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云南时讯

乡村振兴 | 道路通 百业兴 民心畅

发布时间:2024-12-10 16:51:04

近年来,昭通市将“四好农村路”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创新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管、护、运营协同发展,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等问题,“四好农村路”已成为昭通高质量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大关县翠华镇金海村背靠笔架山,与县城隔河相望。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286户1100多人。以前,金海村连接县城主要靠一座年久失修的铁索桥,村民进城需要步行1个小时以上。“索改桥”项目实施后,彻底解决了金海村村民的出行难和出行安全问题,仅需约20分钟就可以到达县城,笔架朝晖、龟山烟树、金龟驮塔等景点也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沿着柏油路盘山而上,沿路已建成农家乐、游泳池、垂钓园、采摘园等设施,游客到金海村可春季赏花、夏秋采果、冬季观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红利逐渐显现,提振了村民增收致富的信心。

近年来,大关县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工程,不断优化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组为网点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目前,全县已实施农村公路硬化工程1100余公里,公路硬化率大幅提升。

依托农村公路通达的交通优势,大关县充分融合客、货、邮三种运力资源,构建起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让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的物流网络配送体系更加高效便捷,极大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公路通了,物流也通了,外边来的快递、包裹随着农村客运车辆送到村里,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的门店寄快递,很是方便。”寿山镇小河村黄连河驿站物流点负责人徐炳洲说,他利用村里的物流点经营了一家小超市,收入可观。

“修建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大关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交通运输部门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争取更多的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和高等级路落户大关。

清晨,绥江县板栗镇细雨绵绵。村级“路长”、板栗村党总支书记王正惠来到双茶公路巡路,当巡查到弯刀圩桥头时,王正惠发现了一堆落石。她拿出手机打开“绥江交通服务”小程序,当前所在的路线编码、名称、所在桩号等信息便自动显示出来,点击选择病害类型、上传照片,只需动动手指,就完成了问题上报。

“以前发现问题就打电话上报,因为上报的具体路段桩号有时不精准,再加上层层传达可能会出现信息误差,工作效率比较低。”王正惠介绍,有了“绥江交通服务”小程序就方便多了,系统能自动定位,现场照片实时传输到终端,能清楚准确地看到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具体位置。

搭载移动互联网的快车,设置在绥江县智慧农村公路指挥中心的智慧养护云平台后端很快收到了王正惠上报的问题,工作人员轻点鼠标,距离问题路段最近的养护工人随即收到了指令。仅10多分钟,两名养护工人便赶到现场处理问题,没多久,公路便恢复了畅通。除了公路养护,智慧农村公路管理云平台系统还能实现在线约车,借助安装在车内的定位系统,群众可以查看农村客运、出租车、公交路线、网约车以及长途客运的车辆实时位置、联系电话等信息。

绥江县地处金沙江河谷地带,境内1400公里农村公路大多沿溪沟和山脊而建,每逢雨季,边坡垮塌、山坡落石等灾害给群众安全出行带来巨大压力。2022年初,绥江县开发出智慧农村公路管理云平台系统,解锁“四好农村路”智慧养护新方式。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系统累计派单1322条、完成1322条,处理率达100%;网格化养护责任到人、到路段率达100%,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全县474条农村公路实现了条条有“路长”。

最近,盐津县庙坝镇黄草社区的种植户李佳才家的50亩猕猴桃喜获丰收。如今,有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很多游客直接到果园采摘猕猴桃,几天就销售完了。“以前交通条件还不完善,猕猴桃运输成本高,现在硬化了产业路,销售成本降低了,市场销路也打开了,今年我家的猕猴桃销售收入达30万元。”李佳才说。

对于盐津县兴隆乡大坪村的苗族同胞来说,道路交通建设带来的便利看得见摸得着。曾经的大坪村山高路远、交通闭塞,群众上街赶集就要用1天。如今,4条水泥硬化路直通大坪村,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现在住进了安置小区,硬化路通到了家门口,出门非常方便。”大坪村村民韩德品说。

