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赵岗 实习生 胡逍)当清晨第一列中老铁路货运班列驶出野象谷站,这个因亚洲象栖息地闻名的小站,正以350万吨的年吞吐量重塑区域经济版图。近日,中老铁路沿线州市宣传采访团深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各地,了解到中老铁路开通以来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升级、促进产业集聚和推动区域互联互通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边民共富,开放红利惠及万家,铁路延伸处,幸福可感可及。其中,口岸经济倍增,2025年上半年边民互市货值1.41亿元,落地加工量增长120%。产业融合深化,“境外种植+境内加工”模式落地,勐满国际橡胶产业园吸引亿元级项目入驻,推动“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跨越。文旅消费火热,“中老美食街”“国际老庚大赶摆”等活动拉动消费超千万元,景竜勒夜市点亮夜间经济,居民们感慨:“铁路带来的是家门口的‘幸福路’!”
作为铁路经济带关键节点的景洪勐养产业集聚区,4.65平方公里土地上崛起特色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68家企业携超50亿元投资落户。其物流心脏——野象谷货运站经扩能,集装箱堆场达4.26万平方米,吞吐量从2022年的165.28万吨升至2024年的313.77万吨,与产业园联动构建“产业+物流”生态体系,撑起中老经济走廊的增长极。
在枢纽系统跃升的同时,产业成功破局,跨境资源激活升级。中老铁路打通了原料与市场的“隔阂”,勐腊田野橡胶公司借助铁路整合境外资源,依托“境外种植+境内加工”的模式,开创全国首例天然橡胶来料加工,化解国内原料年缺口超500万吨的困境,既推动橡胶产业高质量发展,又为国家保障产业链安全、深化区域合作探路。
记者还了解到,云南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设立十年以来,已成为沿边增长极。2016至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从81.51亿元跃至214.68亿元,进出口贸易额550.95亿元居全省首位。口岸通关效率飞跃,政府投资审批从20天压缩至1天,人民币跨境结算八年激增1048.92%,220公里中老跨境生物保护区守护绿色纽带让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样板初步形成。
从野象谷站的车轮轰鸣到边境学堂的读书声,中老铁路不仅拉动经济,更成为边民增收、产业腾飞、睦邻友好的“幸福路”,一幅以开放与共荣为底色的西双版纳新画卷正随铁轨延伸,熠熠生辉。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