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今年护士节主题为“关爱护士队伍,守护人民健康”。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护理队伍是医疗卫生战线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在日常的医疗护理工作中,还是在面对重大传染病威胁、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的关键时刻,广大护理工作者无不冲锋在前,忠诚履行救死扶伤服务人民的职责使命。
2024年,全省21万名专业素质过硬的护理工作者奋战在医疗卫生战线的各个岗位,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护理技术、踏实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勤勉敬业,守护人民群众健康。
云南省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关琼瑶:患者治疗路上的同行者
在肿瘤治疗的漫长道路上,肿瘤专科护士不仅是医生的重要助手,更是患者心灵的慰藉和力量的源泉,是患者治疗路上的同行者。
5月6日8时,“五一”假期后第一天,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便迎来了节后就诊高峰。为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有效应对节后就诊高峰,医院护理部主任关琼瑶早早就前往各科室实地查看护理工作情况。
“调配护士支援门诊化疗中心,保障每位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治疗。”“调配护士支援采血,保障门诊采血工作有序开展。”“调配护士支援静脉治疗护理专科门诊,缩短节后导管维护患者等待时间”……关琼瑶及时协调并解决各科室护理工作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患者就医无忧。
“我们面对的是肿瘤患者,他们不仅饱受病痛对肉体的折磨,精神上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们要用更真诚的爱去抚慰患者和亲属的伤痛,为他们提供安全、舒适、方便的护理服务。”结束紧张而有序的节后查房工作后,关琼瑶一语道出了肿瘤专科护理工作的初心。
1991年,关琼瑶参加工作,从此扎根肿瘤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护理研究。她擅长多种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对于肿瘤症状管理、人文关怀、安宁疗护等具有丰富经验。
在全球范围内,癌症始终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关琼瑶于2010年牵头成立了云南省第一个造口伤口护理专科小组,开设了云南省第一个伤口造口门诊、静脉治疗护理门诊,以专科护理学组为抓手,建立了“护学组驱动肿瘤专科护理发展”的模式,积极推动医院护理学科建设,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
为持续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服务内涵,近年来,关琼瑶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引入护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智慧护理系统,信息化赋能促进护理发展,建立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肿瘤专科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全省推广该模式。长期以来,关琼瑶始终对肿瘤患者秉持着一颗仁爱之心,作为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她引入先进理念和技术进行推广运用,在省内率先开设静脉治疗、造口伤口、吞咽障碍、淋巴水肿、肺康复等18个护理学组,推动医院肿瘤护理亚专科建设,为肿瘤患者提供规范专业的专科护理服务。
在医院工作了30余年,关琼瑶见过许多晚期肿瘤的患者。为此,她积极推广安宁疗护,发展多学科、全方位综合服务模式——成立心理小组,帮助患者、家属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成立癌痛小组,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成立人文小组,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有温度的护理。近年来,关琼瑶开展尊严疗法的研究和干预,以期让肿瘤患者在人生最后一段旅程中得到足够的关爱。
搭建平台、开展教学、科研培训、重视护理人才培养、获批全国护理科普教育基地……眼下,关琼瑶正致力于打造一支优秀、专业的肿瘤专科护理团队,推动全省肿瘤专科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宋俊强:生死时速的竞逐者
急诊护理是医疗救护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对急、危、重患者的快速评估、紧急救治和稳定转运。
急诊科经常上演着生死时速,因为面对的患者大都病情重、变化快,对于那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病人,各类中毒、各种意外伤害、交通事故重伤的患者,抢救速度至关重要。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宋俊强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在分秒必争中度过。
“夜里患者多吗?”“急救情况怎么样?”……一大早,当很多患者还在科室熟睡时,宋俊强已换上整洁的护士服开始交班——和夜班护士快速交接重点患者情况,检查仪器,清点药品,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床上躺着几位正在输液的病人,宋俊强不时前去问询、换药;急救室内抢救设备发出嘀嘀、嘀嘀的声响,他不时前去了解病情……
红蓝光交错闪烁的救护车疾驰而来,停在急诊科前,一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被送进科室,生命危在旦夕。
“患者目前需在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保驾护航下才有机会进行心脏介入手术,立即准备上ECMO……”随着值班医生一声指令,包括宋俊强在内的ECMO小组成员立即就位,复苏室大门关闭,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比赛拉开帷幕。
随着ECMO机器的开机自检,医疗团队快速开通股动脉股静脉的置管,一系列的操作把病人的生命暂时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在患者转运介入室手术的过程中,宋俊强随时紧盯着ECMO设备的运行。
“ECMO并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科室的事情,而是多学科配合、团队协作的真实体现。”回到急诊科,宋俊强告诉记者,急诊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护理技能,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作为科室带教老师,他在熟练掌握ECMO病人护理、血液灌流、血浆置换、气管插管配合等高难度技术的同时,培养了急诊医学部的一批批年轻护士,带领科室护理团队完成4例心脏骤停患者的ECMO治疗。作为医院技能操作组的骨干教师,他带出了许多技能扎实的临床一线护士,为医疗护理的安全行稳致远。
