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研究

建设徽州方言语音数据库提请注意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1-06-18 14:00:11

  □ 黟县 胡时滨

  日前,我市正紧锣密鼓展开方言的录音摄像工作。笔者以为要把这一项利国利民事情办好,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应该能够反映当下方言的全貌。

  建设徽州方言语音数据库,决不是简单地用当地方言说一段话或者念一篇文章,进行录音和录像便可。

  任何语言或方言,都是由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组成,其中语音是基础,是特色最鲜明的要素。每个汉字,无论他如何发音,大都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俗称音节的三要素。因为地理、历史及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古汉语逐渐演化成现今名目繁多的方言。这些方言既继承了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但又有不同的演变规律。比如,黄山市不仅各个区县方言不一样,即使歙县方言也有东南西北话之区别,而且南乡话的水南深渡和旱南杞梓里话也不一样。任何一种方言,无论使用人数多少,流行区域大小,都有它特定的文化价值与意义,都值得认真重视。

  建设方言数据库,所录入的方言,应该能够反映当下方言的全貌,能够让语言学专家通过对录入方言的研究,分析出其语音语法系统来。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就制定了《方言调查字表》,让当地乡村野老用方音念出上面的每个字,就可以整理出该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如此录制下来的方言才能够完整反映该方音面貌。同样,还有《方言调查词汇表》和《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手册》,记录方言谚语、歌谣等也有规范的要求。我们在方言调查和方言录音时,应善于遵循这些典籍规则进行录音,才能客观全面反映各方言当下语音、语辞和语法的全貌。

  二是应能反映该方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与写照。地域文化更是通过特殊词汇概念、民谚与民谣描摹的民俗风情等体现出来的。即使录制方言拜年辞,也有其不同一般的特色、民俗文化价值与意义。

  徽州方言是徽州文化的历史基因,也是徽州人的身份证。每逢年节招待贵宾,黟县农家往往摆出锡格儿,陈列出的寸金糖、松管糖、糖罐儿、麻酥糖等,几乎每个糕点都有特定的文化与习俗,为外人所不常见。再比如门罩,是我们徽派建筑一大特色,一般耸立在石库门坊上方,两头翘起,形似元宝或“商”字,是石雕和砖雕最为集中之处,有多重象征意义。徽州民居建筑,十分重视门楼及门罩的建设,规格大小不同往往体现主人的身份及社会地位不一,民间有“千金门楼四两屋”的谚语。建设方言库数据库理应收录入这些徽州文化最有代表性且最鲜活的元素。

  徽州方言中还有大量的元素,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常见,但却是徽州历史文化有机组成部分。黟县民谚有“铜包饭,腊肉心”的说法,用铜包煮饭,配以上等的腊肉做菜,曾是长时间黟地人心目中最为理想的美食,如今“铜包”这种煮饭炊具早已退出日常生活视野。再例如,徽州曾有一叫“火厨”的家具,类似于如今双人课桌大小。在热水瓶没有普遍使用的当年,除了有保温灶,还有安放各类碗碟、瓶壶等茶具,以至于各色茶点的厨子和格子抽屉等。火厨的普遍使用体现徽州古人生活情趣,也体现徽州人好客的热情。如今,火厨已不常见,普通人家更无需使用。假如方言录入不加收集,后人就不可能了解前人饮茶雅俗及休闲的形式、内容。

  三是时不我待进行方言抢救工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与经济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加,方言势必受到影响。特别是建国以后所开展的扫盲和推广普通话活动,对方言的冲击更是致命的。例如,黟县方言中,“蜜蜂”指的是一种类型当中两种不同的昆虫。“蜂”字,念[P‘]声母,保留着古代重唇塞音。但因为受到普通话的影响,现今青少年多说成[f]声母,古音特色荡然无存。如今建国已有66年,没有受普通话影响的人为数不多。如果说以前方言流失让人心惊胆颤的话,那么此刻收集记录方言已经容不得我们再有丝毫迟缓。笔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写作“桃花源旅游系列丛书”时,得益于不少乡村野老的指点。本世纪初参与《徽州五千村》、《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和《徽州技艺》的创作,再进行乡野调查时他们当中许多人已经仙逝。柯村乡铜林村的程昨非老人,就在我们进行摄像录音后没有几天就驾鹤西去。洪星乡奕村的余惠霞,给我们演唱了不少黟县民谣,等我稍作整理再想去请她校对时却得知已经逝世的噩耗。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消失即意味着地域文化失去了灵魂。如同古籍上记载的名胜古迹早已在现实中毁坏殆尽,如此名胜自然没有多大的文化意义——方言消失造成的损失,还可能意味着乡情的淡化,甚至民族情认同感的淡化。尽快建设好方言语音数据库,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不仅是每个文化人的义务,也是人民政府的责任。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黄山市台办供稿)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