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云南时讯

昆明东川:“三变”改革业兴民富

发布时间:2024-05-27 18:03:04

夏日的昆明市东川区野牛草山上一片碧绿,广袤的草甸上,村民们或放牧牛羊,或经营滑草、骑马、烤羊等旅游项目;在城区近郊的碧谷街道野牛村内,村民或经营商铺,或在绣花鞋厂上班,或在养殖小区喂自家山羊,或在田里管理大蒜……通过农村“三变”改革,野牛村集体资源被盘活,呈现百业兴旺新局面。

2023年6月,碧谷街道野牛村按照东川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率先健全“三变五合”机制,着力构建“1+N”产业新格局,促进产业发展、群众致富、集体增收。

“三变”即扎实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五合”即成立五大股份合作社,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联农带农机制。“1+N”产业即以黑山羊养殖为主,大蒜种植、绣花鞋加工、乡村旅游、劳务输出等方面为辅,走产业兴村之路。

野牛村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母社,由党总支书记任理事长,监委会成员任监事长,通过股权量化,将集体经济量化为2000股,明确全村1098人所占股份,实现了“村民变股民”。下设土地、劳务、置业、旅游四个合作社,村两委成员任理事长。

野牛村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管理调度,实行目标考核,确保工作实效,各大合作社运营风生水起。

土地合作社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成功流转土地6000余亩,收入14万元。置业合作社整合资源要素,将村内闲置房屋和场所出租给经营主体,开商铺、绣花鞋厂、农贸市场,建起集中养殖小区,共计收入17.8万元。旅游合作社以草山景区和野牛村都市农庄为阵地,引入8户村民运营,经营畜牧业和旅游项目,实现年户增收1.5万元。劳务合作社整合全村劳动力100余个,规模化开展劳务输出,带动就业50余人,人均年增收4万元。

在合作社组织下,野牛村产业发展红红火火。2023年,野牛村实现总产值约20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0万余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35余万元,全村村民都有收益,加上种植养殖等收入,野牛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被评为“昆明市级示范社”。

野牛村“三变”改革赢得村民广泛好评,“我家里养羊137只,种植大蒜和玉米2亩,2023年村集体股份分红1500多元,日子越过越红火”。谈到“三变”改革,村民陈金贤喜形于色。村民李朝文也说,他养了90余只羊,种植大蒜和玉米3.5亩,村集体股份分红1800多元,收入越来越稳定。

东川区碧谷街道党工委书记舒安元表示,将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党政主导,切实把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总结推广好、学习运用好,进一步健全“三变五合”管理监督机制,推动各村盘活集体资源,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强劲新动能。

云南网通讯员 郭林 胡廷秀

来源: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