救护车响着警报声再次停在急诊科前,宋俊强和同事们立即上前,将患者接进科室,迅速开展救治工作。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手供一体助理护士长李怡锦:无影灯下的守护人
手术室护理是医疗安全的重要防线,每一步操作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
夜幕还未褪去最后一丝墨色,无影灯已在手术室中划出一道醒目的白光。一个身影轻轻推开更衣室的门,熟练地换上手术衣,眼神专注而坚定,动作娴熟又利落。她叫李怡锦,是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手供一体助理护士长,她开始一天的工作,往往比太阳升起得更早。
“怡锦老师,3号手术间临时加了一台急诊手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血压不稳,情况危急!”电话那头,值班护士的声音透着紧张。李怡锦快步走向手术间,一边走一边安排协调各项抢救准备工作:“麻醉、体外通知到位没有?”“患者目前血压、心率多少?”“迅速准备急救药品、手术台。”
走进手术间,监护仪的警报声刺耳地响着,患者的血压曲线波动非常不稳。主刀医生抬头看了她一眼,瞬间安定地点点头,她冷静而迅速地配合医生展开抢救工作,清点用物、配合摆手术体位,每个动作都带着经年累月淬炼出的精准和速度。
在争分夺秒的抢救过程中,她发现现有的抢救流程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能将整体效率再提升一个台阶。在长达10小时的急诊手术结束后,她顾不上休息,立即与同事们复盘整个抢救过程,详细记录发现的问题。“每一处优化,都是从死神手中抢回的分秒生机!”李怡锦在会上说。
她主动承担起整理和归纳的工作,经过反复推敲和论证,制定出最新手术室抢救流程。新规范实施后,手术室在应对类似突发状况时,抢救时间大大缩短,配合度也显著提高。有时候能听见带教老师教导学生:“怡锦老师已经把抢救流程都规范啦,我们现在配合起来得心应手,一点儿也不慌,你们按照流程来就行!”
多年来,李怡锦不仅专注于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整个护理团队共同进步。她主动承担起年轻护士的带教工作,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新人。年轻护士上台紧张,操作不标准,手术结束后,她会组织大家拿出教学器械,手把手示范:“器械传递讲究‘稳、准、快’,器械柄要正好落在医生掌心。”她还特意用手机录下规范操作视频,标注重点细节制作成教学视频,供所有年轻护士参考学习。
“别灰心,我刚工作时比你还紧张,有一次在手术台上我还不小心被缝针扎了手。”李怡锦笑着分享自己的“糗事”,“多练多总结,你一定能行!”在她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许多年轻护士快速成长为手术室的精锐骨干。
2024年4月,李怡锦积极响应医院号召,甘当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播种者,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到通海县人民医院手术室、供应室支援,从科室规划布局到工作流程制定,都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
从普通护士到科室骨干,李怡锦会教导你怎么配合好一台手术,怎么去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从党员到优秀党员,她会指引你如何保持初心,如何去为医院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云南省中医医院肛肠科护士长刘荣梅:为患者点亮“肠”安之路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随着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肛肠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面对这一健康问题,云南省中医医院肛肠科护士长刘荣梅积极探索、实践中医护理外治技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为患者康复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去年10月,刘荣梅从护理部干事岗位调任肛肠科护士长。面对身份和职务的转变,刘荣梅说:“护士长不只是一个头衔,更是一种使命、一种挑战。身份变了,肩上背负的责任更加重大了。作为科室护理带头人,大到全局,细到针线,压力颇大。”
去年10月,肛肠科完成住院部装修升级,正式投入使用。初到科室,刘荣梅从“搬家”开始,她带领大家尽快收拾、整理,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协作模式不一样、病种不一样、耗材管理不一样……面对困难,刘荣梅从护士长工作重点及核心职责做起,制定重点工作归纳表、科室护理工作年度计划、修订各班职责等,全身心投入科室工作中。
由于肛肠科患者病变部位特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承受极大的痛苦。“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效快;可消肿止痛、止血止痒,减轻肛门坠胀等不适;无需口服,减少胃肠刺激,适合术后或不便服药者;辅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创面愈合……”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就医体验,刘荣梅经过调研,得到科室主任的支持后,带领科室护理团队群策群力,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经过多方验证,她们开展了中药塌渍中医特色治疗应用于肛肠疾病术后护理。
为了提升科室护理品质,刘荣梅带领护理团队陆续开展了中药热奄包、中药涂擦等中医护理外治技术应用于肛肠疾病患者。中药热奄包利用药物和温热作用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消肿止痛;而改良传统的中药涂擦为冰硼散中药涂擦可以更好地起到清热解毒、止痒镇痛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体验,她借助医院“一科一品”,通过环境优化、流程优化、疼痛管理工具应用、医护协同查房、扫码获取健康知识等举措打造无痛病房,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温馨、周到的护理服务。
“肛肠科护理作为维护肠道健康的关键环节,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刘荣梅还将继续深化科室特色服务,深化“七心”护理,扩大无痛病房覆盖、提升患者满意度,探索中医和民族医药特色疗法、探索中西医结合护理新模式,为促进肛肠疾病患者的康复不懈努力。
担任脑病科护士时,她践行“专科护理+人文关怀”;担任护理部干事时,她学会承受压力,把心沉淀下来,构建系统管理视角;担任肛肠科护士长,她直面专科特色护理和品质管理的挑战……17年的时间,刘荣梅逐渐成长为一名具备统筹协调科室护理工作能力的护士长。
云报全媒体记者 陈鑫龙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