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云南时讯

“2023年怎么看?2024年怎么干?”嵩明?全会定了这些事

发布时间:2024-01-16 19:06:57

1月15日,中国共产党嵩明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任务,团结动员全县上下保持定力、开拓奋进,推进嵩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来看看2023年嵩明县取得了哪些成绩?

2023 看这些!落地生根硕果累累

2023年,作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三年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嵩明县委2023年推进“五个嵩明”建设,深入开展“对标排头兵·勇做赶超者”高质量发展大竞赛活动,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学用贯通 发现并研究解决问题104个

嵩明县带头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开展县委和杨林经开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制度。2023年,嵩明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开展调研159次,发现并研究解决问题104个。建立民生项目清单24件、为民办事清单7件,实施为民解忧实事计划1595件,积极推进7个领域专项整治,全县各基层党组织检视整改问题120个,主题教育成果正持续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此外,嵩明县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和技能培训力度,发展庭院经济、种养循环经济、农村电商等富民产业,2023年,嵩明县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74万元,同比增长15.25%。完成三年教育改革,一本上线率达27.85%、本科上线率达86.66%,全市排名为五年来最好成绩。

大抓产业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1%

嵩明县拼经济促发展,谋划实施系列三年行动,出台系列发展政策,及时兑现企业扶持资金,推动三次产业稳存拓增。

预计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0亿元,同比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8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完成54.63亿元,同比增长21%,连续三年保持大幅增长;农业投资完成4.9亿元,为近三年之最;规上工业企业增加至118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对比2022年实现扭负为正,较2021年提高7.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1.92亿元,同比增长10%,总量再创新高;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43亿元,同比增长183.24%,重点项目和民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活力增强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提升至57.4%

2023年,嵩明县打造“轻嵩办”营商环境品牌,应用场景拓展至65个,赋权杨林经开区县级行政审批事项19项,下放镇(街道)县级行政职权28项。实行“标准地”出让、“交地即交证”等模式,有效解决一批办证难、供地难、融资难、用电难、监管执法难等问题。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720万元,全县净增经营主体7512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57.4%。规上企业研发经费较上年增长9.0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户、科技型中小企业46户、“专精特新”企业16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5户、云南百强企业4户,引进省外产业到位资金6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33万美元,为近四年最好成绩;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18亿元。

补短提质 建成绿美农村公路132.8公里

2023年,嵩明县推进国家卫生县复审、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和健康县城建设,开展5个领域专项整治,整合资源建设15个“口袋公园”、改造18个老旧小区、提升12条背街小巷和2个农贸市场。实施农村供水保障项目33个,建成绿美农村公路132.8公里,新接入农村户用光伏254户,全县累计创建省、市级绿美村庄达335个,占村庄总数的74%。嵩阳下普渡村、小街五条沟村获评省级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下普渡村入选全省最美乡愁旅游地。嵩明县新增省级绿美河湖1个、美丽河湖2个,9条河道平均水质达标率为78%,较去年提升11.1个百分点,取得近五年最好成绩。

2024 这样干!“十大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各项三年行动计划的攻坚之年,在崭新的2024年,嵩明县规划了2024年“十大行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实施“工业提质”行动 全力夯实发展基础

推动汽车产业实现突破,加强与企业对接。扩大机床产业优势,加强政府引导和产业链配套。推进光伏项目投产,加强土地、林地、电力等要素保障。挖掘企业存量产值,抓住市场持续恢复有利机遇,动态推进一批企业升规纳统。推动“园中园”高质量发展,把好入园企业关口,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实施“招商突破”行动 切实增强发展后劲

巩固拓展“产业链+战区”招商成果,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上持续发力,全面提升项目落地率、投产率、资金到位率。文旅及职业教育产业链持续跟进职教新城高中等在谈项目,机动战区产业链要加快在谈项目正式签约,积极抓住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承接产业转移、“三大经济”加快发展等机遇。

实施“投资增效”行动 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加快各领域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指挥机制,加强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要素保障等环节的决策指挥。抓好工业投资,加快推进在建项目,推动项目按计划开工。稳住房地产投资,项目谋划和政策资金争取,认真谋划储备一批成熟度高、符合上级申报条件的项目。

实施“消费挖潜”行动 发挥内需拉动作用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挖掘商贸企业发展潜力,坚持限上企业抓增长、上限企业抓入库、临限企业抓培育。加快培育深受群众欢迎的商超、餐饮、文体新的消费增长点,构建“一刻钟消费圈”。促进文化旅游升级发展,推进非遗活化利用,下功夫推动文旅产业提质赋能。培育外贸新动能,发挥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作用,着力引进出口企业开展跨境综合贸易。

实施“效能提升”行动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轻嵩办”品牌内涵,完善具体举措,惠及广大企业和群众。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推动各项权责更加明晰、办事流程更加标准、监管执法更加规范。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开展市场主体倍增行动,完善政企沟通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用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政策措施,扎实做好第五次经济普查,以高质量普查服务高质量发展。

实施“城市扩能”行动 全面打造宜居环境

推进县城扩能提质,着力打造崭新文化服务新地标。持续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改造提升,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启动编制示范区建设规划,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完善内畅外联的交通路网,抓好危桥改造、农村公路硬化、道路安全设施等短板提升,提升网格化、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实施“富民强村”行动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促进农民增收,务实培育乡村产业,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完善联农带农常态化机制,抓好防返贫监测,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帮扶作用。统筹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严格执行村庄规划,规范农村建房行为营造共建共享氛围。

实施“惠民增福”行动 提高民生保障质量

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推动学前教育更加普及普惠、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县域高中持续振兴、职业教育提质增效、特殊教育优质健康发展。实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加快基层中医馆全覆盖建设,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工作示范县。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发挥县委社会工委统筹作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升基层网格单元规范化、智慧化水平。

实施“守牢底线”行动 提升安全发展水平

守住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底线,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底线,开展河流断面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守牢债务金融安全底线,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守牢社会安全底线,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嵩明、法治嵩明,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压实安全生产“三个必须”责任,完善灾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

实施“党建引领”行动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转化运用好主题教育成果,把主题教育同各方面工作结合起来,保持理论学习常学常新。加强与驻嵩高校联学联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大力实施“基层党建全域提升行动”,强化特色党建品牌创建。以鲜明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营造实干担当浓厚氛围。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持续深化“清廉云南”建设嵩明行动,加强源头治理。

云南网记者 张雁群 见习记者 隋鑫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