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1月24日电 (王飞艳)“丁老师在不在?我来交烟样!”每天清晨,总有质量验收管理人员来找“丁老师”。
——这位大家口中的“丁老师”名叫丁俊芬,是烟叶生产中心的分选工艺技术岗(主管),每天都驻守在分选烟叶质量第一线,对样品制作、质量抽检、分选工艺标准等层层把关,确保了分选后烟叶质量的均匀稳定。
13个质量验收管理人员,一人一套烟叶,每套烟叶等级不少于32个,每个等级不少于1把,每把烟叶不低于25片,丁老师便要审核400多把烟样、10000多片烟叶。这意味着,从早到晚,丁老师要高强度用脑、用眼、一直站立工作至少一周。
“烟叶分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经过分级,将质量不同的烟叶加以区分,卷烟工业才能针对各级别的质量特点,调配各种风格的卷烟,并保持卷烟产品的质量稳定……”现在,一提起烟叶分级,丁俊芬就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可当初刚接触烟叶分级时,她却连烟叶分级是什么都不知道。
1991年刚进厂时,工作条件比较辛苦,但丁俊芬从不叫苦,而是以超乎常人的热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岗位上,从烟叶保管员、仓储初烤作业长、分选分级作业长,最终走到了分选工艺技术岗(主管)(受聘烟叶分级技师)这个关键的技术岗位。
烟叶分级是工业企业卷烟配方稳定的重中之重,分选后烟叶质量的稳定对工业配方的稳定起着决定性影响,关系着公司的整体经济利益。作为一名分级技师,丁俊芬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与重担,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请缨承担,做出一个师者的风范。凭着执著的钻研精神,丁俊芬2006年初到分选岗位,2007年取得烟叶评级员高级工资格,2009年取得烟叶评级员技师资格……但她并不满于现状,而是常常要求自己“别人不会的,我能掌握;别人掌握的,我要尽力做到精”。
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2015年,丁俊芬参加了全国首届烟叶评级大师工作室学习,全面、系统地掌握了从烟叶生产种植至卷烟成品相关知识与技能。2018年,她又参加了全国烟叶评级高级技师资格培训的第一、二阶段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逐渐丰富起来,从一个起初的“起跑者”成为了现在的“领跑者”。
弹指一挥间,丁俊芬扎根烟叶分级一线技术岗位上已经十五年了,她不仅深耕技术,把自己锤炼成为“技术能手”,更善于在实践中总结技术要领,并无私地把这些技能教给学员,用实际行动诠释和传承着新时代的匠心精神。
每次样品制作或测试后的回头看,丁俊芬的身边总是围满了叽叽喳喳的小学员——
“丁老师,这是C3F吗?”
“丁老师,我交接部位烟叶分不清。”
“丁老师,我一看就会,一考试就废……”
丁俊芬一一解答各位小学员的疑惑,同时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技术是踏踏实实学出来的,大家不要着急,学技术、练硬功,需要日积月累的专心、耐心、细心。”
与学员围在一起,进行技术探讨,这正是烟叶分级技能培训的日常工作。丁俊芬作为党员“突击队”的骨干成员,紧紧围绕“以打造配方打叶标志性企业为主线,以技能提升带动各项工作进步为核心”的工作思路,把多年的分级技术经验进行了总结,提炼成一套套便于学习和操作的方法,在企业内部宣讲、推广,组织“传、帮、带”相关活动,发挥了技能大师的领军带动作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
近年来,通过她的培训,15人顺利通过烟叶评级职业技能鉴定,8名新员工通过培养顺利进入工作岗位,学员盖小雷在公司组织的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烟叶技能竞赛中荣获第1名,在省局组织的“首届青年烟叶评级员实操技能比武”获第7名,并代表省局“参加首届烟草行业青年技能竞赛——烟叶评级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
怀着一颗倾囊相授的心,丁俊芬播下了一捧“烟叶分级”的种子,静待一片花开。她时刻不忘作为一名云叶人的责任与担当,用自己的学识、言行持续书写一线技能人员的绚丽新歌,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默默地奉献着。(完)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