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边疆治理”为主题的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暨第四届校友论坛在昆明举行。
本次论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高中华文化辐射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论坛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冯惠玲、杜鹏、陈立鹏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杨正权,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马金书,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云南中华文化学院)教授陈友康,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方盛举,分别以《数字记忆:穿越时光的共识与认同基础》《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养老服务发展》《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几点思考》《正确处理“四对关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校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从<白狼王歌>到<民族团结誓词碑>——云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发展》《国家治边方略的现代化转型》,作了主题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最早前身是1937年诞生的陕北公学。从抗日烽火中走来的中国人民大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不凡历程,提出“要把人大打造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主办,《社会主义论坛》杂志社和云南省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各院系、部处负责人以及全球各地校友代表共计200余人参会。
云南网记者 沈艳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