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研究

黄山地名的“器物”味儿

发布时间:2021-04-22 11:19:27

  □ 洪琳 王珏

  古徽州人不仅拥有丰富多彩的精神信仰,编织出五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而且还依靠心灵手巧,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同样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以棠樾牌坊、渔梁坝为标志的徽州建筑在中国古建筑家族里一枝独秀,以马头墙、四水归明堂为符号的徽州民居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旅客的眼球,以徽墨、歙砚、徽雕为代表的徽州工艺品早已驰名四海,以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为代表的徽茶更是茶中珍品、饮誉四海,以毛豆腐、徽式臭豆腐、臭鳜鱼等为代表的徽菜也让中外游客垂涎不已、倾心向往。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些可以权且冠以“器物”之名,即各种各样由人建造、制作并居住、使用的建筑、工具、用具或用品,大至桥梁楼台,小至针头线脑。这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器物之名都成为徽州地名的重要资源之一,形成了富有各种器物特色的地名,可以约略分为如下几类。

  一、交通工具

  由于山环水绕的地理地形条件限制,古代徽州的交通十分不便,交通通道水路兼有,交通工具则车船兼备,车、舟构成了一系列地名词。

  “车”参与构成的地名词共有14个,一般为“车+地形”结构,如:车干下、车坑岭、车盘坞、车门滩等等。此外,“车头、车轮”等部件名词也能构成此类地名,如:车头坦、车轮湾之类。

  “舟”参与构成的地名词有3个:羊舟山、竹舟坑、舟口。

  这些古老悠久的交通工具地名沿用至今,令人依稀可见当年崎岖山路之上,激流险滩之中,千万徽商身带行囊货物,凭借舟船车马等简陋的交通工具,勇敢无畏地冲破高山大河的阻隔,与外地、与世界开展贸易交流,以艰辛和智慧博取蝇头微利,以青春年华谋取口腹之食,最终赢得了世人的认可,也赢得了古代徽州的富裕繁华和“无徽不成商”的盛誉。

  二、农工用具

  以农为本、以食为天的古代社会,古徽人不仅祭拜天神地母、大山名川,向各种神灵仙怪祈祷风调雨顺,但更多的还是运用自己的智慧,设计制造出各类农工用具以进行农业生产,这些工具适用于农作物的播种、管理、收割、加工、储藏等各个环节,自然也成为地名词的元素之一。其中“碓、枧”两个高频用于地名,其他则较少。

  “碓”又名“水碓”,是几乎家家都有、天天要用的舂米用具,参与构成的地名词自然最多,一共有28个,位居第一。“碓”用于地名,可出现在任一结构位置。如:

  “方位+碓”结构:里碓、中碓、外水碓、下水碓、水碓后、水碓头;

  “地形+碓”结构:水碓丘、大坦碓、小坞碓;

  “村名+碓”结构:施村碓、碓家堨;

  “碓+建筑”结构:水碓巷、水碓亭。

  此外“元宝碓”以碓形如元宝而得名,“香粉碓”因村边曾有水碓用以加工松树皮粉制作香料而得名。

  “枧”为房檐下或田间用来引水的长竹管(相当于今天的自来水管道),参与构成的地名共有24个,仅次于“碓”,结构类型也较为多样。如:

  “枧+地形”结构:水枧土太(拼字)、枧坞坦、高枧坞、枧坞、石枧坞;

  “枧+方位”结构:枧头、枧下;

  “枧+水”结构:枧溪、枧溪庙;

  其余生产工具名词往往只参与构成少量地名。如:

  “栏”构成5个:牛栏坞、牛栏舍、牛栏坑、牛栏凹、猪栏坞;

  “箕”构成5个:播箕土太、茶箕园、沙箕堀、筲箕湾、簸箕宕;

  “磨”构成4个:下水磨、里水磨、磨坊、磨盘;

  “风车、扁担、斧、网”各自构成2个:风车山(后改为凤翔山)、风车坦(后改凤翔坦),扁担凹、扁担岭,铁斧土太、铁斧岐,撒网形、网坑(辋坑);

  “笆、斗、笸箩、耙、爬爪竿、竹筒、碾槽”各自构成1个:花园笆、金竹斗、笸箩土太、铁巴坑(“巴”为“耙”的讹写)、爬爪竿凹、竹筒坦、碾槽。

  值得注意的是,黄山市共有8个村落名叫“车田”,其中休宁县4个,歙县3个,祁门1个。据《休宁地名录》,“车田”的命名依据是,这些村旁多水田,并用水车灌溉之义。

  三、日常用具、用品

  古徽人的日常生活用具用品也颇有地方特色,同样参与构成地名词,可细分如下小类。

  建筑部件参与构成的地名词有“瓦窑垄、石门、石门坑、里门、乌门、石门槛里、门槛舍”等。

  烹饪用具参与构成的地名词有“大刀石、磨刀石、大灶坞、将军灶、铁炉凹、金锅岭”等。

  餐饮具参与构成的地名词有“茶壶口(讹化为朝屋口)、金钗筷、碗山”等。

  坐具参与构成的地名词有“坐凳、坐凳桥、交椅土党、交椅土太 ”等。

  装饰物参与构成的地名词有“屏山、屏风山”等。

  四、其他器物

  其他器物参与构成的地名有“虎柄土太、香炉土太、板壁屋、灯盏窠、灯盏塘、木灰湾、六亩毯、石槲梯、梯田、马鞍凹、马鞍山、喇叭山、铜锣形、洪琴”等等。

  由上讨论可见,古代徽州人将自己的交通、生产以及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用于构成自己居住之处的地名,如同百川归海汇入地名之海洋,使自己的地名成为带有浓厚的生产、生活印记的万花筒。如今,虽然现代化的生产、先进的技术早已给现代人带来了更为便捷、舒适的工具和用具,而曾经与之形影不离、须臾不可或缺的古代器物也早已随着历史的滚滚车轮进了博物馆,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这些地名词背后所蕴含的徽州先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却是世代子孙永远的精神财富,永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永远珍视。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