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研究

黄山地名的“源、洞”味儿之三:说“源”与“洞”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5-25 12:13:18

  □ 洪 琳 王 珏

  前面在《说“源”》、《说“洞”》两篇文章里,我们分别讨论了徽语地名里的“源”与“洞”两个通名词,也曾略微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是语焉不详。对此,方光禄先生曾经指出,“洞”的“四周高山围护、中间宽阔平整,只有小路通入的小盆地”这一义项“或与‘源’有一定的相似性”。以此与曹志耘先生的大作互相验证,方文的结论也是可信的。也就是说,“源”与“洞、峒”都表示山谷中狭长型平原。我们基本同意曹、方两位先生的结论,但仍觉得意犹未尽。因为这样一来,“源”与“洞”就成了所指完全相同的一对绝对同义词。但是,绝对同义词是不可能同时长期存在的,必然有所不同或发生分化,要么时代早晚不同,要么地域分布不同,要么附加色彩不同,要么所指范围广狭不同,再不就是语种或方言来源不同。例如,“爹”有方言色彩,“父”有古语色彩,“父亲”是当代普通话书语词汇,“爸、爸爸”是口语词汇。“源”和“洞”之间究竟属于上面所说的哪种情况呢?让我们从文献中寻找二者的历史踪迹吧。

  一、作为汉字:“洞”早于“源”

  由《说“源”》、《说“洞”》两文的讨论可知,如果仅就作为汉字出现的时间看,“洞”最早见于商周金文,“源”最早见于秦汉小篆,也收入《说文解字》一书。据此可以认为“洞”字在历史年代上可能早于“源”字出现。另外,“洞”还可以写作“峒”,“峒”是“洞”的后起字,最早见于南朝顾野王编纂的《玉篇》一书,而后陆续收入《广韵》等官修韵书,作为科举考试用词。据此,可以将这三个字的出现先后排列如右:“洞”最早,“源”次之,“峒”最为晚出。

  二、指称“山谷间狭长平原”:“源”早于“洞”

  如果仅就指称“山谷间狭长平原”这一用法而言,“源”最早见于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一文。陶渊明字元亮,后改名潜,号五柳先生,约生于公元365年,卒于公元427年,《桃花源记》一文写作于他归隐之后。由此可知“源”的“山谷中狭长型平原”这一方言义项最晚在东晋年间就已经被用于文学作品里了,由此可以推知它在口语里出现的时间应该更早些。

  但是,“洞”指称“山谷中狭长型平原”的用法,可能最早见于《陈书》。该书编纂于初唐贞观年间,比《桃花源记》差不多晚了近300年。据此可以初步推断,在指称“山谷中狭长型平原”的用法上,“源”的出现年代早于“洞”。由此可以推定,指称“山谷中狭长型平原”这一用法,“源”早于“洞”,“洞”早于“峒”,这与它们作为汉字出现的时间早晚顺序有所不同。

  三、指称“山谷间狭长平原”:“源”“洞”长寿而分布地域不同

  宋代《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一书记载“有洞曰帮源”一语。虽然仅有寥寥五字,但对于本文来说却价值千金,因为这五个字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有关“源”与“洞”兴废交替的有力证据。首先,“有洞曰帮源”说明当时该洞的全名叫“帮源洞”,而且当地这种“洞”还不止一个,所以作者使用了“有X曰Y”结构以示有别于“有X曰Z”。其次,“帮源洞”显然是一个历史叠加式偏正结构,即“帮”与“源”先构成一个偏正结构,“帮”是专名,“源”为通名;而后“帮源”与“洞”再构成一个复杂的偏正结构,这样一来“帮源”就变成了专名,而“洞”明明是北宋时流行的通名。这说明,该地名最早是双音节的“X源”,后来才改成三音节的“X源洞”。在“X源洞”里,“源”在先,是旧有通名;“洞”在后,是后加的当时流行的通名。这种地名历史叠加现象,在汉语地名形成史上屡见不鲜。如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个案。其中“石”是专名,后面三个词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加上去的通名,其中“家”最早,“庄”次之,“市”最晚。由此,透漏出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即至晚在北宋时,徽语淳安方言指称“山谷中狭长型平原”这个义项已经不再用“源”而改用更新的通名“洞”了。换言之,“源”的“山谷中狭长型平原”这一义项至迟从东晋年间开始出现,到北宋年间这一义项在徽语核心区域和雅言系统就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而由“洞”取而代之。至于“洞”指称“山谷中狭长型平原”这一义项,也几乎不见于史籍记载。但是它们却都顽强地保留在徽语里,“源”保留在遂安方言地名里(见曹志耘),“洞”保留在徽语核心区域的地名里,如歙县汉洞就是广为人所知的一例。

  据上,就“山谷中狭长型平原”这一义项而言,“源”与“洞”并非绝对等义词,其间关系可表示如下:

  出现早晚:源>洞。

  寿命长短:“源”东晋-当代、“洞”南北朝-当代。

  分布地域:“源”分布于遂安方言,“洞”分布于徽语核心区域。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