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省消防救援工作有哪些亮点?如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怎样筑牢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屏障?3月27日,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马涛率队做客“金色热线”,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提质强能 “火焰蓝”绘就平安画卷
多年来,“火焰蓝”已成群众的暖心色。去年,我省消防救援工作有哪些亮点?
“2024年,省消防救援总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重要训词精神为指引,着力完善消防治理体系,不断深耕专业化实训品牌,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马涛介绍,一是消防治理破题转型。我省印发了《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纵深推进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畅通消防“生命通道”等专项行动。去年,各级党政领导带队暗访检查496次,督改问题隐患1584项;累计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单位464家,督改火患16.5万处;组织拆改违规设置铁栅栏、防盗网、广告牌46.2万处,全省消防安全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二是重大任务冲锋在前。聚焦“云南的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这一理念,不断提升队伍打赢制胜能力。高效打赢了昆明晋宁“4·12”森林火灾扑救、曲靖“6·08”强降雨排涝抢险等硬仗,特别是在昭通镇雄“1·22”山体滑坡灾害救援中,总队全体参战指战员争分夺秒,仅用86小时就全部搜救出被埋压的44名失联人员。2024年,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处置各类警情5.95万起,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共出动人员58.59万人次,营救、疏散被困人员1.38万人。三是全力打造专业化实训品牌。进一步擦亮山岳、水域、搜救犬、室内烟火和新能源“五张名片”,依托昭通“国字号”训练基地,圆满完成斯里兰卡20名救援人员水域救援技术培训;连续13年开展中法山岳救援技术交流活动;举办“云上”山难救援技术交流、“云能”新能源灭火救援战术演习;年内累计承担全国、全省各类专业化培训20期,培训救援骨干1500余人。四是基层消防力量积厚成势。我省在城市消防力量保护范围外的1134个乡镇(街道)建成政府专职消防队和消防工作站,全省共配备政府专职消防队员1.4万余人,有效弥补了农村消防防控基础和救援力量薄弱的问题。五是消防安全宣传更接地气。策划开展院坝消防课堂935场次,覆盖18.2万余人;组建70人专家讲师团,针对各级党政干部、重点行业部门及基层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大培训2900余场、培训90余万人次,消防宣传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马涛表示,2025年,省消防救援总队将锚定“对标一流、争先进位”总目标,着力打造正规化建设示范区、专业化训演先行区、职业化发展实践区,大力推进消防治理和救援能力现代化,以更高水平消防安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便民利企 提高消防服务水平
为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举措,进一步提高消防服务水平,消防部门在涉企行政检查、便民利企等方面推出了哪些措施?
“为进一步营造稳定、公平、规范的营商环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省消防救援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广大企业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消防服务。”省消防救援总队法制与社会消防工作处处长李殿臣介绍,一是优化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办理流程。全省公众聚集场所申请消防安全检查可实行线上申报、异地申报、异地受理,申请资料“一次告知”。选择告知承诺制办理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予以许可。消防救援机构直接办理安全检查许可文书并依法开展现场核查;选择非告知承诺制办理的,现场检查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二是缩短注册消防工程师许可时限。推行注册消防工程师注册审批告知承诺制,提供网上提交资料、远程确认信息等服务,资料无误后受理,受理后7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查和注册决定。按一般程序申请注册消防工程师注册执业,对于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将审查和作出注册决定由不超过20个工作日缩减为不超过10个工作日。三是推广消防执法文书电子送达。经受送达人同意,消防救援机构可以采用电子邮件、移动通信、互联网通讯工具等能够确认其即时收悉的特定系统,及时将执法文书送达受送达人。四是加强政务服务和执法监督评价。应用多种方式开展政务服务和执法监督评价,收集执法服务对象意见建议,改进服务方式,提高群众满意度。五是加强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管理。规范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市场行为,争取培育一批优秀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更优选择。
加强监管 营造安全充电环境
昆明市呈贡区政务服务中心停车场旁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里有10多个充电桩,站内无人值守,充电桩旁杂草较多。
“虽然配备了灭火器,但是数量并不多,而且站内进出共用一个比较狭窄的路口,如果发生火灾,救援和逃生都不便捷。”常在这里给车辆充电的网约车司机李先生不无担心地说。
在昆明市大渔公园停车场充电站,同样可见众多垃圾、杂草,甚至摆放灭火器的箱子内也满是垃圾,整个场地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具手提式灭火器。货车司机赵师傅认为,充电站的环境应该好好清理一下,易燃物太多,消防设施也应多配备一些。
充电桩的选址也至关重要,充电桩应安装在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区域,确保其周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呈贡区回回营的达克云汽车充电站入口处旁是一处临时板房区域,堆放着大量的废旧纸板、木质板材等,板房内还有工人在做饭,而一墙之隔,就是充电设施,一旦有物品起火,火势极有可能快速蔓延至充电站。
居民小区和城中村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消防安全也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在官渡区官渡街道的西庄停车场内,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位于停车场中心处,停车场内既停着旁边4S店的新车,也停有周边城中村居民的车,还有不少商铺,充电站的管理也比较杂乱。周边居民对于与住房仅有一墙之隔的充电站消防安全管理很担忧。
“车辆乱停乱放堵塞了消防通道,真的很危险。”“应该多配备些灭火器。”“电动车的能量太大了,在居民区附近充电,感觉很危险。”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越建越多,消防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司机和市民们希望消防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共同营造安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环境。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态势非常迅猛,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问题。相关部门正不断加强安全监管,完善相关规范。”省消防救援总队防火监督处处长刘彬表示,我省也在不断跟进形势发展,加强调研检查、培训相关人员、加大安全宣传。
针对如何做好新能源汽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刘彬表示,一是要按规范加强消防设施的配备。二是要加强检查巡查,强化防火分隔。比如,可燃物与充电桩之间,车与车之间都要保持安全距离。三是要准备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意外能够及时处置。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翕坚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