁快运物流基地,加快实现乡村物流集中配送网络全覆盖,致力打造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大力实施新一轮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行动,加快建设一批县乡消费综合体和服务中心,充分释放县乡消费潜力。确保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300亿元。
(四)坚持城乡统筹,优化区域发展新格局。一是增强城乡发展协调性。完成《上饶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加快推进高铁经济试验区、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上饶经开区滨江商务区、信江产业新城等城市组团建设,不断拓展城市空间和能级。改造城市棚户区19225套、160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51个。启动中心城区79个老旧小区供水系统改造工程。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扎实推进省级特色小镇建设。继续推进126个美丽集镇建设。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开展1846个村庄整治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美丽生态文明农村路200公里,改造危桥50座。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0%以上。二是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加快形成“一主一副多节点、两轴两板块”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做大做强信江—乐安板块,做优做精滨湖板块。积极推动浙赣界至金溪高速公路上饶绕城段项目,加快形成上饶绕城高速,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力和带动力。加快“一城三区”同城化发展,不断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支持铅山依托信江产业新城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城市,支持玉山、弋阳、横峰等信江河谷城市加速融入中心城区。支持德兴、婺源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推动滨湖三县加速融入大南昌都市圈,支持鄱阳全力打造“鄱阳湖东岸区域中心城市”。
(五)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注入发展新活力。纵深推进“放管服”“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坚持和完善政务服务“不打烊”“好差评”制度,加速打造“全省一流、可比浙江”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落实好国家、省、市减税降费政策。深化“一照含证”改革,全面推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项目审批“容缺审批+承诺制”“六多合一”改革。持续开展信用惠民便企“信易+”工程。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行“不见面”办事,实现政务服务高频事项“一网通办”。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任务。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力争上投集团资产总额突破3500亿元。推广“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科贷通”等融资模式,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升级计划。深化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
(六)坚持开放带动,着力打造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东门户。推动全面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海西经济区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国家战略走实走深,全面参与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做实做优区域合作,加快赣浙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建设,打造浙赣深度合作共谋发展典范。积极推进上饶综合保税区、三清山机场航空口岸、中国(上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申报,加快上饶港建设。深入开展“三请三回”“三企入饶”“饶商回归”工程,确保引进省外资金94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5亿美元,引进“5020”项目20个以上。
(七)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一是深化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继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攻坚行动,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持续推进我市塑料污染治理,不断巩固和提升禁捕退捕工作成效,打好“十年禁渔”持久战。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加强“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保护和治理,组织实施《上饶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0-2035)》。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积极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绿色产业。二是落实碳达峰,着力抓好节能降耗。继续推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商业及民用等各领域节能。严格做好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坚定不移把降碳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紧盯国家、省对“十四五”节能双控目标编制动向,分析研判我市“十四五”能源总量需求,力争“十四五”能耗增量控制目标的分配与我市未来五年的经济增长相适应。
(八)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一是抓好基本民生保障。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7.19万人。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着力抓好保供稳价,认真贯彻落实价格补贴联动机制。扎实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全国试点,深入实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1年底新改扩建公办养老院100个,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5个。二是提升教育卫生服务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改扩建中小学47所,新增学位4.3万个,继续推进中心城区中小学优化布局两年攻坚行动项目实施。支持推进晶科能源学院、信江职业学院、江西汉氏生命科技学院等职业院校设置,支持上饶师范学院申报硕士点、江西医专建院升本和上饶卫生学校设置专科学校工作。深入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和“三甲医院”扩容工程,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城北分院、城东医院、市立医院三江总院建设,确保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创“三甲”。健全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制度,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制度。三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大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扎实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全面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十二大工程”①落地见效。有效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今年,还要出台《上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市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空间规划,并抓好规划的解读与实施。
2021年正处“两个大局”和“十四五”开局的关键时期,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依规接受市政协及社会各界民主监督,勠力同心、笃定前行,扎实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奋力谱写现代化大美上饶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注释: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十二大工程”:市域政治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治安防控体系升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执法司法质效提升、矛盾纠纷防范化解、营商环境优化、社会自治体系建设、社会智慧治理、社会治理制度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平安建设队伍建设等工程。
来 源:上饶日报
稿件由上饶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