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广南·南屏第二届高峰牛选美大赛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南屏镇董记坝子精彩上演。活动以“牛”选手们的趣味“走秀”拉开帷幕,一批基因优良的“美”牛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独特的高原特色牧业盛宴。
作为南屏镇的“金字招牌”,高峰牛不仅以健壮体魄、优雅身姿广受喜爱,更因优质肉质和丰富营养价值成为市场宠儿。此次大赛创新采用“线上初赛+线下决赛”模式,吸引了众多养殖企业、合作社及养殖户参与。经线上投票筛选,得票前50名的牛选手晋级线下决赛,并于当日经过3小时严谨评审,各奖项顺利决出。
高峰牛能成为备受关注的“明星”,离不开多年来的系统保护与培育。1958年,广南县建立高峰牛保种场;1999,杨柳井、八宝、板蚌、南屏、黑支果五个保种区相继设立,持续推进保种扩繁与提纯复壮工作。2011年,高峰牛成功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牛志)》,入选云南省六大名牛,成为国家级肉牛品种遗传保护资源,为产业发展筑牢了品种根基。在此基础上,广南县乘势而上,2021年被纳入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县,2022年进一步成为全省“一县一业”肉牛示范创建县。
近年来,广南县立足“文山牛”地标品牌优势,坚持“产业带脱贫、产业促振兴”思路,充分发挥高原特色山地牧业资源优势,推动高峰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从传统养殖向基因育种升级、从农户散养向“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化格局转型,不断夯实“一县一业”核心产业的发展基础,让高峰牛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持续释放动能。
“作为广南县高峰牛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南屏镇积极响应全县发展部署,始终把高峰牛产业作为‘一乡一引领’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结合镇情村情和产业行情,构建起‘饲草种植—高效育肥—多元销售’的全产业链。”镇党委书记祝金花介绍,为保障养殖饲料供应,全镇将牧草种植延伸至边角地、荒坡地、道路两旁闲置地,本年度计划种植牧草1200亩,目前已完成300亩,储备草种300吨,为肉牛育肥提供了充足保障。
除此之外,在产销对接方面,南屏镇与小牛巅峰公司合作,探索出“党组织+企业+农户”的产业订单模式。“党组织负责整合力量、调度资源,公司主攻搭建销售平台、拓宽渠道,农户专注肉牛育肥、稳定供货,有效解决了企业找牛难、农户卖牛难的问题。”祝金花补充道。今年以来,当地通过网络直播平台线上销售肉牛186头,花榜大牲畜交易市场线下销售246头,已带动群众增收120万元。
此次高峰牛选美大赛的圆满举办,不仅让养殖户直观感受到优质高峰牛的标准,更搭建起交流养殖经验、展示培育成果的重要平台。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高峰牛正以“黄金产业”的姿态,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云南网记者 韩艳慧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