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徽文化研究

汪村纪胜

发布时间:2022-09-02 09:58:09

  □ 黟县 吴寿宜 文

  歙县白杨源号称“十八村”,小巧玲珑的汪村堪称白杨源众多古朴村落的一个缩影。

  秋日的一个周末,笔者回到故乡白杨源,饶有兴致地造访汪村,感受古歙旱南最典型的徽派传统村落的独特魅力。

  汪村是白杨源的东向源头,一条名叫汪坑的山溪发源于村后的来龙山,由东向西缓缓地绕村而过。村前的水口古木苍劲、风水依旧,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水口石板桥,连通村外的古道。

  走进汪村,一幢幢古民居依地势而建筑,或高或低,错落有致。最先引人注目的当是“兴仁里”三字砖雕门额的古巷,巷内的高楼连苑建筑群,为昔日徽商潘律和的故居“翕合堂”,也是白杨源唯一的地主成分家庭。“翕合堂”正屋纵深两进,皆雕梁画栋,红漆浓抹,被称作木雕艺术画廊。前进四间厢房的窗栏板分别雕刻的是“春兰、夏竹、秋菊、冬梅”图;后进则为荷花、牡丹、凤凰、鸳鸯,无不栩栩如生。尤其是厅堂天井两侧,并列有十六扇木格子莲花门,其门板雕刻的画面不仅形象逼真,且更为雅俗共赏。前进门上饰以花草盆景图案,如月季、海棠、玉兰等;后进雕刻的却是萝卜、白菜、大蒜、辣椒及石榴、香榧、枇杷、桃李等时令果蔬,确乎朴实无华,别具风味。

  除正屋以外,当年“翕合堂”周围的配套建筑繁多,如大门前侧就建有私塾园林建筑,据说其门楼砖雕尤为精致,遗憾的是前些年被拆卖到了县城,成为城里“西园”的一景。现私塾前只剩下古巷内侧“花县分猷”等砖雕题额仍熠熠生辉,无声地述说着曾经的荣耀气派。

  出“翕合堂”不远,就可见到村中央古色古香的清建古戏台。戏台前广场右侧的古宅内,堂前面朝天井的正房窗栏板,分别雕刻的是“四君子”之梅、兰,非常雅致静美;广场左边的古屋早已改建成为村里的学校,虽闲置多年,但正墙上“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之类立体字的大幅标语仍十分醒目。村民告诉笔者,到汪村的游人都很感兴趣地在此摄影留念。也许是汪村曾经出现地主成分的原故,村中古墙上遗留的红色标语口号及宣传图案特别多,成为经典的文革遗物。

  历史悠久的汪村,虽然村名称汪,但却是一个潘姓聚族而居的村庄。潘氏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从大阜迁入该村,因势力日盛,曾在村中建立祠堂4座,使原先居住此地的汪姓不得已而外迁新桥村。潘姓定居汪村虽长达500多年,但仍延用汪姓村名,个中肯定是有缘由的,只是不便为外人道说罢了。位居汪村上首的潘氏宗祠始建于明代,现仍基本完好,当是汪村世事变迁、过往云烟的忠实见证者。

  汪村的古巷道由清一色的红麻石铺设,将两边大大小小的古民居串联成迷宫式的小山村。现今村中修路时,仍有意保留原先的石板古道,只在两侧加铸水泥路面,此举新旧交融,既实用便利,又不失古意,值得称道效法。

  沿古村道行进到村庄南端,是清末民初时建造的豪宅“永德堂”。由末代翰林许承尧题书的“永德堂”三个镶贝大字的古匾,仍完好地高悬在正厅照壁之上,至今还隐隐泛光。堂前正中八仙桌、长条几,两侧八把太师椅靠背中央木雕为八仙图案,人物个个活灵活现。屋内天井处设计为旱式藻井,但在正墙中央上方开有大的玻璃窗户,既便于通风采光,又能预防雨水对室内木雕构件的侵蚀。正墙两侧的窗户也呈倒U状,上用葫芦顶装饰,呈中西合璧式样,美观大方。天井四周梁柱上的“牛腿”木雕,更是异常精美奢华。

  “永德堂”门前的汪坑上,有一座民国时修建的单孔石拱桥,上有桥额“集福桥”及“汪村潘姓修”等字样。站立桥头,但见汪坑两岸新建的民房与古民居相得益彰,联想到“永德堂”左右厢房窗门板上“忠诚和厚、友孝俭勤”八个正楷木雕大字的古训,不就是今日汪村人的人生信条?勤劳的汪村人大都出外打工创业与村内农耕劳作两不误,里里外外都是好手。他们坚信,“集福”之路四通八达,就在自己忙碌而又充实的脚下。

  如今的汪村,新房子已经越过水口古桥,向过去的村外延伸;村后通往蔡坑、萌坑等古村落的驿道旁边,也新建了好多新房子,村庄是越来越大了。乡村公路也修到了村前,水口处停放着外出打工者常回家看看而自驾的小车。村里人当下的生活,恐怕连过去的地主老财也望尘莫及,难以攀比的。

  看到汪村的喜人变化,笔者暗忖,随着白杨源古村落群知名度的日益提升,汪村丰富的旅游资源必将为更多的有识之士所赏识,汪村旅游定会有兴盛之时!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稿件由黄山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4-2636130 E-mail:jztb888@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