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创,昆明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昆明市广播电视局、云南网协办创作的云南首部两岸花卉文旅微短剧——《山海心语 花香两岸》在昆明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正式杀青。该片拍摄历时10余天,取景昆明市乐居村、大哨森林公园、南国山花、斗南花市、花拍中心、石林台创园,台企统一生物科技、巨杨园艺花卉种植基地等地,讲述了台商两代人从了解云南,到爱上云南、扎根云南的创业发展故事。
短剧主要出演演员在乐居村“有花小院”剧组照
昆明是云南省台胞台商台企最为集中的城市。而云南花卉多年来形成的产业,已吸引了两代台胞前来昆明交流、定居、创业,与云南同胞共建美丽家园。《山海心语 花香两岸》,生动展现了“云花”作为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品牌魅力、亮丽名片、发展成果,以及云台两岸同胞参与“花为媒”交流融合的精彩故事。
短剧拍摄现场
多方携手,拍摄阵容水准更强
近年来,因技术革新和市场需求的转变,短剧创作迎来了“黄金时代”,但因其碎片化娱乐的审美倾向与流量要求,短剧质量也参差不齐。“现在竖屏短剧节奏快,剧情发展也主要聚焦于人物。”《山海心语 花香两岸》的执行导演唐勇和记者聊起了此剧的创作初衷,“我们这部短剧采用横屏的制作方式,就是想体现更丰富的场景内容和更高的摄影水准,完全是按照电影的标准来制作的。”
拍摄现场
为全方位呈现云南的花卉产业、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与发展成果,让两岸同胞深入了解“云花”、走近“云花”,《山海心语 花香两岸》创新性采用两岸联合创作模式,以多元视角织就两岸情感纽带。来自台北的影视人邱庆龄担纲制片人之一,并负责邀请台湾演员参与演出,统筹短剧在台湾地区的宣发推广,为短剧内容触达岛内观众搭建桥梁。创作团队在导演配置上采用“双导演”协同模式:制片人兼导演唐勇统筹全剧拍摄执行,把控叙事节奏与情感表达;来自北京的电影导演郑安坚则专注于画面美学打磨,以光影艺术增强视觉感染力。
多机位拍摄,实时监看拍摄效果,确保拍摄质量
演员阵容同样体现两岸融合特色:台湾老戏骨、实力派演员、琼瑶电视剧《鬼丈夫》男主角李志希倾情出演;与云南鲜花有着不解之缘的花艺师兼主播李佳玲,以亲身经历诠释“云花”故事;而剧中角色魏仁的原型——台湾青年台商郑威仁更是亲自出镜、本色出演,用真实经历串联起两岸花卉产业的交融记忆。
台湾知名演员李志希(中)助力短剧拍摄,生动演绎两岸血脉亲情
场景更多,花卉文旅深度交融
鲜花是云南的靓丽名片,全国每10枝鲜切花,有7枝来自云南。剧中场景设计深度锚定“花卉文旅+旅居生活”内核,将云南昆明的标志性景致与花卉产业紧密编织。
剧集以花为媒,将台青的创业故事、两岸同胞的亲情友情爱情融入山水画卷,既展现了“诗和远方”的浪漫,也传递着云台产业融合发展的无限活力。这种真实可感的叙事,将突破岛内信息壁垒,让更多台湾同胞透过屏幕,触摸到云南鲜花里蕴含的两岸情缘与发展机遇。
云南籍彝族演员马瑜瑶(女二号扮演者)与台湾籍演员刘琪乐(男二号扮演者)在大哨森林公园拍摄现场
《山海心语 花香两岸》的拍摄足迹遍布斗南花市、花拍中心、西山乐居村、大哨森林公园、台企花卉种植基地,这些场景不仅是剧情发生地,更成为“云花”全产业链的缩影——从斗南的交易流通,到山林的种植培育,再到文旅场景的价值延伸,让观众透过剧情触摸到云南花卉产业的鲜活脉动,感受两岸同胞在这片花海中共同生活的温暖肌理。
“我很希望以鲜花作为媒介,让台湾同胞和云南的朋友多走动,我更想在这个过程当中充当好一个美好分享者的角色。”剧中女主安宁的饰演者李佳玲(艺名诗蝶)对记者说道。
传播更广,讲述两岸融合发展
《山海心语 花香两岸》的拍摄工作已于8月19日全部完毕,据记者了解,该剧的后期制作将于9月上旬完成,预计国庆节前后播出。该剧上线后,将借助抖音的流量优势与个性化推荐算法,精准推送剧集精彩片段、幕后故事等内容。在媒体合作层面,《山海心语 花香两岸》还将携手《人民日报》海外网、新华社、中新社、央视海峡飞虹、中国台湾网、今日海峡(台湾时刻)、云南日报、云南网,以及台湾中天电视、中时新闻网、联合报系、东森新媒体等两岸主流媒体。这些媒体将从剧集特色、两岸交流合作、“云花”产业发展、云南风情呈现等多角度进行宣介,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传播矩阵。
剧组演员在昆明南国山花园艺科技有限公司花海合影
此外,剧组还将与岛内 YouTube、Facebook、Twitter、TikTok 等平台的网红博主合作。借由达人影响力,该剧拟在岛内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有力突破岛内“信息茧房”提高短剧在台湾岛内“触达率”,让更多台湾同胞欣赏“云花”的“惊艳”,体验大美云南的无穷魅力,共享云台融合发展新机遇。(来源: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