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至9日,一场以“助推香蕉产业提质增效”为核心的技术盛会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拉开帷幕。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联合当地农业农村与科学技术局,共同举办河口县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香蕉经营管理班,将专业技术送到产业一线,为河口香蕉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田间“把脉问诊”。香蕉抗病品种“中热1号”“宝岛蕉”在本地的抗病性表现如何?果穗商品率能达到多少?特色品种“育粉6号”的水肥管理有哪些关键细节?带着这些产业核心问题,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聚焦体系选育品种在河口的试种情况展开细致调研。专家们围着田间的香蕉植株仔细观察长势、查看病害情况,与企业技术负责人深入交流栽培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详细记录不同品种在当地种植的优势特性与需改进方向。“我们之所以下大力气摸清这些实际情况,就是为了后续制定更精准、更贴合本地实际的技术方案,让优良品种真正在河口‘扎下根、结好果’,发挥最大效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迅东表示,只有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技术服务才能“对症下药”,避免“纸上谈兵”。
室内“定制授课”。在室内定制化培训课堂上,专家团充分结合河口山地香蕉种植的独特地形与气候特点,从品种科学选择、标准化栽培技术、精细化施肥管理到高效病虫害防控等关键环节,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将“技术干货”转化为农户听得懂、用得上的实用知识。“以前总搞不清香蕉不同生长期该施多少肥、施什么肥,今天听专家一讲,终于明白了!而且知道‘中热1号’‘宝岛蕉’‘育粉6号’能抗枯萎病,刚好能解决我家果园多年的病害难题!”“请问哪里能买到‘育粉6号’的种苗?”课堂互动环节,农户们围绕种植痛点踊跃提问,专家们逐一耐心解答,现场氛围热烈而务实。不少学员坦言,这次课程内容“接地气、能落地”,没有空泛理论,学到的知识马上就能用到自家蕉园的田间管理中。河口县农业农村与科学技术局盘凡靖局长更是感慨:“专家团把专业技术送到家门口,针对性解决咱们产业的难题,这真是给河口香蕉产业‘雪中送炭’!”
基地“实操教学”。“大家看,‘育粉6号’的吸芽选留是关键,一定要选长势健壮、距离母株30厘米左右的吸芽,这样才能避免养分争夺,保证母株和新株都能健康生长。”在香蕉种植基地的现场观摩环节,尹可锁老师蹲在香蕉植株旁,一边指着吸芽示范,一边细致讲解操作要点。学员们围在专家身边,有的认真记录技术要点,有的用手机拍下关键操作细节,还有人在专家指导下直接上手尝试选留吸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操技能。“以前总担心抗病品种不好种,没技术不敢尝试,现在专家手把手教,从选苗到管理都讲得明明白白,心里彻底有底了。”河口镇种植户黄建华笑着说,这次培训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训练,收获远超预期。河口农广校凌辉校长表示,此次技术服务活动不仅为河口香蕉种植户解决了当下的技术难题,更重要的是搭建起“专家+产业+农户”的长效合作桥梁,为产业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未来,希望专家团队持续深化与河口县的合作。一方面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让更多农户用上抗病性强、商品率高的好品种;另一方面通过常态化技术培训、定期田间指导等方式,持续提升当地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让技术真正扎根产业。
云南网通讯员 尹可锁 凌辉 记者 陈云芬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