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故事

徽州茶人小传:谢正安

发布时间:2021-07-13 10:08:39

  谢正安(1838~1910),名闰年,字静和,徽州歙县漕溪人。曾被授于“奉政大夫”、“朝议大夫”。谢正安出生于业茶世家,少年时一边在私塾读书,一边在茶号帮佣;虽然谢氏家族在当时也算是富裕人家,谢正安不用像其他学徒工一样整天干活,但他也是按学徒工的规矩和要求,从为师傅送茶、运茶学起;由于他勤奋学习,很快就懂得并掌握了制茶的技艺;同时对茶号管理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于他日后的茶叶加工、经营等均大有裨益。咸丰六年(1856),18岁的谢正安正式踏入了茫茫商海。

  谢正安在同治年间相对繁荣的“商务奋进”时期,让祖父、父亲“理于内”,自己在外努力开拓市场并小有成就时,太平天国的战火在徽州全境蔓延并给徽商带来了难以计数的损失;这场战乱不啻灭顶之灾,它使徽商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受到严重的摧残,谢氏家族也频遭不幸;谢正安的多位亲人在兵燹战乱中死亡,多年积蓄也一扫而空;22岁的谢正安“家业为之荡尽”……。但是,谢正安却“誓欲重撑夫门户”,毅然挑起了家庭重担并开始重振家业。他决定自己挂秤收茶。所谓“挂秤收茶”就是开设茶号,从茶农手中收购毛茶,进行精制加工后运销至各地;从此,他以加工兼销售的经营方式,开辟了一条独树一帜的业茶之路。

  “五口通商”后,徽州茶叶出口迅速增加。然在茶商争先恐后地将茶叶运至上海时,谢正安却表现得十分谨慎;因为当时的上海市场茶庄林立,茶叶销售亦是竞争激烈;这不仅考验着谢正安的经商能力,同时又给了他施展才能及展现经商之道的机会。他认为:在上海业茶,要有好牌子,还要有好茶叶。于是,他集20多年制茶、种茶的经验和茶务的实践,一方面考察市场,另一方面又对徽州的各种传统名茶进行比较;最后,他用自己独创的方法精心制作了一种形似雀舌,汤色清冽,芳香沁人的新茶;因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谢正安将其命名为黄山毛峰。这种“吸天地之灵气,裹山花之芳香,挟传统之茶技,寄茶人之希望”的黄山毛峰茶投放市场后,不仅被抢购一空并得到外国茶商的青睐。著名茶学家王镇恒教授,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多次深入漕溪茶乡实地考察后,称“漕溪是黄山毛峰之乡,谢正安乃黄山毛峰之父。”

  光绪元年,谢正安开办了“谢裕大茶行”。他以“茶行”为平台,将他创制的黄色毛峰源源不断地销往各地,从而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至光绪二十年,谢正安的事业如日中天,他以经营茶叶为主,又先后开设了“亿中祥”茶号以及新田、岗村等地茶厂、茶庄;同时还涉足铁路投资、经营木材、纸张、皂烛等行业,并以入股的方式与宁红、祁红茶商合伙经营红茶;最终,他迎来了一个“屯绿祁红,毛峰称雄”的时代。

  谢正安一生不仅注重做好茶,更注重做好人。他继承了祖辈遗德,热心于乡里福利、公益事业,可谓是一家发达,造福一方;以致有“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的评价!谢正安业茶的经历已经成为历史,然他在茶业贸易中所表现出的睿智和素质,对今天的商家来说,仍然是极富启迪意义和学习价值!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作者:郑 毅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