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合作,共谋发展。8月9日,盛夏的春城昆明群贤毕至,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氢能储能产业推介专场活动如期举办。专家、企业、政府部门负责人共聚一堂,围绕氢能产业发展的机遇、挑战、产业布局和前沿技术等问题,共同探索储能与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路径。
会上,行业专家、教授从不同维度对氢能产业融通创新、产业趋势及全球化发展实践经验等进行了深度洞察和剖析,让与会代表们充分领略到氢能产业前瞻性、全球化的视野。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氢大国,约占全球产量30%。”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王辅臣表示,近年来,我国氢气需求以工业原料为主,氢能产业面临氢不够绿、量不够大、价不够低等瓶颈问题,核心目标是发展大规模、低成本、零碳绿氢技术。
“新型储能主要有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超级电容储能等方式,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设备。”昆明理工大学教授郭忠诚指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规范新型储能并网接入管理,优化调度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新型储能作用,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与会专家认为,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氢能正逐渐成为推动产业变革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全球氢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当前,在着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云南将氢能产业视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一场关于氢能产业的“攻坚战”悄然打响。
“今年3月,云南首个绿色氢能源与液态阳光甲醇示范项目落地曲靖,可以预见,这一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提升曲靖新能源和绿色产业发展水平,积极打造绿色低碳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推动云南氢能产业发展。”在国家环境保护工业资源利用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曾子平看来,云南是能源资源大省,绿色能源可开发总量2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0%,居全国第二位,但光伏风电开发不足可利用的20%,发展绿色能源氢储能与二氧化碳减排合成液态阳光甲醇是重要的技术路径。
“氢能储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催生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指出,云南绿电资源丰富,庞大的零碳、低碳电源为氢能储能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云南氢能产业在氢气制取、储运、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基础材料、示范应用等方面均有布局,与新型储能紧密相关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回收利用”的产业链,云南发展氢能储能产业有资源、有条件、有基础,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潜力巨大、前景无限。
多方发力破解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难题,也让云南打造新型能源产业转移国际化新高地底气更足。近期,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氢能储能产业发展工作安排,加快打造绿色能源强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抢抓机遇,加强支持产业发展指导性政策研究,牵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2024-2025年)》《云南省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产业发展保障机制,加快推动产业破冰发展。
谈机遇,话发展,大家围绕储能与氢能产业链的构建、技术瓶颈的突破、市场需求的对接等热点话题展开了探讨,也碰撞出了诸多创新火花与合作契机,现场实现签约项目8个,项目投资额约50亿元。
大风已起,“氢”装上阵,共享未来。
云南网记者 李承韩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