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徽州府志》曾经记载:“六邑之语不能相通。”这说明古代徽语就是一个内部分歧很大的地域方言。徽州主要为丘陵山地,这是造成“隔山”土话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加上徽州地处皖、浙、赣三省边境,各种方言土语易于渗透,尤其是徽商的往来频繁,给徽州方言即徽语的形成带来了更加复杂的影响。但徽州方言毕竟是单一体系的方言整体,无论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共同的特点。
徽州方言的形成深受徽州地区的地理、民族、历史、文化、民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方言俗称反映到地名中,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地名景观。据研究,自宋代以来,徽州民间契约文书就记载了大量徽语地名。据黄山地区地名录统计,现在黄山地名里还大量使用徽语词汇,也包括通语或普通话词汇的徽语方言写法,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四类。
一、山类地名
黄山地处皖南山区,五大山系环绕交错,形成了很多别具特色的山名。举例如下。
1.顶:如歙岭顶、清明顶。
2.尖:如和尚尖、牛角尖、社公尖、后山尖、朝山尖。
3.头:如大岗头、小岭头。
4.台:如金竹台、乌饭台。
5.降(为冈的讹写):如降下、平丰降、里姚降、横降山、老木降、徐台降、大降上、呈村降、长湾降。
6、岫:低山坡。如小岫。
7、陔:小土岗。如长陔。
二、水类地名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活动总是先从水边开始逐步向远处扩展的。亚热带气候带来充沛的降雨量,境内千水竞流——“江河溪流沟渠”各种“水”哺育了先民,“堨、坝、枧”等水利设施则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生活,由此形成了独具徽语特色的水类地名。
1.干(玕):河岸。如王干、东干、杨干、汪堨干、横干、叶玕。
2.枧jiǎn:同“笕”,指凌空引水的灌溉工具,有竹枧和木枧两种。如马家枧、枧坞坦(又名展坞坦)、下石枧。
3.坑:溪流。如石塘坑、保乐坑、郑坑、绵潭坑、阴坑凹、慈坑。
4.堨:拦河坝。如碓家堨、程家堨、富堨、堨头村。
5.圳:小渠。如圳塝上(又名圳川)。
三、地形地名
在山多地少的黄山市,土地无疑是弥足珍贵的稀缺资源,因此徽州先民对土地所处位置、环境、大小、形状等诸多细节均有严格区分并据以命名。
1.坞:地形特征为四周高中间低。如江家坞、竹坞、金坑坞、扒狼坞、葛坞、塘坞、夹板坞、社坞坑。
2.(土太)(dā):山腰坡地。如虎炳(土太)、梅木(土太)、松林(土太)。
3.坦(tě)/埮:平地。如坪基坦、龙门坦、上坦、石坦、平坦头、铜锣坦。
4.源:两山之间的狭长而宽阔的地带。如黄潭源、大源、桃源、深富源。
5.坪: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局部平地、平原。如:坪川、坪基坦、金竹坪、苞芦坪、外竹坪、杨家坪、寺坪、狐狸坪。
6.(土党)/垱:山间小平地或低凹地。如胡村(土党)、黄狮(土党)、石头(土党)、松毛(土党);谢家垱、外垱、交椅垱。
7.段/塅:较平坦宽大、有溪流贯穿的盆地。如中段、薛坑段、田段、九亩段、葛坞段、罗祁段、谷山段、外段。
8.培:成片坡地,山间横路。如柘林培、石培、大培、上培头、滩培、光龙培、七节培、下培坞、外培、横山培。
9.畈/纹:成片的田地,多用于村镇名。如田畈、杨村畈、黄村畈、塌坝纹。
10.塝:田边挡土墙。如丁家塝、中塝。
11.产:地片、山坡。如下产、阳产、石扶产(原名石槲产)、产庆、产里。
12.(土裴):山坡,石质坡地。如横(土裴)、大石(土裴)、下(土裴)、紫金 。
13.(土耷):山丘间较平处。如上坪(土耷)、下平(土耷)、坪(土耷)河口。
14.窠:半山坡的平坦台地。如竹窠、燕窠、灯盏窠。
15.庆:地片;量词,义今“顷”。如上长庆、下长庆、庆下。
16.凹/垇:如上坞凹、青林凹、阴坑凹、水竹凹、猪栏凹、马鞍凹
17.凸:毛岭凸、王园凸、凸上。
四、其他地名
1.窟/堀:灯盏堀、沙箕堀、螺丝堀、中水窟。
2.塔:石岩。如平塔、塔山、石塔头、塔岭脚、大石塔、石塔岭、杨家塔、塔坑、塔坝、沙塔下。
3.冲:交通要道。如里其冲、姜冲、石冲、田冲、塘冲、大塘冲。
4.慈:地下陷。如慈坑、慈姑。
5.圻:边界、岸边。如下叶圻(今名下叶琪)。
6.(土在)zài:山庄。如(土在)头、平头(土在)、(土在)川。
7.哉:通“寨”。如汪哉(又名汪寨)。
8.堘(塍):田埂。如沙塍、高塍、横塍头、堘下、堘滩、金堘。
最后,黟、歙二县是古徽州的核心区域,也是郡县制中最早的两个县。这两个地名词,均收录在《说文解字》一书。其中说,“黟,黑木也,从黑、多[yi]声,丹阳有黟县。”所谓黑木,应当就是苍松翠柏构成的黑色森林景观,当地山越人称之为“黟”,并以此作为县名。《汉书•地理志》写作“黝”字。《说文解字》解释为“微青黑色”,并且引用《尔雅•释宫》说:“地谓之黝”,而《释器》篇中有关染色部分又说“黑谓之黝”,从黑,幼声,读音为yōu。唐代颜师古却注曰“黟”与“黝”同音。对于“歙”字,《说文解字》解释说:“缩鼻也。从欠、翕[xi]声,丹阳有歙县。”所谓“缩鼻”,乃就地形而言,犹如蹋鼻状,这应当指现在所谓的徽州盆地。值得注意的是,“歙”在汉唐时代的发音都是xi,今天徽语里仍然保留这一古老读法。普通话读为shè,没有遵守“名从主人”的注音原则。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