盐津县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发展、促进群众富裕的先导性工程,以群众反映强烈的“断头路、盲肠路、梗阻路”为重点,按照由点到面、轻重缓急的原则补齐短板、提质增效,全力构建立体化的公路网络体系。“十四五”以来,全县累计建设乡镇三级公路38.7公里,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369.96公里,排除隐患里程194.02公里,新建跨河桥梁1座,完成危桥改造12座。

进村的道路修好了,如何做好道路管护这后半篇文章?盐津县坚持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原则,制定出台《盐津县农村公路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等措施,全面推行“路长制”,以“路长制”实现“路长治”,将护林员、村庄保洁员等纳入道路管护队伍,构筑起了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道路管理网格,对道路进行常态化巡查、维护、保洁。

同步推进路网、站网、车网建设,盐津县先后建成乡镇客运站7个、农村客运招呼站47个,开通农村客运班线34条,登记通村客运班车375辆、出租车100辆,城乡客运通达率达100%,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加快推进快递服务网点一体化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目前,全县10个乡(镇)100个村(社区)均就近建设了物流快递综合服务站,实现物流快递村村通。

云报全媒体记者 沈迅 通讯员 申知铭 罗洪 黄成元

临沧市:致富之路在延伸

近年来,临沧市共建设建制村硬化路、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直过民族”及抵边自然村通硬化路、乡镇通三级公路等1.4万公里,建制村(社区)实现100%通邮、100%通客运车辆;拥有916辆农村客运车辆,全市77个乡镇均实现乡村客运公交化运营。

“四好农村路”建设,“建好”是基础,“管好”“护好”是关键。临沧各地探索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村公路管理机制和养护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管养经验。

如今的镇康,产业大道互联互通,彰显着经济的蓬勃活力;边防公路蜿蜒曲折,捍卫着一方安宁;昔日的危桥已修缮一新,桥下河水潺潺,桥上人来人往。镇康县对17条县道实行专业化、市场化养护,82条乡道实行分段包干进行常态化管养,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公路养护责任体系,打造出“畅、安、舒、洁、绿、美”的交通运输环境。日前,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结果公布,临沧市镇康县榜上有名。

走进临沧市云县涌宝镇大山深处的茶山村、胜利村,平整干净的一条条水泥路直通农户家门口。走出大山天地宽,茶山村和胜利村新建成的一条条农村公路是云县按照“三子模式”打通农村公路“最后100米”的缩影。

云县研究制定《云县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实施意见》,综合考虑政策支持、建设成本、群众意愿,探索创新提出“群众开条子、乡村打底子、部门铺面子”的“三子模式”,破题农村公路建设。“自云县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项目以来,茶山村的村头组、老李组、李家组等5个组244户925人主动捐资及投工投劳,历时38天,仅花费5.64万元就打通了3.89公里的通组硬化道路主线。”茶山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李明介绍。

“过去道路不好,运肥、收粮都是靠肩挑手提,现在路面硬化了,家里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运肥、收粮都省时省心省力。”茶山村村民李绍尧高兴地说。

驾车行驶在通往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上龙乃自然村的乡村公路上,道路两旁鲜花盛开,佤族特色的农家小院星罗棋布。这条路已经成为上龙乃自然村的便民路、产业路和旅游路。村民赵艾嘠高兴地说:“路修好了,游客越来越多了。”旅游业的发展让村里的特色农产品走出了山区,村民收入大幅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随着农村公路的延伸,客货邮融合发展不断加速,农村客运和物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云县至漫湾、凤庆至习谦、南伞至凤尾等多条农村客运公交线路通车运营;永德县通过直播带货,线上下单、线下采摘,村民在家里就把芒果卖出好价钱,“四好农村路”让幸福直达群众家门口。

凤庆县通过向第三方购买农村公路管护服务,替代原有完全由线路管理员进行管护的模式,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常态化、精细化;沧源县每村安排1名副主任专门负责、选出1名群众作为村级协管员,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开展公路养护;通过建立县(区)长为总路长的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工作机制,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通过“法约结合”的方式促进农村公路的管理和保护。

