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云南时讯

云南坚果跨山越海 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2025-09-04 23:10:14

在临沧工投顺宁坚果开发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轰鸣声此起彼伏,一颗颗饱满的夏威夷果沿着传送带滚动前行,经分级、去皮、清洗、烘干后,被整齐装箱,贴上出口标签,准备远赴俄罗斯、中东、马来西亚等市场。随着一箱箱坚果货物运出,云南坚果正跨越高山与大海,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我们每年出口坚果深加工产品1000到1500吨,出口额达4000万到5000万元人民币。”临沧工投顺宁坚果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亚奇介绍。临沧得天独厚的气候和昼夜温差造就了坚果的高品质口感,而云南坚果坏果率低、价格更具竞争力,相较南非等产地更受国际客户青睐。昆明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额达191.7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水果(含坚果)出口65.6万吨,货值52.7亿元。坚果作为云南特色农产品的代表,近年来持续壮大,不仅满足了国内消费升级需求,也不断拓展国际市场,成为“绿色云品”出海出圈的重要符号。

独特的自然禀赋,为云南坚果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北回归线横贯全境,澜沧江、怒江纵横其间,立体多样的气候和丰饶的土壤孕育出品质优良的核桃和夏威夷果。临沧与大理作为坚果出口的代表性地区,正在通过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和市场开拓,把坚果推向国际舞台。

自20世纪90年代引种澳洲坚果以来,经过30余年的品种选育、驯化、扩繁和推广,临沧市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夏威夷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62.77万亩,被誉为“世界夏威夷果核心产区”。在这一优势之上,当地企业加快延伸产业链条,云澳达、众裕等一批加工企业相继落地,推动坚果糖、坚果酥、坚果酱、坚果咖啡、坚果巧克力、坚果红茶等系列产品走进大众消费市场,让一颗普通的坚果焕发出多元价值与新鲜魅力。与此同时,京东农场数字管理系统、“一树一码”区块链溯源技术全面上线,助力临沧坚果进入全国26家大型商超,并远销东南亚、欧洲市场。

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核桃出口也迎来“加速度”。长期以来,大理是中国核桃的重要产区,但外贸份额不高。近年来,大理海关成立“产地堡垒攻坚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企业对接国际检验检疫标准,助力产品走出国门。政策扶持和市场培育双轮驱动,使大理核桃出口实现突破性增长。2024年,大理州核桃出口企业增至72家,产品远销3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1.42万吨,同比增长47.97%,创历史新高。今年前两个月,大理核桃出口4872.3吨,同比增长388.1%,再次刷新纪录。

在大理永平县,云南核桃(坚果)交易中心连续三年举办森林生态产品原产地活动,吸引14家企业入驻,2023—2024年交易额累计突破30亿元。外贸企业数量从7户增至23户,其中14户实现自营出口。2025年上半年,全县外贸出口额同比增长155.9%,占全州核桃出口总额的88%,永平也因此获评“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在永平县拥有占地约30000平方米生产工厂的云南木元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核桃、夏威夷果以及果蔬脆片,年产能达12000吨。该公司在核桃精深加工上持续加码,打造了从种植基地到初加工、再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其产品已获欧盟有机认证,远销阿联酋、俄罗斯、德国等10多个国家,年加工核桃干果5000吨、核桃仁1万吨,2024年自营出口额达到3800万元。“未来,我们将聚焦绿色有机与国际认证标准,推动‘云南核桃’从原料型出口迈向品牌化、差异化出口。”云南木元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延远表示。

从高山果园到国际货柜,从临沧、大理到中东、欧洲,云南坚果的足迹越来越远……它不仅是一颗颗装箱出口的农产品,更是一张写满绿色、生态、开放与共享的新名片。坚果出海,映照出云南从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的转变,随着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国际市场持续拓展,云南坚果正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让“绿色云品”的品牌更加响亮。

云南网记者 王璐瑶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