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末我都到这里玩,从昆明过来半小时左右就能远离城市喧嚣,感受西翥的‘天天火把节’。”近日,在昆明市西翥街道阿哩哩风情寨,游客小张一边跟着队伍打跳一边说。每逢节假日和周末,来西翥街道感受民族特色敬酒歌,品尝特色丛林自助烧烤,体验民族篝火的游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西翥街道素有“昆明后花园”美誉,汉族、白族、苗族、彝族多民族交融发展,1200余年的村庄史塑造了灿烂绚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近年来,街道“巧”用“交通、生态、历史、文化、红色”五大优势,以“一产稳、二产强、三产活”为目标,勤耕善耘兴产业、富民强基树品牌,为乡村振兴积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借势发展乡村旅游迎来“新契机”
西翥街道距昆明主城区16公里,辖区内昆肖公路、108国道、轿子雪山旅游专线、绕城高速、昆倘高速等重点线路贯穿,在昆倘高速公路建设时,西翥街道积极争取,在桃园、沙朗、厂口三个片区设置了高速公路出入口。轿子雪山专线开通,西翥街道借势不断拓展西游洞、松鹿部落、麦和稻田、二鸟宅等一批特色旅游景区景点、特色农家乐应运而生,云南国际高原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万纬物流项目、保利春湖项目、厂口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蓬勃发展,街道经济发展搭上“快车道”。
“好多白鹭在飞,真是太美了。”近日,游客段女士带着孩子在麦和稻田散步时,被眼前的美景所深深吸引,不禁驻足欣赏。白鹭作为一种对环境极为敏感的喜水动物,被称为“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只有空气清新、水质良好、气候适宜的地方白鹭才会造访,白鹭栖息在沙朗河,是西翥生态环境的最好代言。
如今,除了麦和稻田,在西翥街道还能体验恬静舒适的沙朗河流田园、灼灼绽放的陡普鲁白泥塘梨花、泛起层层金色巨浪的瓦恭向日葵花海、绿意盎然的大清塘都市农庄、秀丽湖光似世外桃源的落水洞……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持下,西翥街道不断深挖生态资源禀赋,引进企业合作发展乡村特色民宿客栈、休闲观光农业、森林康养、乡村文创等新业态,积极培育发展特色品牌,打造一个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催热全域旅游建设,带动新的发展热潮。
挖掘历史 农文旅融合迎来“新样本”
“各位小朋友,这里就是我们的村史馆了。”最近,西翥街道文化专干张老师正带领着小朋友进行暑期活动。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不仅展现了西翥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为西翥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史料记载,西翥街道已有1225年的历史,孕育了48个文物保护单位和9个市区级非遗传承人。街道经过梳理、整合,将名古村落、红色文化资源、自然文化资源等串珠成链,在厂口界牌精心打造村史馆,通过丰富的展览和生动的讲解,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让红军会师的伟大时刻重现眼前。依托东村社区母格老村砖瓦(土坯)结构的建筑群挖掘其古村历史文化价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利用,将母格建设成为集农业观光休闲、非遗研学、劳动实践教育、民宿、森林康养、美食体验等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村,打造资源变资产、农文旅深度融合和乡村建设的“母格样本”。在沙朗文创园中,除了引人入胜的红色文化展览外,还入驻了白族扎染、刺绣、“三道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民族特色体验项目,游客在这里不仅能够感受到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还能领略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魅力,成为西翥街道党校和五华区红色党群培训基地。
在此基础上,街道还策划推出红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巧妙地将厂口红军长征纪念碑、朵村红色小广场、界牌和瓦恭村史馆、沙朗活字印刷博物馆等重要点位串联起来,精心打造出乡村艺术、乡村民俗、历史名人、红色文化等多元化主题村。其中,作为西翥街道的旅游名片,沙朗古镇不仅是昆明市乡村旅游示范点,还是云南省旅游特色村,被誉为昆明城边上的“金花之乡”“小大理”,成为了昆明市、五华区的“后花园”。
活化利用 民族团结迎来“新融合”
弯弯折折的石板路,错落有致的民居建筑,精致细腻的白族壁画……走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陡坡社区,民族团结、乡风淳朴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街道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融合发展行动,积极打造各民族共享的经济新业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西翥街道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街道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比达到26.9%,包括白族、苗族、彝族等12个少数民族,共计1.03万人。在打造“母格样本”的过程中,街道通过社区参与共建共享的方式,将破损严重的建筑转变为资产。村集体以村民活动中心、加工房等经营性资产的使用权入股,与投资方合作经营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主题培训,分享经营利润。而“西游洞”景区通过为居民提供在景区就业、租赁铺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居民参与旅游服务产业,实现了居民增收与景区发展的双赢局面。
不仅如此,每逢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街道还会积极开展非遗展示活动,传承和弘扬花灯戏、白族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举办白族文化课堂、扎染文化课堂、刺绣文化课堂、传承人进社区等活动,让群众能够近距离感受西翥非遗传承的独特魅力。定期举办火把节、丰收节等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以这些节日为核心,创设多元联动的活动形式,搞活以非遗展示为载体的“西翥乡村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活动,激发了群众文化活动的热烈氛围,让文化兴起来、文物活起来、旅游热起来、文艺火起来。
云南网记者 龙舟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