公路沿线风景如画,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在临沧,一条条“四好农村路”纵横交错,农村公路已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林 李彤 隋鑫 通讯员 何文著 王应良

开远市:铺就发展快车道

作为开远市的蜜桃种植大村,酒房村委会团坡村种植蜜桃1200多亩。过去,因道路不畅、蜜桃外运困难、客商不易进村,当地蜜桃销售量一直难以提升。2021年,开远市对冷水沟村至团坡村公路进行提升改造,用时8个多月,一条长6.9公里、宽6.5米的水泥路顺利建成通车,土特产走进了大山,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以前摘桃子需要看天气,如果下雨出入都成了大难题。水泥路修好后,下雨也不怕了。”团坡村村民祝兴平感叹。

近年来,开远市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抓牢抓实,逐步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农村公路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2020年至今,开远市实施了一系列农村公路工程,对全市通村通组道路进行水泥硬化提升改造,将农村公路修到山脚下、家门口、地头边,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出行。

在“四好农村路”连接城乡的同时,开远市还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邮政公司签订“快递进村”政企合作协议,开辟6条快递运输投递线路,辐射7个乡镇(街道)55个行政村,打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2023年底,开远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470公里,做到了科学规划、精细施工、严把质量关,乡镇通三级公路率和行政村、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率均达100%,为快递进村、农村客运打下坚实基础。”开远市交通运输局规划科科长白培忠说。

农村公路既要建好,更要管好、护好。为此,开远市建立市、乡镇(街道)、村分管领导分别担任市级、乡镇街道、村级路长的三级责任制,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原则,全面落实日常养护。

通过实施小修预防性养护、小修保养及道路养护、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市及时修复路面病害,有效改善路况,全面提升农村公路优、良、中路率和通行安全能力。以点带面推进绿美公路建设,2022年至2023年共完成农村公路、绿美公路建设202公里,全市农村公路列养率、“路长制”覆盖率、农村公路管理率、通乡镇及行政村公路经常性养护率均达100%。

云报全媒体记者 饶勇 通讯员 张兴

昌宁县:交通赋能气象新

近年来,昌宁县把“交通强县”摆在推动发展的重要位置,以建设“辐射滇西南重要交通要道”为规划引领,注重从项目规划、建设、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县域快速干线路网,推进省道S282卡斯至鸡飞至翁堵至勐统和省道S275勐统至更戛二级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动云县至保山铁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纳入省级及国家级“十五五”规划。通过高速公路建设、通乡(镇)路网提升改造、行政村通硬化路、自然村通硬化路等项目,让群众切身享受到安全、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

10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19.51亿元,农村公路通车里程提高至3866.21公里,124个村(社区)通畅率由45.16%提升至100%,实现了通车时间减半、通行效率翻倍的阶段性目标。

同时,昌宁县将绿美公路纳入全县城乡绿化美化工作,与绿美县城、绿美乡村、绿美景点等紧密结合。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农村公路沿线的自然景观、村落风貌、农业景观,根据实际情况配置路边植被,通过乔、灌、花、草相结合,进行高、中、低立体绿化升级。将公路养护工作谋在前、做在前,全县农村公路列养率连续3年保持100%。自2022年开展“绿美农村公路”系列三年行动以来,累计完成投资8700万元,完成建设绿美公路578公里。

昌宁县把提升交通服务品质作为推动昌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满足群众出行基本需求和多样化需求,推动运输服务多元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逐步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持续提高县、乡、村三级客运服务能力,开通区域“循环公交”13条,覆盖6个乡镇47个建制村,推进乡村便民客运到农家工程,实现124个建制村全覆盖。加快推进新能源城乡公交车更新20辆,推进“零距离换乘”建设,不断提升区间循环公交覆盖率。持续发展交通赋能,以交通道路、站场建设为基础,促进交通与邮政、电商、旅游结合,引导寄递物流业、电商、乡村旅游共同参与农村快递业务,新建客运综合服务站(二级站)1个,提升改造乡镇客运综合服务站6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96个。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李秋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